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卜各屯村原名鵓鴿李屯,因本村在以前李氏姓較多,且多養鵓鴿,數量成百上千,飛起之時幾乎遮天蔽日,等莊稼成熟之際,飛到田野里,把給政府的貢糧都吃了,因此政府下令大量捕殺。但村子因此而得名。但後來隨著外姓人遷入較多,村民數量不斷擴大,遂改名為鵓鴿屯,後又簡化為卜各屯。
黃集鄉
黃集鄉共49個行政村,74個自然村,總面積77平方公里,總人口47600人,耕地面積4500公頃。該鄉為黃河沖積平原,土層深厚,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主要家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農業生產連年豐收,民營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鋼球產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01年底該鄉已擁有鋼球生產廠家60餘家,其中產值500萬元以上的8家,年產鋼球2萬餘噸,產品遠銷日本、韓國、尼加拉瓜、烏拉圭、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成為鄆城乃至菏澤市民營經濟的一顆璀璨明珠。
縣域簡介
鄆城縣卜各屯隸屬山東省菏澤市,東臨濟寧市的梁山縣和嘉祥縣,南與巨野縣、牡丹區相連,西與鄄城縣為鄰,北隔黃河與河南省范縣、台前縣相望。全縣共有鄆城、武安、黃安、郭屯、隨官屯、丁里長、張營、楊莊集、程屯、潘渡、侯咽集、玉皇廟12個鎮,雙橋、唐廟、南趙樓、黃堆集、黃集、李集、張魯集、水堡、陳坡9個鄉以及1個經省政府批准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鄆城縣
千年古縣
鄆城縣
歷史上鄆城的名稱和歸屬變化較大,考證其原因,一是鄆城地處平原,又是中原地區,朝代變化,兵連禍結,往往首當其衝。二是地理環境所致,鄆城北臨黃河,歷史上黃河多次決口,水災頻繁,縣城地址常常變換。據記載:唐貞觀八年,鄆州治(今張營)地下濕,徙治須昌縣(今東平);又《金史。地理志》載:“金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盤溝村(今城址),以避河決”。印證歷史,鄆城始建於春秋,歷經朝代變換,多為縣制,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當之無愧的千年古縣。
鄆城是明初山西省外遷人民的主要遷入地之一,當地盛行的民謠“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
人口民族
全縣21個鄉鎮,1025個村民委員會,16個社區居委會,鄉村戶數25.7萬戶,119萬人。漢族占絕大多數,回、滿、壯等23個少數民族不超過1500人。全縣土地總面積1643平方公里,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24人。
地理水文
鄆城地處黃河中下游,全縣屬黃河沖積平原,耕地面積157萬畝,95%為優質耕地。整個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43米,過去有“自西向東漸傾斜,東走十里低三尺”之說。境內主要河流除黃河外,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條,地下水量約1.28億立方米。全年無霜期約200天左右,平均年日照約2497小時,常年平均氣溫13.5攝食度,具有顯著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
黃河自鄄城縣流入鄆城西北邊境,經李集、黃集流入梁山縣,流經鄆城28公里,,奔騰的黃河水哺育了鄆城人民,黃河的泛濫又是鄆城縣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建國前黃河多次決口,自1855年(清鹹豐五年)河南蘭封銅瓦廂決口至清末的57年間,黃河就有38年發生決溢,平均三年二決,民國時期,堤防失修,河決仍頻,鄆城人民深受其害。新中國建立後,黨和人民政府採取一系列治黃措施,根除了決口之患,並建立蘇閣引黃閘,黃河已由害河變為利河。
行政區劃
