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新興經濟體]

印度經濟[新興經濟體]
印度經濟[新興經濟體]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印度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2016年印度經濟首次超過英國,按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已經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 。在成長速度方面,印度在2014/15財政年度的GDP增長達7.3%,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成長最快的經濟體。

基本信息

概述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2007年),印度經濟是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系。若以美元為貨幣單位的GDP計算(2007年估計為1.09萬億美元),印度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在主要經濟體中,印度的經濟成長名列第二,2006/07財政年度的GDP增長達9.4%。不過,印度人口龐大,其人均收入(2007年估計數字)僅為$4,182(以PPP計算)或$964(名義人均收入)。世界銀行也將印度界定為低收入經濟體。

雖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簡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日益重要。印度憑藉信息技術及大量受過教育並懂得英語的青年,發展成為全球企業將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持等“後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為軟體及金融技術人員的“輸出國”,其他行業如製造業、製藥、生物科技、電訊、造船、航空和旅遊的發展潛力也十分巨大。

從英國獨立後,印度奉行社會主義的經濟路線,嚴格限制私營公司、對外貿易和外來投資。不過,自1990年代起,印度逐步開放市場,實施經濟改革,減少政府對貿易和投資的控制。縱然面對政治爭議,印度政府逐步將公營機構私營化,以及開放部分行業予以私營和外資參與。

印度面對的經濟問題來自龐大並持續增長的人口,以及貧富懸殊。貧窮仍是印度急需解決的問題,官方估計,2004至2005年印度有27%人口屬於貧困人口。

歷史

印度經濟大致可分為三段時期,第一段為前殖民時期,直至17世紀止,第二段為英國統治時期,由17世紀開始,而第三段則是由1947年印度獨立開始。

前殖民時期

公元前2800年至1800年,人們在印度河流域聚居並耕種和畜牧、使用統一的度量衡、製造工具和武器,群體之間亦開始貿易,形成了印度河流域文明。考古發現,古代遺蹟包括具規模的街道、排水系統及供水系統,其中更有相信是世界首個公共衛生系統及市政府的雛型。

1872年的統計調查顯示,印度99.3%的人口居於鄉村;鄉村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與外界隔離並且自給自足。農作物為紡織、食物加工和工藝品提供原料。雖然不少王國發行貨幣,以物易物仍相當普遍。

宗教力量(尤其是印度教)及種姓制度及大家族的制度,對印度的經濟活動產生具大影響。種姓制度有如中世紀歐洲的行會,確保了分工,促進技術的傳承。

以往,印度對外貿易大多由外國人及伊斯蘭教徒經營。紡織品如棉布、披巾及農產品如黑椒、肉桂、鴉片和靛藍出口到歐洲、中東和南亞地區,換入黃金和白銀。

殖民時代

殖民統治改變了稅制,由收入稅改為財產稅,使農民陷入苦況;而通過契約,殖民者的財產權受到保障。同時,殖民政府亦提倡自由貿易、制定統一貨幣、固定匯率、統一度量衡、資本市場、建設鐵路及電報設施、政治中立的公務員隊伍、普通法法制等。不過,在殖民時代末,印度是當時最貧窮的開發中國家之一, 工業停滯,農業發展未能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長。

劍橋大學歷史學家推算,印度占全球收入比重由1700年約22.6%,下降至1952年只有3.8%。雖然英國殖民統治被認為是印度經濟發展落後的禍根,但通過審視巨觀經濟,學者指出印度的經濟發展是殖民主義及世界邁向工業化和經濟融合的結果。

獨立至1991年

獨立後的印度經濟政策傾向保護主義,強調工業化、國家干預勞工和金融市場、龐大的公營機構、監管商業活動、中央規劃等。印度獨立後初期的經濟政策由其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主導,並由其後的英迪拉·甘地繼承。不過,1947至1980年期間,相對其他亞洲國家,尤其是亞洲四小龍,印度經濟成長緩慢,更被諷刺為“印度式經濟成長率”(Hindu rate of growth)。

