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克萊伯

卡洛斯•克萊伯

1968年起擔任慕尼黑歌劇院客席指揮。 1989年,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1992年,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卡洛斯·克萊伯(Carlos Kleiber)
(圖)卡洛斯•克萊伯卡洛斯•克萊伯

卡洛斯·克萊伯 Carlos Kleiber (1930-2004)。德國指揮家。1930年7月3日出生於柏林。父親是著名指揮家埃里希·克萊伯(Erich Kleiber)。早年隨家庭遷居阿根廷,並在那裡成長。先到瑞士學化學,後由於全家受納粹迫害而移居南美洲,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學音樂。二戰後,克萊伯舉家遷回歐洲,他先在蘇黎世學習化學專業,不久便改而專攻音樂。
由於老克萊伯並不希望兒子成為音樂家,小克萊伯20歲才開始學習指揮。1954年在波茨坦(Potsdam)首次登台指揮演出輕歌劇,1956年在杜塞道夫指揮德國歌劇。隨後的8年任職於蘇黎世歌劇院。1966年與斯圖加特沃坦伯格國家歌劇院簽約。1968年起擔任慕尼黑歌劇院客席指揮。1974年首次在拜羅伊特音樂節指揮《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獲得巨大成功,從此躋身世界一流指揮家的行列。
克萊伯為人不事張揚,一向不接受長期聘任,演出活動和錄音也不多,他不像卡拉揚那樣廣泛,一生只鑽研少數曲目,但依然得到極高的評價。他擅長浪漫樂派歌劇,如韋伯的《自由射手》、華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比才的《卡門》、威爾第的《奧賽羅》、《茶花女》、約翰·施特勞斯的《蝙蝠》、理查·施特勞斯的《玫瑰騎士》等,以剛柔兼優的指揮風格得到很高評價。音樂會方面則往往根據的興趣而有所選擇,曲目較少,偏愛施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作品。他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錄製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被認為是唱片史上不朽的經典之作。

卡洛斯·克萊伯會說流利的德語、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斯洛維尼亞語;身形高大、瘦削、指揮形象生動,情感豐富,細節清晰,是少數“又好聽又好看”的指揮之一。

1953年,克萊伯在慕尼黑的一家劇院做見習指揮,
1954年,在波茨坦、
1956年,在杜塞道夫和杜伊斯堡的萊茵德意志歌劇院當指揮。
1968年,克萊伯選擇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受任常任客席指揮,這職位為他投入地發展事業提供了條件。隨之而來的是名聲日隆的生涯。
1973年,克萊伯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任指揮;
1974年—1976年,他在拜魯伊特音樂節上指揮了《特里斯坦》;
1974年,在科文特花園劇院登台,指揮《玫瑰騎士》;
1977年,在舊金山歌劇院指揮《奧賽羅》;此外,還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巡迴演出,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演出,等等。但總的來說,克萊伯的音樂活動主要集中於慕尼黑,並且無意於接受長期任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按每分鐘來收費的客席指揮家。他的錄音和演出活動很少,人們少見其人、難聞其聲。
1989年,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1992年,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風格:深刻而簡單不陷晦澀、激情而不傷形式,有力嚴謹而和諧、自然流暢而不落浮華、經過悉心準備,顯得不費力。是將托斯卡尼尼的嚴謹、精確與富特文格勒的深刻、靈感融於一體的好典範。

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強調音樂的線條與和聲的變化,不輕易錄音,認為無論作品、指揮,在不同的情況會有不同的表現,難有一個固定的形式。演出曲目也不很多,歌劇主要只有:《自由射手》、《茶花女》、《奧賽羅》、《藝術家的生涯》、《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蝙蝠》、《玫瑰騎士》、《沃采克》。

美國音樂評論家麥可·沃爾什評論他指揮的音樂:“既給人以歐幾里德命題一樣的清晰感,又給人以雷霆萬鈞般的緊張感,與其說是一個啟示者,不如說是對作曲家寫在紙上的作品不加誇張的再創造,這恰似復活的荷馬來背誦《伊利亞特》一樣。”

(圖)卡洛斯•克萊伯卡洛斯•克萊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