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縣衙

即墨縣衙

坐落在即墨城中山街東端路北立法街29號的市博物館後院。自隋開皇十六年(596年)遷城立衙至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了。歷經滄桑,城內的古建築大都隨歲月的流失而煙消雲散,惟獨縣衙的一至三堂倖存下來,成為山東省唯一能看到的三堂老縣衙。 此衙初建時的規模與結構,已不可知。元代至正年間知縣董守中進行了重建,明清兩代先後進行了10餘次修葺和擴建,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縣衙建築群。

場所介紹

一堂,即正堂,或稱“大堂”和“公堂”,是訴訟、審訊的場所。當年康霖生曾在這裡蹙眉思計智審頑婦,黃培受“文字獄”之禍跪此對薄……正堂後面為二堂,曾名“印堂”、“鳴琴”和“致遠”,是議事辦公和會客的地方。可以想見,當年許鋌為開發即墨在這裡剪手踱步,黃宗昌為守城與“父母官”坐立不安……再後為三堂,是縣令與眷屬的內宅正寢。

正堂於1999年秋做了全面維修,在主體結構未動的情況下,更換了房頂、新製作了柵欄門及堂內匾額,重建了東西兩配房。門口的立柱上鐫刻著施政楹聯:“堂外四時春和風甘雨,案頭三尺法烈日嚴霜”。維修後的正堂古樸典雅,雄渾莊重,在一片古柏的映襯下,重現昔日風采,為古老的即墨城增添了一大景觀,也為後人留下了一座有意義的歷史建築物。特別是這次在西配房原址內發現的“地庫”,為它處縣衙所不見,這一發現,給這座塵封著千年歷史的古縣衙撩開了一角神秘的面紗。

探訪

歷代知縣

歷代即墨知縣有138人

7月6日上午,記者走進即墨縣衙,原縣衙大門已關閉,只好順著大門西側的小門入內,去尋找歷史的足跡。記者首先進了縣衙正堂,正堂的正上方懸掛著“即墨縣正堂”牌匾,鎦金大字顯得更外莊重。門柱兩側的對聯“案頭三尺法烈日嚴霜 堂外四時春和風甘雨”,細細品來,更讓人肅然起敬。大堂里高高懸掛的“忠愛”、“清正廉潔”和“執法如山”,則昭示著即墨古時官吏對道德操守及當官為民的追求。

正堂裡面的牆上,還懸掛著即墨縣衙的簡介及歷代即墨知縣更迭表和著名知縣的介紹,記者數了數,一共有138位知縣。齊威王“一鳴驚人”後,齊國曾出現一位全國政績考核第一名的地方官,這就是即墨大夫。當然,他主政即墨時縣衙還沒搬到這裡,也就沒有出現在這裡的著名知縣之列。不過,他的功績及為官品質卻對後來者影響深遠,在歷史長河裡即墨出現多名廉潔奉公、為民做主的好縣令。

民間傳述

好縣令巧斷婆媳案

經過多少代即墨人的傳述,明萬曆時的即墨縣令許鋌,清乾隆時的縣令尤淑孝等,都因潔己愛人、興利除弊,在即墨的歷史上留下濃重的記憶。為官者既要勤政愛民,還要智慧超人,清康熙年間,即墨就來了一名“請客斷案”的好縣令——康霖生。他來即墨後廣察民情,把河南老家的蘿蔔和花椒引進到即墨,讓當地百姓受益匪淺。

據即墨市原文史辦主任韓乃桂先生著述,有一年的大年初一,康縣令在街上巡查了解民情,突然聽到爭吵聲。原來是婆媳二人在街上打架,縣令忙上前勸解,婆婆說自己是瞎子,媳婦欺負她看不見,只給她糠菜吃,她自己卻吃魚、肉。媳婦忙到縣太爺面前訴苦,說婆婆冤枉了她,自己強咽糠谷糟菜,好吃的都給了婆婆。康縣令哈哈一笑,勸說婆媳倆不要吵鬧,自己要好好請她們吃一頓慶祝節日。

婆媳倆歡天喜地跟縣令吃飯,很快婆媳倆就雙雙喝醉。康縣令馬上令衙役扶著婆媳兩人跑步,轉了幾圈後,婆婆吐出滿肚糠菜,而媳婦則吐出魚、肉。案情真相大白,康縣令抱著治病救人的原則,讓她們婆媳倆自己先溝通協調,結果媳婦大受教育,後來成為孝敬婆婆的典範。

僅存地點

三堂老衙山東僅存

從正堂的後門出來,就是由兩座完全對稱的廂房和一座正房組成的二堂,二堂比起正堂的莊嚴,則多了一些活潑,畫檐描柱十分艷麗。二堂中間的空地上,栽種著6棵高聳入雲、盤虬環龍般的柏樹,龍柏、側柏、圓柏各自展現著自己的蒼翠和挺拔。據專家認定,這些樹已有400年至600年的高齡。站在堂下,涼風陣陣襲來,龍柏枝條和高聳的屋檐擋住烈日,比呆在現代化的辦公室里要愜意百倍。

二堂的後面則是三堂,這裡則顯得陳舊很多。即墨市博物館的姜保國副館長介紹說,此衙自隋開皇年間初建,經元、明、清朝先後進行了10餘次修建和擴建,逐步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縣衙建築群。雖然經過千餘年的風雨侵蝕,但一至三堂俱在,是山東省僅存的三堂老衙。

現存的一堂,即正堂,或稱“大堂”和“公堂”,是訴訟、審訊的場所。一堂正殿東西11.2米,南北13.75米,左右耳房各東西5.1米,南北11.75米,建築面積為273.85平方米。西耳房內有一“地庫”,為老縣衙所僅見。正堂後面為二堂,曾名“印堂”、“鳴琴”和“致遠”,是議事辦公和會客的地方。

二堂除左右耳房外,在前有完全相稱的東西兩配房,建築面積為238.98平方米。再後為三堂,是縣令與眷屬的內宅寢室,三堂建築面積為149.41平方米。另在大堂前100米處建有縣衙大門,建築面積為87.93平方米。1999年投資30萬元修復縣衙正堂,2002年又投資100萬元修復二堂。

作坊用途

隨著年歲的增長更迭,很多建築已不復存,縣衙大門東側的縣衙作坊成為這些輔助建築的倖存者。縣衙作坊青磚小瓦低矮破舊,陳舊中投射著古老。記者走訪了很多人,這裡以前是乾什麼用的,現在的人誰也說不清楚。建國後,這裡變為個人財產,至今裡面還住著居民,並另開一門直通中山街。只是房子還在縣衙的大院裡,似乎也難以割捨與縣衙千絲萬縷的關係。

被歲月吞噬的還有縣衙東側的蛤蟆灣,世代住在即墨縣衙附近的胡老先生介紹,有關蛤蟆灣還有一個傳說。一年夏天灣內蛤蟆成群,不分晝夜鼓譟鳴叫。縣太爺沒法靜心辦公,只好跟蛤蟆鬥起氣來,他隨手寫了幾道符,吩咐“秘書”將符用石頭壓在灣邊。結果蛙聲很快消失,縣衙周邊居民大為好奇,紛紛前去查看。發現群蛙都翻著肚皮,躺在水面上曬“陽光浴”。這僅僅是個傳說,但也足以說明即墨縣衙在民間很有威望。

交通線路:從青島至即墨,乘市內3(或6)路公車抵達博物館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