1991年後

1980年代後期,拉吉夫·甘地放寬投資限制,取消價格控制,降低企業稅項。措施對經濟成長有幫助,但同時導致政府高財政赤字,經常帳惡化。隨著印度的主要貿易夥伴蘇聯解體,加上波斯灣戰爭使油價飆升,導致印度貿易失衡,政府瀕臨破產邊緣。印度政府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以接受IMF提出的改革經濟制度為代價,獲得了總額達18億美元的緊急貸款。資金注入後,當時的總理納拉辛哈·拉奧與財長曼莫漢·辛格於1991年正式展開經濟自由化改革,取消“牌照制度(Licence Raj)”(投資、工業及入口牌照),結束國營公司的壟斷,同時放寬外來投資,免除了多個行業的外資審批制度。自此奠下了印度經濟自由化的大方向,而此方針亦未受政黨輪替所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沒有政黨敢觸及強勢的貿易協會和農場主的利益:改革從未涉及勞動法和農業補貼等敏感議題。1990年代,除了為數不多的低迷時期,印度經濟發展迅速。人均預期壽命、識字率和食品安全等也隨之進步。

1998年的核試驗打擊了印度的國際信用評級,但持續的經濟發展令標準普爾、穆迪等金融分析機構於2007年調高了印度的信用等級。2003年,高盛估計印度的名義GDP將於2020年超越法國和義大利,2025年超越德國、英國及俄羅斯,到2035年超越日本,成為第三大經濟體,次於美國和中國。

2007年修正後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外國直接投資加速流入。據此,高盛公司預測,“自2007年到2020年,以美元計算的印度人均GDP有望增長四倍”,並在2043年前超過美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高盛列出了十個注意事項:1.提高政府治理水平;2.提高教育水平;3.增加大學數目,提高辦學質量;4.控制通貨膨脹;5.制定可靠的財政政策;6.推進金融市場自由化;7.提升與鄰國的貿易水平;8.提升農業生產水平;9.改善基礎設施;10.加強環保,改善環境。

經濟部門

農業

印度是世界排名第二的農業出產國。2007年農業和諸如林業、水產業等相關產業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6.6%,約占了總勞動力的60%。 雖然近幾年占的GDP有下降的趨勢,但其仍然是最大宗的經濟支柱,在穩定印度的社會經濟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自1950年開始,印度農地單位面積產量因為五年計畫的大力提倡而增加,此計畫使得農業在灌溉技術、農業、信貸等方面快速成長,且在印度的綠色革命後,政府也開始補貼農民。儘管如此,在農業上的排名仍然僅有世界最高水平的三到五成而已。

印度農業生產力的低下,有以下原因:

根據世行報告《印度:農業及農村發展的優先項》,印度政府巨額的農業補貼妨礙了投資進入農業,而這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過度的行政管制,推高了成本、增加了價格風險,從而令投資者對未來缺乏確定感。政府在勞工、土地和信貸方面的過度干預,嚴重影響了市場機制的運作。而農業發展亟需的基礎設施和相關服務業則發展不足。

較低的識字率、經濟社會發展的普遍落後、土地改革進行緩慢、不足或低效的金融和市場服務。

土地政策和家庭財產糾紛,令每家農戶平均占有的土地量很小(低於20,000 平方米),且往往支離破碎。這嚴重影響了土地利用效率,造成過度耕作,並導致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低下的勞動生產力。

現代農業生產方法和技術的普及率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對於大量中小農戶而言,農業機械化過於昂貴,不切實際。很多人對現代技術認知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世行認為,印度水資源分配不均,效率低下,且缺乏可持續性。不良的灌溉系統則加劇了印度的水資源危機。 數據顯示,2003到2004年度間,印度全國只有52.6%的農田得到了灌溉。印度農村的灌溉設施嚴重不足,導致農民仍然靠天吃飯,嚴重依賴季風等自然條件。恰到好處的季風可能會令全國農業得到強勁增長,反之則會導致農業不景氣。農業所需的信貸由印度國有開發銀行(NABARD)監管,該機構是南亞次大陸在農村發展方面的最高法定機關。

印度有許多農業保險公司,在農業部監管下,為農民提供自然災害或災害性歉收保險。印度農業保險公司是此類機構中的佼佼者,為全國近兩千萬農民提供政策規定內的各類保險。

印度人口的增長速度高於稻米的增產速度。這可能導致潛在的糧食危機。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牛奶、椰子、生薑、薑黃、茶葉與黑胡椒的生產國。同時也擁有全世界最多的眷養牛數目(1億9千3百萬頭)。還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小麥、稻米、砂糖花生與淡水魚產地。外加世界上第三大的菸草生產國。全世界有十分之一的水果是印度生產的,而其中的香蕉sapota(疑似是人參果)與芒果堪稱世界第一。

工業

工業占27.6%的GDP且雇用率17%的總勞動力。儘管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工廠勞動力僅從事簡單的家庭代工。印度的小型工業產品在世界排名第16名,而他們的小型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約占全球排放量的5%。

