解釋
因客觀事物的作用而產生某種意境。
出處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傳六》:“好色惡臭之不當前,人則無所好而無所惡。意則起念於此,而取境於彼。心則固有焉而不待起,受境而非取境。”
典故
皎然認為,詩歌意境的審美品位、風格和價值,都取決於“取境”。因而他對“取境”問題特別重視,對此提出了六點審美要求:一是高,即“情高”(《詩式》),情感境界要高,如“極天高峙,崒焉不群”。“取境偏高,則一首舉體便高”;二是逸,即“氣逸”,意境氣勢要逸,如“氣騰勢飛,合沓相屬”,有“飛動之趣”。“取境偏逸,則一首舉體便逸”;三是靜,即“意靜”,“非如松風不動,林狖未鳴,乃謂意中之靜”。意境應如“修江耿耿,萬里無波”,具有閒靜之美;四是遠,即“意遠”,“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謂意中之遠”。意境中“但見情性,不睹文字”,具有“文外之旨”;五是新,即創新。“境新耳目換,物遠風煙異”(《皎然集》卷三)。要用新眼光,看新風景,再取新境。見人之所未見,為“至難”;取人之所未取,為“至險”。所以,在“至難至險”處取境,就是新。因此,他反對“偷語”、“偷意”和“偷勢”,反對王昌齡所主張的到古人那裡取境;六是自然,即“風流自然”。皎然談取境,反對走極端,一切以自然為美:要苦思,“至苦而無跡”;要高,“高而不怒”;要逸,“逸而不迂”;要險,“至險而不僻”;要新,“新而不詭”。這是“偏正得其中”的總的審美要求。
皎然對於意境美學發展史的特殊貢獻是提出了“取境”說。皎然的“取境”說是獨特、深刻和系統的。在他之前,荀子和劉勰都談到了“取象”問題,或關乎《禮》,或關乎《易》,與詩無關且不說,還欠周詳。皎然繼承了前人的“取象”說,在此基礎上提出和論述了“取境”問題。所以,他的意境理論便以“取境”為核心,亦以“取境”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