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憲

原憲

原憲(公元前515年—公元前?年),字子思,春秋末年宋國商丘人 。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憲為“原伯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為先賢原子。 原憲出身貧寒,個性狷介,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孔子為魯司寇時,曾做過孔子的家宰,孔子給他九百斛的俸祿,他推辭不要。孔子死後,原憲遂隱居衛國草澤中,茅屋瓦牖,粗茶淡飯,生活極為清苦。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原憲出身於宋國商丘一個貧寒之家,原憲比孔子小36歲,年幼時就拜孔子為師。孔子在魯國任司寇一職時,原憲曾做過孔子的家宰,孔子給他九百斛的俸祿,他推辭不要。  

孔子死後,原憲居住在衛國一個小巷內,住房很狹窄,茅草蓋的屋頂,蓬蒿編織的門,破瓮做的窗,上漏下濕,粗茶淡飯,生活極為清苦。然而,原憲卻不以為然,整天端坐裡面,興致勃勃地彈琴歌唱。個性狷介,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孔子卒後,原憲退隱,居於衛。“)

原憲的同窗好友子貢,做了衛國的上大夫後,穿著輕裘,內著表,外著白,衣著華麗,坐著駟馬高車,前護後擁,浩浩蕩蕩地來看望原憲。因陋巷狹窄高車無法通過,只好下車步行。

原憲衣冠不整,就出來和子貢見面。子貢就關心地問他:“啊呀!你是不是生病了?”原憲回答:“無財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我沒有病,只不過窮而已。”子貢見他這個樣子,很慚愧地走了。原憲站在門口,徐步曳杖朗誦著歌頌其祖先的詩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

主要著作

《論語》中有《憲問》一篇,有人認為是他的手筆。

文獻記載

原憲石刻像 原憲石刻像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原憲,字子思,宋人。”  

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上五:原憲,字子思,宋人也,孔子弟子。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瓮牖......  

《莊子》: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瓮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濕,匡坐而弦歌。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往見原憲。原憲華冠縰履,杖黎而應門。子貢曰:“嘻!先生何病?”原憲應之曰:“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子貢逡巡而有愧色。原憲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輿馬之飾, 憲不忍為也。”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一:“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決。”可見生活極其清苦。

子貢問: “夫子豈病乎?”原憲回答說:“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子貢聽後非常羞愧地走了。原憲乃徐步曳杖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

歷史評價

唐代吳筠有《詠原憲子》詩:“原生何淡漠,觀妙自怡性。蓬戶常晏如,弦歌樂天命。無財方是貧,有道固非病。木賜欽高風,退慚車馬盛。”

後人以“原憲桑樞”、“原憲甘貧”比喻能安貧樂道之人。

後世紀念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南關存有原憲祠,祠前有石碑一通,上書“原子憲故里”。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商丘士紳宋烒又捐資在城東南隅創建了“二賢祠”,除祀原憲外,同祀鄉賢孔門弟子司馬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