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寶書

在奏摺中可以看出,卞寶書為“國家多事,庫帑不充,不得不仰體聖懷,曲事姑容。 ”由此可知,卞寶書沒有因分割國土劃界一事,答應俄國的無理要求,為此俄國人不肯上岸相見。 卞寶書在與外夷鬥智鬥勇過程中,以“卞寶書與俄夷談判法”和寸土必爭的愛國信念,堅定的捍衛了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

卞寶書(1815年7月7日子時生——1872年3月30日酉時卒),卞寶書為東晉尚書令卞壼(忠貞公)後裔,江都忠貞堂第十九世,卞氏江都忠貞榴瑞堂第二世。卞寶書為浙江布政使、署理浙江巡撫卞士雲的長子,為閩浙總督卞寶第的胞兄。
卞寶書自幼接受傳統“忠孝傳家”的家風啟蒙教育,耳濡目染外夷侵華辱國的歷史,最最傷心民族恥。
卞寶書以優貢生入仕,歷經候補知府、署理易州直隸州、遵化直隸州等州知州,直隸滄州知州。期間卞寶書兼任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專事處理夷務委員,參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對外接洽談判。後尋權順天府治中(相當於北京市政府秘書長),兩署通永道【領順天府(府治大興,今北京市北部)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三河(今河北省三河縣)、寶坻(今天津市寶坻區)、薊州(今天津市薊縣)、遵化(今河北省遵化市)、豐潤(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玉田(今河北省玉田縣)八州縣、永平府(府治盧龍、今河北省盧龍縣)】。以道員罷歸。
卞寶書一生的為人和事功,主要體現在為官和洋務這兩個重要方面。
卞寶書在為官方面,清史資料寫道:“卞寶書任直隸滄州知州,滄州回、民雜處,俗好剽劫。寶書下車後,捕獲著名積匪,盜風以戢。鹹豐八年,鄰邑歲旱,飛蝗入滄境,不傷禾稼,民尤感之。”卞寶書任通永道之時,發奸摘伏,吏不敢欺。可見,卞寶書秉公無私,明察秋毫,廉潔勤政,伸張正義,揪出隱藏的罪犯,懲治悍匪,打擊惡吏,使官員們不敢欺瞞。
卞寶書在洋務處理方面,查得與卞寶書相關清廷奏議史料在國史中的記載。卞寶書一生最主要功績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具體參與天津洋務談判,在弱國無外交的被動局面下,恪守國家尊嚴之底線,開創了我國與俄國在戰爭期間所籤條約,沒有割地的先例,卞寶書堅決拒絕了俄國人分界我國領土的企圖,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體現“忠貞世家”子孫對愛國信仰的忠誠信念,以“卞寶書與俄夷談判法”,彰顯卞寶書在國家使命境界目標指導下處事原則的方式、方法。
卞寶書以滄州知州身份,作為處理夷務談判的專員,參與第二次鴉片戰爭在天津戰區與英、法、俄、美的夷務處理事宜。分別與侵華聯軍具體談判,尤其是參與具體《中、俄天津條約》談判細則的全過程。在晚清政府腐敗無能,弱國無外交的不利形勢下,他心懷忠貞之勇,角謀鬥智,在與外夷的談判中,巧妙利用各個侵略者之間的矛盾,擴大美國與法國自相互斗的裂口;主導談判進行了三個月時間,又回到談判原點所討論內容;開創了中華民族在虎狼之師、堅船利炮、大軍壓境、兵臨城下之時,卞寶書嚴守國家尊嚴的談判底線,寸土必爭,與俄夷議定的《中、俄天津條約》,開創了清廷對俄戰事談判“既沒有割地有沒有賠款”的先例,為國家爭取到最大的利益和最好的談判結果,為捍衛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同時在《中俄天津條約》中,開放了國家七個對外通商口岸,擴大了貿易流通,加快我國工業化進程,為擴大對外經營的“洋務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什麼《璦琿條約》(1858年5月28日)與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6月13日)僅僅間隔了十五天?為什麼同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天津條約》前的1858年5月28日簽署的《璦琿條約》,使我國損失了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中俄天津條約》後的1860年11月14日《中俄北京條約》,使我國又損失了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正是由於卞寶書在與俄國人談判中,義正辭嚴的拒絕了俄國人在天津“以夷制夷”的形式,瓜分我國領土的企圖,才使俄國人轉而在黑龍江以武力脅迫將軍奕山簽約《璦琿條約》。
