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山[陝西武功縣山峰]

印台山[陝西武功縣山峰]

印台山位於陝西武功古城(武功鎮)城北兩公里處漆、漠河谷開闊地帶,形成原因不明。山勢隆起,雄渾秀美,風光旖旎,故名印台。整個印台山方圓有五千平方米,漆水河自西向南蜿蜒環繞,東臨楊凌-臨平二級旅遊公路。 相傳這裡是黃帝成長的地方,曾留下不少關於上古時代炎、黃二帝征伐的傳說故事,直到今天人們仍口口相傳。遂成為中華民族爭相朝聖的風水寶地。武功縣計畫修建中的炎黃故里園便位於這裡。

概況簡介

印台山呈西北-東南走向,三面臨水,兩面臨川。 其西南高出地面有十五米左右,東北高出地面七八米。表面平坦,種有莊稼。

歷史上漆水河曾無數次發洪水,造成百姓流離失所,也使得印台山被沖刷成南北長100米東西最寬處50米的橢圓形狀。

另由於附近民眾經常在印台山腳下取土,加之風雨侵蝕,河流沖刷,山體越來越小。可以隱約領略到古時的印台山的雄渾俊秀。

90年代,附近村民在印台上重建了三大間藏印寶殿,大殿自遠望去,氣勢恢宏,巍峨壯觀,人們在這裡頂禮膜拜,祭祀先祖,開光唱戲,香菸旺盛,勒石銘記,以昭後世。武功縣文物旅遊局會同陝西省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已將回龍印台擴為蘇武故園附景,一併列入,繪製出了修建方案,不遠的將來,回龍印台將會以嶄新的面目供遊人觀賞和遊覽。

其西南方向懸崖峭壁林立,東北方向由於地勢較低,長滿花草,有小徑蜿蜒盤旋而上。登臨此山,梁山攏北,太白屏南,長川依依,綠水映帶,令人心曠神怡。

歷史變遷

《國語·晉語》中記載的:“昔少典娶有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今陝西省武功縣的漆水)成,炎帝以姜水(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所以,中武功的漆(姬)水和沮(姜)水是“是炎黃民族文化和華夏文明起源的源頭之河”。武功縣境內沿漆水的游鳳街遺址、岸底遺址、三合村遺址、黃家河遺址、北灣遺址、馬家台遺址、浮沱村遺址、鳳安遺址、焦陽遺址、金龍村遺址、龐家遺址、南廟底、滸西莊遺址、趙家崖遺址、柴家咀、南店子遺址等村子和沿沮水的熊黃溝、熊黃村等新石器遺址均與以“姬水成”的黃帝部落相關。這些考古證據,讓久遠的黃帝時代生動地呈現。據說黃帝的父親是有熊氏少典,他沿沮水向東走到武功的沮水北岸上安家,經常就遊獵於沮漆河畔。相傳今天沮河川道里的熊黃溝就是史前先民留下的遺蹟。

印台山頂正中偏南有一個印台寺。由於此地東屏雄關美陽關,西據西岐的要害之地古道溝,曾多次遭兵匪戰火侵擾,寺廟也被殃及,所以多次修建又遭焚毀,如今留下的印台寺是在原有基礎上復建的,規模也比以往小很多。

印台山 印台山

另據傳,印台寺內曾有一古塔,不知初建何年。此廟面積不大,上房三間供奉黃帝、龍王、土地諸神,另有偏房等,院牆圍起來更像個農家小屋。庭院植有松柏,典雅清幽、乾淨樸實。

印台山腳下東南方向曾有居民居住,至今仍殘存數孔破窯,兩間房間,雕花門窗,對聯工整。居民大都遷到一路之隔里許外平坦地帶。

站在寺周圍可東眺梁山余脈漠水清洌,南憑漆水對岸蘇武故園,西望鳳崗積雪香山晚照,北看金塬麥草四季變換。

正在修建中的蘇武故園風景區,也將印台納入第三期規劃範圍之內,古塔的復建也在規劃項目之中,相信印台一定會成為武功旅遊的又一亮點。

相關傳說

1 榆罔治水,軒轅封鎮

漆水河 漆水河

傳說開天闢地時,震天作響的河漢水把武功東南部沖成了南北有四十里地長的川道。虧得女媧補天,那水才變小,但還深不可測。這時,炎帝榆罔將那滔滔惡水管理成了兩條河川。並封此地為中亭川。 炎黃二帝合力於涿鹿打敗蚩尤,阪泉之戰,炎帝落敗。

後來又有刑天於武功山(即太白山)余脈常羊山一帶和黃帝大戰,結果又是落敗,被炎帝榆罔葬於此地,才有了今天“武功”地名。

後來又有龜、蛇隔漆水相鬥,造成武功境內民不聊生,黃帝為了拯救黎民百姓,遂於此處留下玉印,才鎮住了決鬥之中的龜蛇,還百姓以太平。

龜即武功老城武功鎮,其形如龜,九街十八巷脈絡分明恰似龜背紋,集賢、望月、迎仙、來鳳四城門伸出,如四肢,東門向前微側伸出如龜頭。蛇即武功城北的梁山余脈,在漆漠二水的切割下向南方延伸,狀如蛇。

