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卡巴粒 kappa particle,k particle亦稱k粒。它存在於放毒型草履蟲的細胞質中,能進行自體複製,顯有與病毒相似的性質,一般認為是寄生性病毒。卡巴粒的直徑為0.2—0.5微米,長度為0.5—5微米。在具有放毒作用強的放毒型中,一個細胞內有400—1600個卡巴粒,這種粒子也可向草履蟲的培養液中釋放,可殺死攝取這種粒子的敏感型草履蟲。與卡巴粒相類似的粒子有λ、σ、γ、δ等粒子。
卡巴粒與草履蟲素
草履蟲中有一些品系可以產生一種毒素(草履蟲素),這種毒素可殺死其他品系的草履蟲,而對自身卻無害。於是將能產生毒素的品系稱為放毒型草履蟲;將可被殺死的品系稱為敏感型草履蟲,該品系不能產生草履蟲素。放毒型草履蟲所以能產生毒素,是由兩方面因素決定的,一是在它的細胞質中含有一種稱為卡巴粒(Kappa particle)的特殊顆粒,草履蟲素就是由卡巴粒控制產生的。另一個因素是在它的細胞核中含有顯性基因K,當核基因K和卡巴粒共存於一個細胞內,該草履蟲就能產生毒素,可見放毒是由卡巴粒和顯性基因K共同決定的。卡巴粒必須在K基因作用下才能複製,只有核基因K而無卡巴粒的草履蟲是不能產生毒素的,因為核基因K不能在原先無卡巴粒的情況下重新產生卡巴粒。只有卡巴粒而無核基因K的草履蟲開始時雖然也能放毒,但由於細胞不斷分裂而卡巴粒不能複製,卡巴粒也就越來越少,最後(大約經歷5~8代)就變成無卡巴粒的敏感型。放毒型與敏感型草履蟲的基因型如下:放毒型 敏感型K/K+卡巴粒 K/K
K/k+卡巴粒 K/k
k/k+卡巴粒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