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分布
我國台灣(台北、彰化、澎湖)和海南有栽培。整個熱帶東部都有分布。
形態特徵
灌木狀草本,高2-4米。小枝幼時被短柔毛,後變無毛,節間通常長0.5-2.5厘米,節上顯著隆起。偶數羽狀複葉;葉柄、葉軸均被開展短柔毛,葉柄基部尤多,葉軸長4-10厘米;托葉三角狀披針形,長3-4毫米,被短柔毛,早落,但基部則常殘留枝上;小葉10-20對,長圓形至線形,長1.3-2.5厘米,寬3-4(-6)毫米,先端圓至微凹,具短尖頭,基部圓,偏斜,上面無毛或近無毛,下面幼時疏被短柔毛,後幾無毛,兩面中脈兩側具紫黑色腺點;小葉柄被短柔毛;小托葉針狀。總狀花序具4-10花;總花梗細,長8-10厘米,被短柔毛,後幾無毛;苞片線狀披針形,下面疏被短柔毛,小苞片較小,均早落;花梗纖細,長約8毫米,幼時被短柔毛;花萼鍾狀,萼齒短三角形,內緣被短柔毛至近無毛;花冠黃色,旗瓣橫橢圓形,寬大於長,長11-13毫米,先端凹缺,基部近心形,瓣柄長4-5毫米,胼胝體呈S型彎曲,中部加寬,長約2毫米,先端漸尖,分離,基部下延漸狹,翼瓣長圓形,長10-12毫米,先端圓,基部具不明顯的耳,瓣柄彎曲,長約4毫米,龍骨瓣近半圓形,長6-8毫米,寬5-7毫米,基部較先端狹,上側具1三角形短耳,瓣柄與瓣片近等長;雄蕊二體,雄蕊管長8-10毫米,花葯橢圓形,長約1毫米;子房無毛,花柱長約5毫米,上彎,無毛,柱頭球形。莢果幼時扭曲,熟時近圓柱形,長15-23(-30)厘米,寬3-4毫米,直或稍彎曲,基部常有宿存花萼或具殘片,頂端具喙尖,長4-5毫米,橫隔間距約5毫米,有20-40粒種子;種子近圓柱形,長3-4毫米,寬約2毫米,稍扁,種臍圓,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