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一
作者介紹
FranzWachsmann弗朗茲·韋克斯曼(1906-12-24~1967-02-24),德國作曲家。弗朗茲·韋克斯曼不是神童,起初從事銀行工作,但酷愛音樂,將工資的很大一部分用於學習器樂和作曲,一心想成為音樂家。他很快對創作著迷,作品五花八門,器樂曲、歌曲、交響樂等都有涉獵,並且最終迷上影視音樂,逃避納粹的迫害而逃到美國,成為好萊塢音樂製作的中堅力量。
他的電影作品令人耳熟能詳,比如《蝴蝶夢》、《毀滅者的新娘》、《日落大道》。像其他好萊塢的同輩作曲家科恩戈爾德、策姆林斯基和舍恩伯格一樣,韋克斯曼是一位天才的,受過嚴格專業訓練的作曲家,在當時很受尊敬。韋克斯曼為約翰·加菲爾德的電影《手指協調》創作了《卡門幻想曲》,由伊薩克·斯特恩演奏其中的幽默曲。雅沙·海菲茨隨後請求韋克斯曼將這首幻想曲擴展為能夠在電台廣播的音樂會作品。於是,韋克斯曼依照比才鏇律優美的歌劇《卡門》為基礎創作了一部華麗而具有內聚力的組曲。這首作品很適合斯特恩和海菲茨的技術特點,並且充滿了吉普賽的風格和絢麗的色彩。作品對技巧要求極高,只有小提琴大師才能夠很好的把握它。
音樂介紹
全曲由不間斷的六個部分所構成,在第一部分之前有一段序奏。第一段來自於歌劇第四幕民眾歡呼鬥牛士上場的音樂
第二段是卡門表達愛情觀念的著名唱段“愛情像一隻自由的小鳥”,用“哈巴涅拉”舞曲節奏寫作
第三段是“阿拉貢舞曲”,是西班牙東部一種活躍的三拍子舞曲
第四段採用第一幕卡門把一朵鮮花扔給唐·何塞時描寫愛情的音樂
第五段是卡門為引/誘唐·何塞邊歌邊舞的“塞吉迪亞”舞曲
第六段採用了歌劇第二幕的吉普賽舞曲。
作品二
PabloMartínMelitóndeSarasateyNavascués巴勃羅·德·薩拉薩蒂(1844年3月10日-1908年9月20日)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薩拉薩蒂1844年生於西班牙潘普洛納的一個貧苦家庭。5歲師時從父親學琴,8歲首次公演,被視為神童。1854年到馬德里師從賽斯學藝,並有機會為西班牙皇室演奏,超越小孩的成熟演技,使他獲賜一把名貴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並獲資助到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成名後常年在世界各地演出。一些作曲大師也紛紛為他創作樂曲,如拉羅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布魯赫的《蘇格蘭幻想曲》、聖·桑的《引子與迴旋隨想曲》和維尼亞夫斯基的《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等,皆為薩拉薩蒂度身定造。史上還沒有任何其他小提琴家享有如此榮耀。
薩拉薩蒂自己也作曲,所作《流浪者之歌》、《西班牙舞曲》、《引子與塔蘭泰拉舞曲》以及這首《卡門主題幻想曲》,都是膾炙人口的音樂會保留曲目。他精通演奏技術,作品不僅鏇律優美,還有很大的炫技成分。最能體現薩拉薩蒂藝術特點的是他自己創作的具有西班牙特色和吉普賽風情的一些小提琴獨奏曲目,其中流傳最廣的當屬《流浪者之歌》。
薩拉薩蒂的《卡門主題幻想曲》鏇律取自法國作曲家比才的歌劇《卡門》主要唱段,由一個引子和4段音樂組成,全曲採用了很多小提琴技巧。這些技巧的合理運用,令這首幻想曲顯得絢麗多姿,光彩奪目,富有表現力,成為小提琴家的最愛,灌制的CD不計其數。
版本比較
薩拉薩蒂的《卡門幻想曲》和韋克斯曼的《卡門幻想曲》有較大區別,例如一開始不是戲劇性的哈巴涅拉舞曲,而是歡快的歌劇序曲。在改編樂曲時,韋克斯曼更注重原曲的歌唱性,突出了一些深沉厚實的段落,而在小提琴技巧的運用上不如薩拉薩蒂那樣豐富。但他們的作品畢竟取材於同一個《卡門》,使用的是同樣樂器,因此相似之處難以避免,有些段落在鏇律、技巧、結構上幾乎完全一致。以歌劇《卡門》音樂寫作的幾部《卡門幻想曲》里,韋克斯曼的是流傳最廣泛的,受到海菲茲等小提琴大師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