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歌天[古地名]

厲歌天[古地名]

牧野,河南省新鄉市的別稱,是史上的一個地名,其地在今新鄉市北部,包括新鄉市所轄鳳泉區、衛輝市、輝縣市、獲嘉縣等地。牧野原非專有名詞,這裡是相對於殷都朝歌(今河南鶴壁市淇縣)而言的。從朝歌城由內向外,分別稱作城、郭、郊、牧、野。《爾雅》:“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 歷史上的牧野主要指衛輝市,廣義上的牧野也包括新鄉市鳳泉區、獲嘉縣部分地區。牧邑的具體位置,東漢的許慎在其所著的《說文解字》里說得最為明白。他說:牧邑在“朝歌南七十里地”,“周武王與紂戰於牧野”。漢代的70里,約合25公里,正是衛輝市區所在地。

基本信息

歷史事件

殷朝忠臣比干、西周國師姜尚都出生於此地。

殷商末年,八百諸侯會同盟(其址在今獲嘉縣同盟山),助周伐紂的牧野之戰,就是在這裡發生的。今有姜太公祠、比干廟、姜太公故里等遺存。

周武王伐紂時的牧野大戰,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古代戰爭,標誌著殷商555年歷史的終結。拋開政治的,軍事的大話題不論,單是成語或掌故就有長長的一串。比如小心翼翼、天作之合、黃鉞白旄、白魚入舟、赤鳥流屋、叩馬阻諫、不食周粟、愛屋及烏、助紂為虐、百夫致師、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反戈一擊……等等。

詞義詳解

首先,“牧野”一詞不同於以“牧”字構成的其他名詞,如牧放、牧童、牧歌等;也不同於以野字構成的其他名詞,如田野,視野、朝野等等。它是一個專門用來表達牧野大戰戰場的專用名詞。借用時尚的話說,它是新鄉的專利。

其次,是“牧野”除了具有專用名詞的性質以外,在“牧野”二字的組合關係上還另有學問。它不同於“牧放”一詞中的牧和放,如牧羊和放牛是並列關係;也不同於“田野”一詞中的田和野,即田地和原野,也是並列關係。西漢時有一本叫《爾雅》的書,在註解“牧”字和“野”字的一般含義時說:“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意思是說,在邑落(相當於今天的城市或城鎮)的周圍叫郊區,那裡是人們耕種的地方;郊的外圍叫牧,是放牧的地方;牧的外圍叫野,是野獸出沒的地方。有的人不理解“牧野”專用詞的性質,所以依據《爾雅》錯誤地認為,周武王與殷紂王之間的決戰,是在殷都朝歌(當時的稱呼是商邑,即今天的淇縣)郊外的牧和野展開的。正確的解釋是,牧本身是一個邑落,所謂牧野,是指這個邑落外面寬闊的原野。

再次,關於牧邑的具體位置,東漢的許慎在其所著的《說文解字》里說得最為明白。他說:牧邑在“朝歌南七十里地”,“周武王與紂戰於牧野”。漢代的70里,約合25公里,正是衛輝市區所在地。另外,還有唐朝的《括地誌》,說今衛輝市原名陳城,周武王為了牧野決戰,曾在那裡陳兵布陣並築城。

具體位置

通過上面的粗淺分析可知,牧野戰場的位置其實並不含糊。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新鄉市鳳泉區和衛輝市之間的山彪曾出土大量文物,證實了歷史上是長期不能確定的地理位置。(其今修有牧野遺址博物館。)

衛輝市從南北朝時的北周到清末民初,作為州、郡、路、府、道的治所,管轄的縣份多處牧野戰場,和今天新鄉作為地級市的行政區域大同小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