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民主共產黨(馬列)是一個印度的共產主義政黨。1988年,該黨從印度共產黨(馬列)脫離出來。該黨總書記為YatendraKumar。
該黨主要在安得拉邦進行政治活動,同時在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旁遮普邦、北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德里、奧里薩邦、哈里亞納邦也有地方黨組織活動。
該黨在安得拉邦邦議會中有一席。在Yellandu選區,該黨成員GummadiNarsaiah連續五屆任邦議員。目前一名該黨成員UmadharPrasadSingh任比哈爾邦邦議員。
IFTUMayDayposter
該黨(英文縮寫:CPI(ML)ND)同時也採取議會競爭與非議會競爭的方式。但該黨不像印度共產黨(毛澤東主義)那樣進行議會競爭的同時擁有一隻武裝組織。但是該黨卻擁有兩個人民民眾自治組織,分別為服務於印度產業工人的IndianFederationofTradeUnions(IFTU)和服務於印度農民和手工業者的AllIndiaKisan-MazdoorSabha。該黨同時擁有兩個學生聯合會,分別為PDSU和旁遮普邦的PSU。
近年來該黨開始更多地關注建立地下武裝的工作同議會左派和溫和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派別保持一定距離。
相關詞條
-
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
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英語: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Marxist),簡寫為:CPI(M)或CPM),簡稱為印度共產黨(馬...
歷史 名稱 組織 出版物 分裂與分支 -
印度共產黨
印度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India),印度政黨 。1920年成立共產主義小組,1933年12月建立全國性政黨。1934年被宣布...
建黨 分裂 執政之路 強勢在野 遭受重創 -
尼泊爾共產黨[新火炬]
尼泊爾共產黨(簡稱“尼共”),1940年代末在印度成立,致力於開展反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鬥爭。由於國際國內因素的影響,1960年代末,尼泊爾共產黨開始...
兩黨統一 早期歷史 組織機構 發展歷史 意識形態 -
印度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
歷史沿革 自然環境 自然資源 行政區劃 國家象徵 -
尼泊爾共產黨
尼泊爾共產黨於1949年4月26日在印度加爾各答成立,其宗旨是反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爭取在尼泊爾實現社會主義。尼泊爾共產黨早已分裂成多個政黨,互不隸屬...
早期活動 組織機構 發展歷史 意識形態 路線調整 -
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
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也稱為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派),是尼泊爾的一個主要政黨,其全稱是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澤東主義),亦有時簡稱毛派,是現在尼泊爾...
簡介 領袖派別 團結中心 尼共興起 對外關係 -
伊拉克共產黨
伊拉克共產黨在上世紀是中東地區較為有實力的一股馬克思主義勢力﹐獲得蘇聯大量的經濟援助和培訓。蘇聯解體後﹐伊拉克共產黨名存實亡﹐黨員們沒有正式宣布“退黨”...
早期發展 發展措施 -
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
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也稱為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派),是尼泊爾的一個主要政黨,其全稱是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澤東主義),亦有時簡稱毛派,是現在尼泊爾...
【概述】 【過去:從議會遁入山林】 【現在:走出山林回歸政治主流】 -
印度近現代史
《印度近現代史》是1995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林承節。本書主要講述了近現代進程中政治、經濟、文化等有關的內容。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