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里維地帶

卡普里維地帶

卡普里維地帶(英語:Caprivi Strip;德語:Caprivizipfel)是納米比亞東北部向東伸延約450千米的一條窄長地帶,南部與波札那、北部與安哥拉和尚比亞接壤,以西則是納米比亞的奧卡漢賈區。該地帶以寬多和贊比西兩河為邊界,最大城鎮是卡蒂馬穆利洛。該地帶東部屬卡普里維區,西部則屬奧卡漢賈區。

簡介

卡普里維地帶卡普里維地帶

卡普里維地帶(CapriviStrip):卡普里維有時也稱為卡普里維地帶。正式名稱為Itenge,是一塊納米比亞東端的突起地帶,夾在波札那,安哥拉和尚比亞和卡萬地區(Kavango Region)之間,長450KM(280英里),卡普里維毗鄰cuando,林揚堤(Linyanti),喬貝(Chobe)和贊比西河(Zambezi).最大的居民點是Katima Mulilo鎮。
卡普里維地帶北面是安哥拉尚比亞,南面是波札那辛巴威,戰略地位重要。
當地的居民通用許多種非洲語言,最多的是班圖語系的,儘管在西北部與納米比亞和安哥拉邊境相對的地方至少還有另一種科伊桑語系的Hukwe語在使用.班圖語系包括耶伊語(Yeyi),Mbukushu語,Gciriku語(or或稱為'Dciriku'語),fwe語,Totela語,和Subiya語等。可能多數當地人,尤其首府KatimaMulilo鎮的人,通用一種洛齊語(Lozi)作為通用語言。還有一些人使用英語
卡普里維地帶地表多乾沙,長草與乾燥樹林、灌叢。奧卡萬戈、寬多、贊比西等河流經,沿岸多長滿蘆葦的沼澤。居民從事自給性農業,種植玉米,粟、瓜類,有的兼營狩獵、捕魚。

自然地理

是一塊納米比亞東端的突起地帶卡普里維地帶是一塊納米比亞東端的突起地帶
卡普里維地帶自納米比亞東北端向東延伸450公里(280哩)至尚比西河的狹長地帶。寬32∼104公里(20∼65哩)不等,地勢平坦,在喀拉哈里沙漠北緣沼澤地海拔約950公尺(3,100呎)處。東北、南與西南、北及西面分別臨尚比西河、寬多-黎尼安地-喬貝(Kwando-Linyandi-Chobe)河系、安哥拉邊界及奧卡萬戈(Okavango)河。

東部人煙稀少,居民屬尚比亞西南部講班圖語的洛齊人(Lozi),從事畜牧、漁獵與自足農業等混合式經濟活動,種植玉米、穀類、瓜類及木薯。住在極東者,並會隨尚比亞境內洪水作季節性遷徙。西部居民屬桑人(San, 或稱布西曼人〔Bushman〕)。此處遍布濃郁的河生植被(尤其是蘆葦)、茂密的森林、沙床及沼澤,行旅困難,僅有數條小徑供行走。南部黎尼安地沼澤周圍為大獵物(包括稀有羚羊)集中地,19世紀中期柯洛洛(Kololo)人建都於此,並鼓勵英國探險家兼傳教士李文斯頓第二和第三次深入非洲內地時以該王國為偵察據點。

治理與開發

為便利德國殖民於贊比西河岸,英國將卡普里維地帶讓與德國,此地遂成為德屬西南非(1884∼1919)的一部分,而以1890∼1894年任德國首相的卡普里維(Leo, Count von Caprivi)之名命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續成為西南非/那米比亞的一部分,由南非聯邦(今南非共和國)託管。瀕尚比西河的卡提馬木利羅(Katima Mulilo)村為其主要人口中心,有限的教育、醫療宗教設施皆經天主教教士引進。南非軍隊則利用此地作熱帶戰訓練基地

歷史

卡普里維地帶以德國總理萊奧·馮·卡普里維的名字命名。1890年,馮·卡普里維與英國舉行談判,最終德英兩國簽訂《黑爾戈蘭-桑給巴爾條約》,德國放棄在桑給巴爾的利益,以交換原歸英國管轄的卡普里維地帶以及位於北海的黑爾戈蘭島。卡普里維地帶被併入德屬西南非洲後,德國得以使用贊比西河連線其另一殖民地──位於非洲東岸的坦噶尼喀。
卡普里維地帶的軍事重要性很大。羅得西亞游擊戰(1970年-1979年)、非洲人國民大會對抗南非政府(1965年-1994年)以及安哥拉內戰期間,該地帶曾多次被不同軍事力量入侵,作為連線不同地區的橋樑 。

戰略地位

這個地區有豐富的野生生物資源和礦產資源,讓納米比亞政府尤其感興趣的是這條地帶可通往贊比西河,從而可能產生一條通往非洲東部海岸的貿易線路。然而,這條河的水位和流速變幻無常,還有當地的持續的政治不穩定等因素使得卡普里維地帶不可能用作貿易用途。不過將來這裡可能被開發成為生態旅遊區。德國總理利奧-馮-卡普里維(chancellorLeovonCaprivi)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該地。卡普里維總理曾與英國談判交換該地,他想將該地併入德屬西南非洲從而可以讓德國通往贊比西河和一條通往非洲東部海岸的路線,那裡有德國的殖民地坦噶尼喀(Tanganyika)。對卡普維里的合併是赫里戈蘭-桑給巴爾條約(Heligoland-ZanzibarTreaty)的一部分,根據這個條約,德國放棄它在桑給巴爾的利益以此交換卡普維里和北海的赭里戈蘭島。卡普維里地帶軍事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在羅得西亞-布希戰爭(RhodesianBushWar,1970–1979),非洲國民議會採取措施反對南非政府(1965–1994)和安哥拉內戰期間,這塊狹長地帶見證了多個國家武裝部隊利用該作為進入其它地區的走廊的持續不斷的軍事行動和入侵。

主權爭議

卡普維里地帶還引起了納米比亞與波札那之間關係南部邊界的長期的爭議,最後只好交由國際法庭來仲裁(InternationalCourtofJustice)。爭議的核心是到底喬貝河的那條支流才是最合理的國家邊界。這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個判決決定了一個大島(納米比亞和波札那分別稱為卡西基島和Seddudu島)將落入哪個國家的領土。波札那認為這個小島是喬貝國家公園的整體的一部分。而納米比亞政府和許多卡普維里地帶的居民都認為不僅這個小島是當年英德兩國協定的一部分內容,而且他們的祖輩曾將那裡季節性放牧,蘆葦堆集和墓葬地區。1999年12月,國際法庭裁決主流是國際邊界,位於島的北部,因此該島成為波札那的一部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