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雷爾

卡雷爾

1941年任法國人類問題研究基金會主席。他因發現一種縫合血管的方法和在組織培養上的傑出貢獻而獲得19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畢生研究體外培養活組織的方法並用之於外科手術。揭示了離體的動物組織在適當培養條件下,和原生動物或微生物一樣,具有近於無限生長和繁殖的能力,也證明組織培養是一種研究活細胞和活組織的好方法。

基本信息

英文名

Alexis Carrel

職業

法國醫生,實驗生物學家。

生平

卡雷爾 卡雷爾

卡雷爾(1873~1944)1873年6月28日生於里昂,1944年11月5日卒於巴黎。1890~1900年為里昂醫院實習醫生。1900年獲里昂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在里昂大學做了2年屍體解剖工作。1904年赴美在芝加哥大學工作,後被派往紐約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現洛克菲勒大學)從事醫學研究(1906~1912)。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回到法國參與研究出用殺菌劑沖洗傷口、治療創傷的卡雷爾-達金氏法。1919年後他繼續在洛克菲勒研究所工作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39~1940年他參加了法國公共衛生部工作。1911年,他和M.T.伯羅斯協作發現胚胎提取液對某些細胞有較強的促進生長作用,於是用胚胎提取液凝集血漿的技術在幾個實驗室得以推廣套用。在懸滴培養的基礎上,1923年他設計了用卡氏瓶培養,使組織培養進入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

科學研究

1894年開始從事血管外科的研究,當時較大的血管斷裂後縫合方法不理想,他創用了“三線縫合”方法,將欲縫合的兩條血管的末端反褶,用極細的針和絲線縫合,使血管內壁光滑,血流不受影響。以後他進行溫血動物的細胞和組織培養試驗,曾將一個成纖維細胞株傳代多年;使雞胚胎心臟組織、結締組織存活多年。這些方法學上的成就不僅對了解細胞生理學有價值、而且對醫學理論和實踐都有意義。在此基礎上他研究器官移植。他認識到,同體移植的器官可永久存活,而同種異植和異種移植因“排斥”而會失敗。

1930年他進行器官培養,在機械師C.A.林德伯格的協助下,設計一個可以消毒的玻璃灌流器,將離體組織、器官,如腎臟、心臟、甲狀腺等保存在灌流液中,不僅能存活,且維持功能數日或數周。

1914年他返回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赴歐洲戰場,組織醫療隊,與化學家H.達金一同提出用次氯酸鈉溶液沖洗傷口,拯救了許多傷病員的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也在巴黎,任職於公共衛生部門。德國占領法國時他曾在維希政府任職,法國解放後不久他便去世,所以未受審。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上記載他為進一步研究血管和器官的移植奠定了基礎。也研究了組織在體外保存的方法,並將其套用於外科。他的雞心臟組織株存活了三十多年。1900年獲里昂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04年赴美,先後在芝加哥大學及紐約市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回法國,參加研究用抗菌藥沖洗傷口來治療創傷的卡雷爾——達金氏法。1941年任巴黎人類問題研究會主席。他的主要著作除了《人的奧秘》之外,還有《器官培養》、《對生命的見解》、《人類行為的反省》等。

成就

他發表有關生物學和外科學方面論文50餘篇,著作有《人的奧秘》、《器官培養》(與C.A.林伯格合作)和《對生命的見解》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