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這種長著濃密紅須的新猴種,被發現在哥倫比亞境內的亞馬遜雨林地區。科學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發現了紅須伶猴(學名Callicebus caquetensis),屬於新猴種。
形態

棲息地

它們面臨滅絕的原因是因為其賴以生存的棲息地被人類活動所毀壞。由於哥倫比亞鄉村地區養殖業的不斷發展,以砍伐森林為生的人們偶爾也獵殺一些野生動物來獲取食物,使得亞馬遜雨林棲息地變得支離破碎,新發現的卡奎塔紅須伶猴常常被迫在地面生活,結果,這使得它們更易於遭受虎貓、猛禽等掠食者的威脅。卡奎塔紅須伶猴的數量不足250隻,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可能會將這種猴種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伶猴屬

卡奎塔紅須伶猴(圖像右上方)與其親屬(左上方和底部)相比,具有不同的體色和斑紋,如卡奎塔紅須伶猴的前額沒有白塊,而尾巴有灰色斑紋。迪夫勒指出,這種差異可能有助於猴類辨別“自家人”,同時也有助於人類發現新物種。在2008年的探險中,迪夫勒及其團隊還依賴於猴的叫聲追蹤新猴種——卡奎塔紅須伶猴擁有動物世界最複雜的表明領地的叫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