鄆城縣轄:鄆州街道、唐塔街道、黃安鎮、楊莊集鎮、侯咽集鎮、武安鎮、郭屯鎮、丁里長鎮、玉皇廟鎮、程屯鎮、隨官屯鎮、張營鎮、潘渡鎮、雙橋鎮、南趙樓鎮、黃堆集鎮、黃集鄉、李集鄉、張集鄉、水堡鄉、陳坡鄉、唐廟鄉。邢橋村。
歷史沿革
鄆城縣西北大楊集肖堌堆文化遺址,出土了陶鬲、石斧等,表明在三四千年前鄆城就有人定居,並發展了古代的燦爛文化。
夏代鄆地為徐州之城。商王祖乙曾遷都於此。
春秋時,魯成公四年冬(前587年),魯國為加強防禦,築城名鄆。這就是鄆城得名的起源和由來。據《春秋?左傳》載:“成公四年冬城鄆。”《鄆城縣誌》述:“周、春秋,魯成公四年冬城鄆。鄆為魯西鄙,地臨曹、衛,嘗聚軍於此,以防侵軼。”又雲“鄆始於春秋。”《說文解字》述:“鄆,從邑,軍聲,魯有鄆地。”
秦時鄆城縣境內有鄆、廩丘等城邑;西漢時於鄆邑西分置黎縣(治今陳坡)、廩丘縣(治今水堡),同屬兗州東郡,東漢廢黎縣入廩丘縣,屬濟陰郡。三國時鄆地屬兗州東郡廩丘縣,晉朝為濮陽國廩丘縣。
隋開皇十年(590年)於萬安縣置鄆州。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萬安縣為鄆城縣,而鄆之名復見於世。
唐朝武德四年(621 年)廢東平郡設鄆州,治鄆城。次年置鄆州總管府,轄鄆、濮、兗、戴、曹5 州32 縣。貞觀八年(634 年),因鄆地卑濕,州治遷須昌(今東平東北)。天佑二年(905 年)鄆城縣復名萬安縣,隸鄆州。
唐以後,鄆城名稱又多有變動,歸屬也有變化,但大多為州、郡或縣的治所。
五代,鄆城縣改屬濟州。北宋又屬濟州濟陰郡。
金大定六年(1166年)徙治盤溝村,即今縣城。屬濟州。元屬濟寧路。明屬兗州府。
清屬曹州府。
1914年屬濟寧道。1925年屬曹濮道,1928年直屬於省,1929年屬山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8年屬山東省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9年建立鄆城抗日縣政府,1940年建立鄆南縣,1941年建立鄆北試驗區(縣級),上述三縣區屬魯西二專署(後改晉魯豫邊區十七專署),1942年撤鄆北試驗區和鄆南縣(其地入鄆鄄巨菏辦事處,後改臨澤縣)。
1944年析鄆城、巨野、菏澤三縣各一部置鄆巨縣,隸屬同鄆城縣,1946年鄆城縣改鄆北縣,析原鄆城、鄆巨、南旺三縣各一部另置鄆城縣,隸屬不變。
1949年鄆北縣併入鄆城縣,屬平原省菏澤專區。1952年撤平原省,隨菏澤專區歸山東省。1958年撤銷菏澤專區,改屬濟寧專區。
1959年復置菏澤專區,鄆城又還屬。
1967年屬菏澤地區。
2000年屬菏澤市。
自然概貌
氣候
全縣屬暖溫帶半濕潤東亞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雨雪稀少。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479.7小時,全年各月以6月份日照時數最多,為261.9小時,2月份日照時數最少,為168.3小時。光照年平均總輻射量為122.744卡/厘米2。年平均氣溫為13.5℃,1月份氣溫最低,平均為-1.8℃,7月份最高,平均為27.4℃。全縣地面溫度年平均為15.6℃,年平均氣壓為1011.0毫巴。全年以北風為主,南風次之,歷年年平均風速為3.3米/秒。平均年降水量為694.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71.4天,7月最多,1月最少。全年降雪初日最早在11月8日,最晚在1月15日,年平均降雪日數為7.1天,最大積雪深度150毫米。累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9%,蒸發量年平均為1860.4毫米,6月份最大,為330.0毫米,1月份僅50.2毫米。
地貌
鄆城縣大地構造屬中朝陸台山東台背斜的西南邊緣凹陷帶,處於“魯西斷塊”中的“魯西南塊陷”上,地表全為新生界覆蓋,沒有基岩出露。地貌由於受地下岩層構造和地上黃河等內外營力作用的控制和影響,整個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沒有山丘,全境屬黃河沖積平原。西南與東北高差9米,地面坡降在1/5000—1/10000,海拔在38.5—47.5米之間,地貌類型主要有緩平坡地帶、淺平窪地帶、河槽地帶、河灘高地地帶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