由當時清廷奏摺脈絡鏈往來內容、時間、歷史事件告訴我們:中俄天津談判在1858年5月10日前,因卞寶書等愛國官員,堅決拒絕了俄國人以幫助我國談判名義“分界”我國領土一事,使俄國人知在天津談判企圖瓜分我國國土陰謀已宣告失敗的情況後,將黑龍江作為“分界”突破口的重大戰略轉移,俄夷以“助華防英”為藉口,也是為了“保衛俄國領土”,“為了雙方的利益,俄國沿黑龍江、烏蘇里江劃界”的名義,實施武力脅迫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於1958年5月28日,簽訂喪權辱國的《璦琿條約》,該條約是俄國強加給清廷的不平等條約,令我國失去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固有領土。將烏蘇里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公管;黑龍江、烏蘇里江只準中、俄兩國船隻航行。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清政府始予認可。使我國以清朝法律形式喪失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由與卞寶書相關的清廷奏議鏈切入可知:1858年5月6日(鹹豐八年三月二十三日發)的卞寶書稟報鹹豐帝奏摺(《第二次鴉片戰爭》第635頁)中,“祗以奉差栗碌,稟覆稽遲。卑職抵沽後,復於十五、十八等日上船與該夷相見,又於十六、二十等日隨同制欽憲邀約俄、米二夷上岸會議,該夷所求,均以分界,通商、傳教為詞,”由此可知俄國以分界,即瓜分我國領土,與我國通商、傳教為目的,而卞寶書以“惟其中枝節甚多,頗煩唇舌,業經據情入奏。”得以化解俄國占領我國土地的企圖。並對俄國和美國的要求提出:“迭奉軍機寄諭,總以娓婉商辦為主。第各夷犬羊性成,心懷叵測,此時剛柔互用,甚覺為難。卑職察看各夷情形,自是聯為一氣,而語言動作之間,若離若合,實藉以圖要挾之求,接席與言,誠所不屑;然當此國家多事,庫帑不充,不得不仰體聖懷,曲事姑容。”卞寶書考慮的是“各夷犬羊性成,心懷叵測,此時剛柔互用,甚覺為難。”為此,“國家多事,庫帑不充,不得不仰體聖懷,曲事姑容。”為此,卞寶書採取一手軟一手硬的模式,“至於籌防事件,卑職等隨同大星憲使密為布置,海口以內,南北兩岸,均經脈撥兵勇,安防炮位,兵籌備火攻器具,以期有備無患。現在英、佛二夷均於二十三日上岸投文,佛夷尚屬恭順,英夷桀驁不訓,虛聲恫赫(嚇),其詭詐情形令人髮指。”並指出“該夷定要奏請我皇上明降諭旨,著該國全權大臣便宜行事等語。此事勢難準行,所幸俄、米(美)、佛(法)三國所求之事,均有端倪,似不致於決裂,惟有熟籌和議,俾該夷早日回帆,斯為幸事耳。與俄”夷定要奏請我皇上明降諭旨,著該國全權大臣便宜行事等語。此事勢難準行,所幸俄、米、佛三國所求之事,均有端倪,似不致於決裂,惟有熟籌和議,俾該夷早日回帆,斯為幸事耳“。在奏摺中可以看出,卞寶書為“國家多事,庫帑不充,不得不仰體聖懷,曲事姑容。”在奏摺中可以看出,卞寶書與列強談判之時,撥兵勇、安炮位,有備無患,又暫且忍辱負重,堅持原則,觸及底線,”勢難準行“,卞寶書在此忠貞擔當、躍然奏章,最佳化策略、各個擊破,軟硬兼施、不卑不亢,控制節點、鬥智鬥勇!
鹹豐八年三月二十四日(1858年5月7日)直隸總督譚廷襄奏《卞寶書等往詢俄酋說合英佛情形咪酋請代呈國書由》中:”即於二十二日派卞寶書、陳克明等前往探詢喔酋。據云,連日向英佛相商,大費唇舌。現在佛夷之事已有眉目,與該委員互相辯論,另開款單,恭呈御覽。惟喔酋欲將伊國所請先為定議。“說明俄國要求先將其議和的分界條件,稟奏鹹豐帝,才能議和。而卞寶第已與法國談判代表,經互相辯論達成意見一致。
1858年5月8日直隸總督譚廷襄奏《卞寶書往見俄酋情形》,”譚廷襄片奏:卞寶書等往見俄酋,探詢實在著落,並與英佛評論如何據俄酋雲,英佛皆已約會,不必再言動兵“。
1858年5月9日譚廷襄等奏《卞寶書往見俄夷曉以大義》中寫道:“復遣委員卞寶書往見俄夷,該委員即稱,我國大臣以誠相與,不拘成例,求此特恩,所以待爾等甚厚,乃爾虛詞搪塞,名為說合,實無效驗,未免辜負好心,此後不便再上爾船,空言修好。該酋萬分惶愧,答雲已與英、佛(法)約定不必動兵。該委員答以英佛原來照會本已罷兵,欲議所求各事,我國因其無禮,正欲與戰,因爾兩國說合,暫緩動手,何得以此居功?”這裡卞寶書對俄國人痛斥其卑劣,指明我國與英國、法國所簽協定及戰事,與俄國無關,俄國所提分割我國領地的無理要求,我國堅決不能接受。在這裡我們看到卞寶書以鐵的事實駁斥了俄國人的無理分界要求。卞寶書使整個談判過程中,步步為營,掌握主動,在知己知彼的衝突中,先與英、法兩國主要談判代表溝通,達成一致意見後,然後再上船拒絕俄夷分界我國領土的企圖,以軟硬兩套談判策略,巧妙防守,適時反擊,以信息和時間為節點,分解各列強聯盟,逼迫俄國人就範,放棄了原有在天津“分界”我國領土的期待。卞寶書以大智大勇的韜略,捍衛了國家領土的不可分割性。
