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原為宋宗室,其先居浚儀(今河南開封),父仕元為安福令,乃徙安福 (今屬江西)。幼喜讀書,博通經史百家言。長習進士業,因久病不愈乃棄儒入道。初 師清微派宗師黃舜申之徒曾貴寬(號塵外),嗣清微法要。繼師金志揚弟子張天全,或 雲師全真道邱處機徒裔張廣濟。復師道士李玄一(亦金志揚徒裔)。初居江西廬山,四 方聞其能致雷雨之術,輒不遠千里,雲集座下。元至正十二年(1352),攜弟子西遊, 經湘、蜀,歷武當,謁龍虎,訪漢天師遺蹟。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深加禮敬,龍虎山道 士多師事之。明洪武(1368~1398)初,還居江西雩都(今於都)紫陽觀,從事著述, 弟子益眾。“或以詩歌以自警,猶以醫濟人。且絕交處,寡言笑,聞者願禮不獲,其高 行偉操,為時所推。”①封崇文廣道純德法師、教門高士。景泰六年(1455),追贈崇 文廣道純德真人。
趙宜真師承多元,所傳亦多途。既傳全真和南宗金丹之學,又傳清微雷法,兼及淨 明忠孝之道,且皆有較深造詣。
《原陽子法語》中,即多內丹闡發言論,《道法會元》中,多見其對清微法的考訂、 闡述之文,對“淨明忠孝道法,間有闕文,悉加訂正”。②故被清微派尊為一代宗師, 又被淨明道尊為第五祖。
趙宜真對淨明道法的補闕,訂正文字,現已不存。其對內丹術、清微法的闡述文字, 具載於《原陽子法語》和《道法會元》中。所論丹法,大體與全真北派一致,以“自性 法身”為內丹之本,強調無為為采煉訣要。《原陽子法語·還丹金液歌》序云:“自性 法身本來具足,不假於外,自然之真; 其進修則攝情歸性,攝性還元,有為之為出於無為,無證之證所以實證。”同書 《真道歸一偈》總括內丹大要,稱:“攝情還性歸一元,元一併忘忘亦去,囊括三界入 虛空,粉碎虛空絕倫伍”。與禪宗思想頗相近似。
其對清微法的理論,一本於宋元清微派。以內煉為基礎,以心誠感物為主旨,不重 儀式上的繁文縟節。謂:“清微祈禱本無登壇,……所謂天地大天地,人身小天地,我 之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我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矣。故清微祈禱之妙,造化在吾 身中,而不在乎登壇作用之繁瑣也”。③又謂鍊度之法,依賴於鍊度者的內煉工夫,不 依賴於儀節之繁瑣。
“外而諷揚經法,開悟幽冥,內而涵育精神,攝煉魂魄,體用兼備,詳略得宜”; “鍊度之法,蓋……運吾身純陽之道氣,而點化純陰之鬼魂,則是以我之陽,而煉彼之 陰,陰陽交感,幽顯潛通,其超度可必矣”。“矧鬼神之於人,非可以聲色相通,惟可 以心誠相感。若我悟,他亦悟,我迷,他亦迷。……我能修持正道,則鬼神感悟,亦返 邪歸正矣”。④著作有《靈寶歸空訣》一卷,《原陽子法語》二卷(為其子弟所輯), 《仙傳外科秘方》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