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人參、白朮、黃芪各二錢(6g),茯苓、甘草、陳皮各一錢(3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具有補氣化痰之功效。
主治
①《赤水玄珠全集》:氣虛顫掉。
②《景岳全書》:泄瀉、嘔吐。
運用
診斷要點:氣虛濕盛,兩手顫抖,或伴泄瀉、嘔吐。
加減化裁
甚者,加附子。
附方
名稱:參術湯
組成:人參、蒼朮、梔子、香附子、白朮各等分
用法: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八分,空心服。
主治:慮病
出處:《醫統》卷六十引《集成》
名稱:參術湯
組成:人參、白朮各六分
用法:煎服
主治:呃逆,胃傷陰虛,相火直衝
出處:《嵩崖尊生》卷九
名稱:參術湯
組成:人參、白朮、當歸、白芍、半夏、陳皮、甘草
用法:服後探吐
主治:孕婦轉脬症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功用:兼補氣血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赤水玄珠全集》:“參術湯,氣虛顫振。人參、白朮、黃芪各二錢,茯苓、甘草、陳皮各一錢。甚者,加附子。水煎服。”
方論選錄
《命門精解與臨床套用》:“在治療方面,《赤水玄珠全集》認為顫證屬“氣虛、血虛。”提出:“氣虛顫振,用參術湯。””
《常用補品家庭妙用》:“本方出自中醫古籍《赤水玄珠全集》一書,有著益氣補虛的作用,原書謂治“氣虛顫掉”,凡振顫麻痹兼有精神疲乏、氣短懶言、動則氣急、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者可以選用。”
各家論述
清代何夢瑤:“顫,搖也;振,戰動也。亦風水搖撼之象,由水虛而然(水主靜,虛主風,火內生而動搖矣)。風木盛則脾土虛,脾為四肢之本,四肢乃脾之末,故日風淫末疾(有足搖動而手足不動者,木氣上沖也)。風火盛而脾虛,則不能行其津液,而痰濕亦停聚,當兼祛痰……風火交盛者,摧肝丸。氣虛者,參術湯。(氣虛不能周,四肢為虛風所鼓故動)心血虛者,補心丸。挾痰,導痰湯,見痰加竹瀝。老人戰振,定振丸。”指出該病主要由於腎水虧虛,水不涵木,而致肝火亢盛,肝強則克脾土,使脾虛不能主四肢、布津液。津液不布,則聚津成痰。(《醫碥·顫振》)
孫一奎:氣虛顫振,用參術湯。(《赤水玄珠·顫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