1858年5月10日《卞寶書又稟報》(《第二次鴉片戰爭》638頁)“只因夷情反覆無常,朝更夕改,末由據實稟陳,殊深悚仄。自二十三日以後,卑職逐日上船,再三開導,幸於二十七日米夷登岸,與制欽憲接見,言語之間尚屬盡情,該夷所求之事,或準或駁,已可定議。惟俄夷因分界一層未能如願,現又不肯上岸相見,甚費調停。至於英、佛二夷之事,米夷允為從中勸諭,似可不致決裂,知蒙慈注,先以稟陳。”由此可知,卞寶書沒有因分割國土劃界一事,答應俄國的無理要求,為此俄國人不肯上岸相見。使卞寶書很費口舌周折。正是由於卞寶書使整個談判過程,步步為營,在知己知彼的衝突中,以軟硬兩套策略,巧妙防守與反擊,採用“卞寶書與俄夷談判法”,通過曉以大義,擊破外夷野心,最終《中俄天津條約》達成協商“勘界”的結果。釜底抽薪,分而殲之,逼迫俄國人就範,使其徹底放棄原有條件,取得《中、俄天津條約》沒有被俄“分界”我國領土,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和尊嚴的談判結果。
《中俄天津條約》簽約前,卞寶書對《璦琿條約》簽訂情況尚不知曉。卞寶書在《中俄天津條約》的最後時間給鹹豐帝奏摺,是1858年6月4日的《卞寶書再稟報》(《第二次鴉片戰爭》649頁),還在問:“本月初八日以前,業將俄、米(美)二夷所求仿照沿海通商,並查勘黑龍江地界等事,分別準駁,議有端倪。”顯然由於當時信息不暢,再加溝通遲緩,效率低下,朝廷無能,卞寶書詢問是否“查勘黑龍江地界等事,分別準駁,議有端倪?”使僅相差半個月的同年5月28日的《璦琿條約》,造成我國損失了6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情況,6月4日的7天時間,清廷還沒有及時反饋《璦琿條約》情況給天津方面的夷務處理談判代表,造成卞寶書等在談判中很被動。
《璦琿條約》簽約後,俄國人必須在天津的英、法兩國與清廷簽約前,搶先與清廷簽訂1858年6月13日《中俄天津條約》,否則,以《卞寶書往見俄夷曉以大義》的態度,卞寶書所主導《中俄天津條約》的最後談判就不存在了。因為在俄國人手裡,已經沒有了能夠打出來的牌!
1858年6月13日《中俄天津條約》在天津海光寺簽約,由“分界”改為“勘界”的條款。
卞寶書在與外夷鬥智鬥勇過程中,以“卞寶書與俄夷談判法”和寸土必爭的愛國信念,堅定的捍衛了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
由當時奏摺鏈可見,當時卞寶書擔當夷務處理專員之時,在天津與外夷條約協商過程中,卞寶書以“驚心動魄、環環相扣、瞬息萬變、掌控主動”,這十二個字形容整個談判的的全過程。《中俄天津條約》簽約所得到的結果,要勝於百萬人浴血戰鬥的成效!
卞寶書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在天津堅決抵制了俄國人的“分界”瓜分我國領土的無恥要求,在具體確定《中、俄天津條約》談判中,將“分界”的割讓土地,改為“勘界”的商議,以協商的形式確定土地所有者的認定。卞寶書以大智大勇的行為,維護了國家主權、尊嚴、領土完整和祖國的根本利益。
清鹹豐帝讚譽卞寶書的夷務處理:“沖涉風濤、不避艱險、相機應對、均屬合宜”,並予以特別嘉獎。
卞寶書同僚在給鹹豐帝的奏摺中談到卞寶書:“膽識實為過人。”
清同治帝師的體仁閣大學士翁心存,通過幾次與卞寶書見面交往,在1855年12月7日的日記中讚譽卞寶書:“子城(卞寶書),甚有才。”
由以上奏議和書函往來、日記中可以清晰看到,卞寶書最大化維護了中華民族最根本的利益,體現了卞寶書為中華民族所擔當脊樑而恪守的責任行為。
卞寶書是當之無愧的我國早期“外交先驅、護疆忠臣”。
正是由於卞寶書參與洋務的夷務處理的愛國事例,使卞氏“忠貞世家”許多後人從事了對外的夷務工作。卞寶書為引導國人以及卞氏後人參與夷務工作,履行國家所賦予的職位使命,以為國家大無畏的勇毅而甘赴國難,以自律、榮譽、承擔社會責任的精神,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國體尊嚴,做出了卞氏“忠貞世家”彪炳千古的典型示範。
在弱國無外交的大形勢下,在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的大環境下,卞寶書以對國家忠誠的一人之力,難以改變風雨飄搖,滿目瘡痍的大廈將傾局面,卞寶書以忠貞愛國的小謀以智,不足以阻擋江河日下,暮色染秋的必然結局,不能遏制住其他官員喪權辱國的歷史敗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