經濟改革帶來外國的競爭,某些公家企業因此而轉向民營,開放轉為公共部門帶來民生消耗品的大量生產.開放後,那些經常搞壟斷式經營的私人家族企業需要良好的政治掛勾才能與外國企業及廉價的中國商品競爭。自那以來的變化包含壓縮成本,改進管理,專注於開發新產品並依賴低廉勞工與科技。

紡織業是僅次於農業的第二大勞動力來源,印度的輸出品中大約有26%來自於紡織品。Tirpur的襪子,針織毛衣,休閒服跟運動服早已普遍的被接受。Dharavi貧民窟的皮革製品已經享有一些盛名,而塔塔汽車公司的"納米"試圖成為世界上最便宜的車。

印度是世界第十五大的服務業國家,提供了全世界23%的雇員,此數值成長得很快,在1951~1980年間僅有4.5%,而在1991~2000年間卻已成長到13%。也因此而造成了極高的GDP數值,從1950年的15%上漲到2007年的55%。

商業服務(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服務、商品外包)是2000年成長最快的項目,達到了總輸出服務的三分之一,IT產業的成長,要歸因於高技術高專業但極低的生產成本,及持有流利英語的工人,作為供應方,藉由配合顧客以提升對於印度的服務產業的興趣,或增加外包的機會。印度IT產業的全國GDP從2005~06年的4.8%到2008年,已成長至7%。到了2009年,印度有七家公司擠進了世界前15大外包公司的排名。2009年3月,全印度外包公司的總年收入高達600億美元。專家預估,到了2020年時此金額將上看2兆250億美元。

大多數印度人皆習慣於在傳統市場,或被統稱為kirana的各自獨立的食品雜貨店採購。因為政府不鼓勵外資介入印度零售業,因此至2008年為止, 連鎖生鮮超市僅占全印度商場的4%。而且外來商家必須遵守三十條以上的相關規定,比如招牌執照,反囤積條約等。而且不只有貨物進出口稅,連在國內流動都要繳稅。

旅遊業在印度不太好發展,產值僅有二位數字。有些醫院渴望發展醫療旅行。

服務業

參見:印度離岸外包業

金融業

參見:印度銀行業和印度保險業

印度的金融市場可分為:有組織的部門(包含私人企業,公營事業與外國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合稱為計畫內銀行和未組織化的部門(包括個人或家族所擁有的當地銀行或信貸和非銀行性金融公司<NBFCs>)。缺乏組織的部門在農村與半開發都市仍然擁有比傳統銀行龐大的市場,特別是在非生產用途上的借貸,比如婚喪喜慶或短期貸款。

英迪拉‧甘地總理在1960年時宣布了14家銀行的國有化,1960年時又開放了六家,並規定銀行要提供40%的優先貸款於農業、小型工業、零售貿易、中小企業的發展。以確保銀行盡其對社會發展的義務。之後,印度的銀行分行總數從1969年的一萬零一百二十間增加至2003年的九萬八千九百一十間,一個銀行分行的單位面積服務人口數也因此從6.38萬降至1.5萬。1971年的存款總額比1991年的增加了32.6倍,與1951年相比則多了7倍。

自然資源

參見:印度的能源政策

國有企業

參見:印度政府、印度稅制

基礎設施

參見: 印度交通 印度道路網 印度港口 States of India by installed power capacity 印度的供水和水衛生

匯率和財政

參見:印度盧比、印度銀行業及印度保險業

經濟社會發展

參見:印度的社會經濟問題

收入和就業

參見:印度的貧窮問題

教育和就業

參見:印度教育

腐敗

參見:印度的腐敗問題

在2008年的各國經商容易度列表中,印度位列第120名,落後於中國大陸(第83名)、巴基斯坦 (第86名)和奈及利亞(第108名)。

區域發展不均

參見:States of India by size of economy及List of regions of India

環境和醫療

參見:印度的饑荒、印度環境、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in India及印度的愛滋病問題

經濟趨勢

預測:“從2007~2020年間, 印度人民的GDP將會翻倍”, 且在2043年經濟成長將會超越美國. 儘管有如此高的成長速度, 但該報告仍指出,如果達到預期的成長率, 未來數十年印度仍會維持低收入, 但可以做為“世界經濟的動力”而存在.

為了達到成長率40倍的目標, 高盛概述了10件為了在2050年必須要做的事

1.改善施政

2.提高教育成果

3.提高大學的質量和數量

4.控制通貨膨脹

5.發展可靠的財政政策

6.金融市場自由化

7.增加與鄰近國家的貿易

8.提高農業生產力

9.改善基礎設施和

10.改善環境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