人們為了紀念黃帝的功績,在此山修建了廟宇,裡面供奉黃帝和龍王,祈求風調雨順,生活和諧。

2 帝巡九州,邰地堪輿

印台是武功鎮北約3千米偏西25度的一個古地名,乍一看在漆水河谷當中一個孤零的土台無甚引人注目之處,數千年來孤獨的矗立在漆水河谷當中。

武功鎮本地一位研究人文歷史的張姓老師講,當地流傳著一個神話,不知何年何月上帝巡遊九州到此地,在帝輦中看此景色風光旖旎心中甚悅,順手把大印蓋了一下留下記號,以免下次來時找不到地方,印台因此得名。

而此土台據張老師講他記事是還有大約12畝大小呈圓形,現在不到7畝,大致呈圓形但東西兩邊被挖凹進來,兩邊凹部是生產隊的牲口棚。從底部到上面約三層樓高。單看除牲口棚外沒有人活動的印跡包括陽宅與陰宅。

單就印台看不出什麼端倪,如果把周邊的地貌與之相結合,一個天、地、人和諧的氏族城邑杳然圖上。站在印台上北眺不遠處由乾縣南流的漠峪河匯入漆水河,漆水河在印台北面自東而西繞印台而流經武功鎮入渭河,武功鎮西塬上留有大量有邰氏的遺蹟姜嫄墓等。

武功鎮印台之形結合漆水、漠峪河的走向,決定了以武功鎮、蘇坊一帶的邰地就是堪輿風水裡最為推崇的“封侯寶地”,從而印證了在此流傳數千年的神話。

解開了這個“天人合一”謎底,那么邰地名字的來歷;后稷起根發苗的姬姓先周氏族,最後能發展成奴隸社會最高形式--周王朝,社會發展的內在原因不就大白於世了不嗎? 的最大氏族蘇氏一門,由於祖宅最為靠近印台之地,且謹遵祖訓敬天祭祖,占盡地利人和、祖蔭佑護,歷朝歷代多有賢臣良將輔弼朝綱,蘇氏一門枝繁葉茂,後世子孫達官顯貴皆盡天下,此例於現世也是最好的見證。

3 李世民印台回龍

相傳貞觀年間(公元632年)七月,李世民登基後回到故里武功,宴請當地父老鄉親,宴席結束後,他帶著隨從在故鄉遊覽觀光,行至城北漆水河畔時,發現對岸有人正在燒香磕頭,祭祀神靈,便上前詢問。眾人一見是皇上駕到,便上前訴說。原來這裡曾飛來一條兇殘的黑龍,潛入水中,不時興風作浪,淹沒農田,危害百姓。李世民聞之,龍顏大怒:“貞觀盛世,朗朗乾坤, 豈容黑龍膽大妄為? 毀我良田,害我臣民。”

他當即手握玉璽大印,厲聲喝道:“大唐國君李世民在此,黑龍速來伏法!”那黑龍聽到唐太宗的聲音,如雷貫耳,急忙膽戰心驚地浮出水面請罪,只見李世民“嗖”的一下將印台擲出去,不偏不倚地砸在了黑龍的額頭上,黑龍疼得連連求饒,保證痛改前非,再不禍害百姓,李世民便免其死罪,令黑龍即刻返回龍宮受罰,村民們交口稱頌。

不久,此地天然形成了一座高大的土台。相傳,這就是李世民回龍的印台,此台北邊附近靠河岸的回龍村,即由此得名。後來李世民幾次回故地,曾興致勃勃地登上印台,望著清澈見底的河水和田野里綠油油的莊稼,即興賦詩:“駕海波澄鏡,韜戈器反農,八表文圖軌,無勞歌大風。”

照片中這個大土台就是李世民回龍的印台。蘇武紀念館門大廣場隔河對面,注意看照片中間上部有塊圓形的土台地,傳說為當年李世民用印台壓鎮龍脈之地,距此前北邊一公里處以前有個村子叫回龍村(現在是 金龍村下轄的 回龍堡),就是當年黑龍向北逃竄遁化的地方。而印台向南一公里的漆水河南有龍門村,過龍門而不入,向西同樣一公里的漆水河西有 龍南坡(龍南撲) 龍北坡(龍北撲) 龍家坡(龍甲破),可以想像黑龍被縛時掙扎的場面。

印台和漆水的位置 印台和漆水的位置

後來,這裡還傳頌著明朝狀元、著名史學家、戲曲家康海主持在印台上修建“藏印寶殿”的故事。
武功人康海於明弘治15年(1502年)考取狀元,任翰林院修撰,由於性格耿直,主持公正而得罪了朝廷一些官員,於明正德時期(1510年)被貶回鄉,他才識淵博,蒙冤不餒,結識

本地的社會賢達、有識之士,集資籌款,主持在印台上修建了三大間藏印寶殿,並雕塑了李世民的金身大像,以彰顯一代英武大帝的不朽功德。附近百姓感恩聖上印台回龍,愛撫百姓的厚德,前來祈福膜拜者絡繹不絕,並把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二定為印台回龍紀念日。

此殿歷經滄桑,年深日久,不知何年傾塌,蕩然無存,土台上淪為一片廢墟,只留一座高大的土台屹立在河岸邊,任再大的河水多次沖刷也巋然不動,偶爾有人還在這裡挖土,人們見狀,無不扼腕痛惜。

印台正處在一個很獨特的地方,漆水河在這裡拐了一個大彎。印台山在這個大彎的核心地帶,這裡可說是四面環漆水,只有東北邊有一個缺口。漫長的地質歷史才形成這樣的地貌奇觀。雖然印台回龍只是傳說,仍然表達了古人對大自然的崇拜和人定勝天的美好願望。

印台山周圍環境 印台山周圍環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