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來說,同一質量的鋼材,在美國的價格為每噸100美元,而在日本是22000日元,那么在這一時點上,美元與日元的均衡匯率,則應 是1美元等於220日元,即(22000/100=220)。設以R代表均衡匯率,PA代表本國物價指數,PB代表外國的物價指數,而兩種指數的範圍和加權法均相同的話,則均衡匯率便是兩種物價指數的比率,即R=PA/PB,這就是絕對購買力平價的公式。
相關詞條
-
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一種研究和比較各國不同的貨幣之間購買力關係的理論。瑞典學者較早就研究了購買力平價方面的問題。瑞典於1745--1777年曾脫離鑄幣平價而...
假設條件 概述 理論認為 核心觀點 影響 -
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是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目的是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購買力平價匯率與實際匯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在對外...
概念介紹 實際套用 理論批評 生活水平 平價方法 -
PPP[購買力平價(Purchase Power Parity)]
購買力平價是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目的是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購買力平價匯率與實際匯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在對外...
概念介紹 實際套用 理論批評 生活水平 平價方法 -
購買力平價法
購買力平價法也叫國際比較項目法(ICP),是以國內商品價格同基準國家同種商品價格比率的加權平均值為購買力平價計算的。ICP是由聯合國統計局、世界銀行等組...
名稱 產生背景 原理 計算購買力平價 意義 -
購買力平價指數
購買力平價(英文: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 )在經濟學上,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以便能...
背景 批評 例子 缺陷 對比 -
相對購買力平價
相對購買力平價理論(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Relative PPP)是卡塞爾在1918年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
概述 關係 理論公式 偏離 -
購買力平價說
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學說,早在16世紀就出現了該思想的萌芽。16世紀中業,西班牙的薩拉蒙卡學派研究了貨幣供給與價格的關係,並指出國內價格上漲是一國貨幣供給量...
兩種形式 參考資料 -
PPP[購買力平價]
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是決定匯率的基礎,匯率的變動是由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變化引起的。這一理論被稱為購買力平價說(Theory of Purchasing ...
簡介 -
匯率理論
匯率理論是貨幣的對外價格-匯率的決定及其變化的理論模型,也稱之為匯率決定理論。其中心思想為:匯率決定於外匯供求。西方匯率理論錯綜複雜,流派紛呈,有傳統匯...
產生髮展 發展歷史 現代概述 理論內容 相關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