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印象文化”已經成為中國城市文化發展的特殊現象。
2004年,導演張藝謀以壯族民歌《劉三姐》為素材,在桂林陽朔上演了規模宏大的山水實景劇,開創了中國“實景演出”的先河。
此後“印象”開始被“複印”,《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接踵而至,在全國各地掀起陣陣波瀾。日前,又一部大型實景劇作品《希夷之大理》,在雲南大理古城舉行
奠基
儀式。據了解,該大型實景演出總投資2億元,並將沿水庫壩體建設一座有5000個座位的大型劇場。在城市經營方面,必須推陳出新,必須要有突破。唯有如此,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旅遊市場搶占先機,吸引消費者。作為一場文化盛宴,“印象”實景劇不僅僅是一場演出,它的重要意義在於,把政府的先導性投資、綜合扶持與企業投入的優質資本、管理模式結合起來;把文藝工作者的原創劇目及運作經驗與藝術家的品牌效應結合起來;把開發山水景觀大舞台與拉動旅遊及相關產業、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結合起來,形成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多方面的綜合效益。
相同之處
雷同一:名人效應。“印象”系列實景劇多數與國內知名導演合作,項目易受各界關注,地方政府利用名人效應迅速擴大城市知名度,並取得相應的收益。
雷同二:高額投資。“印象”系列作品投資金額均在億元左右,甚至遠遠超過億元,如《印象·劉三姐》總投資近1億元,《印象·麗江》的總投資達2.5億元,《希夷之大理》總投資2億元等等。
雷同三:創意複製。以清麗的灕江為舞台、峻峭的山峰為背景,經典山歌、灕江漁火和民族風情交錯融合的《印象·劉三姐》,藍天、白雲、雪山和巨大岩石交相輝映的《印象·麗江》……“印象”系列千篇一律:宏大的舞台背景,後現代的藝術構想,眾多的民眾演員,穿插民俗民情民歌。
與城市印象
“政府策劃‘印象’系列實景劇的初衷是向外界展示城市本土文化的魅力,通過一種引人注目的文化元素,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但問題是一台實景演出就能將城市的品牌推介出去嗎?一台幾個小時的實景演出能容納一座城市的文化內涵嗎?”天津大學建築設計規劃研究總院院長洪再生擔憂地說,從《印象·劉三姐》到《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武隆》,這些“印象”實景演出不僅對城市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也極有可能誤導人們將當地的城市文化等同於“印象”實景劇。
北京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趙弘認為,城市打造的“印象”實景劇,運用了舞台、燈光、影視技術等聲光電手段,對自然空間做了最現代的詮釋,這的確是一個突破。但從另一個側面看,各個城市如果都以同樣的手法去打造,可能會造成儀式化、空心化。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通過人為與自然的選擇積澱形成的,是城市演變的濃縮,文化建設可以轟轟烈烈,但更重要的是培育內在厚重的人文底蘊。
社會觀點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阮儀三認為,城市特色的根源是其文化的特色,而建立城市特色需要以該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為基礎,不同的城市應追求不同的發展目標,但保留並發展各自的特色確實是城市發展中的共同原則。大部分城市在提倡口號,這說明城市的賣點沒有凸顯出來,一個城市不僅要培養自己優秀的價值點,還要把優秀的價值表達出來,並通過適當的方式傳播出去。所以,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實事求是,通過確立城市始源來找準城市定位、弘揚傳統文化,以確保城市自身的特色是城市發展必須尊重的法則。
“城市行銷應體現出差異化。應該利用城市現有資源優勢,認清城市品牌的核心價值並採取相應的行銷策略。”趙弘建議,將城市文化傳統線路進行改造升級,把民俗、節日和慶典等非物質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文化線路中去,提高人們的參與性,以此來增加城市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使城市保持長久的吸引力。
“不論怎樣,‘印象’現象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正處於方興未艾的階段,它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一體,體現了人文與自然的和諧,實現了對傳統演出的突破。因此還會在一定時間內‘火’下去。然而,這種超大規模的印象藝術是一柄雙刃劍,有可能帶來負面作用,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在經濟建設中,我們的一些地方已經品嘗了破壞生態釀成的苦酒,在文化建設中,一定要避免這一現象的重演。”阮儀三強調。
文化效應
《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堪稱“多贏”:觀眾感嘆“值”“不虛此行”,投資方賺得盆滿缽滿,政府獲得可觀的稅收,地方知名度也大幅提升,演出所在地的綜合效益也被帶動,當地居民非常滿意。而節目中大量聘用當地農民演員,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
《印象·麗江》中500多名演員一個個皮膚黝黑,均是來自玉龍雪山周邊16個村莊的非專業演員。徐涌濤說,在海拔3100米的地方又唱又跳地演出,也只有世居於此的少數民族能夠勝任。許多演員家境貧困,不少人因此脫貧。
除了演員外,《印象·麗江》還帶動了周邊農民就業。距離劇場不遠的“二十三公里彝族村”家家養馬參加演出,每匹馬演出一場有20元的收入,全村有一百多匹馬,以一天演兩場計算,全村一天收入就達到4千多元,加上反哺資金和其他收入,這個彝族村每戶年均收入達3萬元,而此前他們年均收入僅有2000元。家住陽朔縣興坪鎮的鄧有明是《印象·劉三姐》的參演農民,原先家裡十分貧困。有了《印象·劉三姐》後,他的船、魚鷹甚至水牛都參加了演出,每個月能拿到800元至1000元。他告訴記者:“現在白天我到灕江里撈撈魚,也撈不到什麼魚了,晚上就表演,其實就是劃著名我的船到江面上轉一轉。這筆錢賺得可開心了!”
參演《印象·劉三姐》的演員中有400名是當地農民,他們每年從中獲取收入6000元至8000元。此外,一些人僅出租望遠鏡一年收入就達到上萬元。經營餐飲、住宿的當地居民也致富了。統計顯示,一部《印象·劉三姐》帶動了陽朔4500人就業,占當地勞動力人口的5%。
上海市社會科學院文化工作室主任花建對《印象·劉三姐》進行了長期跟蹤調研。他認為,無論是《印象·劉三姐》還是《印象·麗江》,在產業運作上都創新性地採用了“四個結合”的模式,即“將政府投資扶持與企業資本管理結合”“民族藝術與著名藝術家品牌效應結合”“建設專業藝術隊伍與助學扶貧工作結合”“開發山水景觀與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綜合產業和生態環境相結合”,形成了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的綜合效益,堪稱中國文化產業的“智慧果”。研究和解讀“印象”文化熱,對催生更多的文化產業模式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