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古城位於方城縣西南30公里處博望鎮境內。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西漢外交家張騫先後兩次出使西域,功勳卓著,被漢武帝於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封為“博望侯”於此,取其“廣博瞻望”之意,博望地名,由此而得。博望先後為侯國、為縣、為店、為驛、為鎮。張騫分封於此後,立即在這裡修築了城堡,作為博望侯國的政治中心。相傳,當年非常繁華,轄45里博望屯。故城東西長1300米,南北寬400米,面積52萬平方米,城垣因風雨剝蝕,早已不存,僅存牆基。城內地下文化層厚達1-7米,出土有大量漢磚、筒瓦、陶井圈、水管道、鐵器等文物。後人為紀念張騫的豐功偉績,在封國故礦城內為其建造了祠堂,即張騫祠,俗稱為博望東閣,後被毀,現又建一座新的張騫祠,以紀念之。
博望,為古襄漢隘道之通衢,素為兵家必爭之地,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這裡又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故事。博望是《三國志》中所記的劉備火燒博望和《三國演義》中所說的諸葛亮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古戰場,曾出土折戟斷鏃和土層中燒毀穀物的灰燼。在今天的博望故城外,尚留存有一棵古柘刺樹,高5.9米,粗2.2米,虬枝盤旋,木質裸露,相傳為諸葛亮火燒博望坡時的唯一倖存物,其他遺蹟有劉備的觀戰台,夏候淳屯兵時修建的城樓,曹操望梅止渴典故出處的梅林鋪,諸葛亮解決兵、官、民飲水的一步三眼井,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監工修建的三孔石拱橋“張騫橋”,橋欄鑲嵌著36幅張騫生平事跡仿漢畫像石刻,橋西豎“漢博望侯張騫封邑”石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
博望侯
博望侯:是西漢著名外交家張騫的封爵。侯國國都在今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 《史記·大宛列傳》:“然張騫鑿空,其後使往者皆稱博望侯 。”
冊封 廢除 影響 -
博望[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
博望鎮,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西南30公里處,北依伏牛山,南面隱山,西倚南陽白河,為伏牛山延伸於此的漫崗,地勢險要,為古“襄漢隘道”之通衢,素為兵家必爭...
概況 沿革 行政區劃 歷史 產業與經濟 -
青州古城
青州古城,外文名:The ancient city of Qingzhou,是古九州之一,有7000餘年的發展史,5000餘年的文明史,十二年的國都輝煌...
古城概況 名稱由來 地理位置 古城歷史 古城沿革 -
麗江[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13世紀後期),地處雲貴高原,面積為7.279平方公里。 麗江古城內的...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建築布局 主要景點 歷史文化 -
博望橫山風景區
博望新區北靠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的橫山自然風景區,南臨國家級風景區石臼湖,地形起伏,水系發達,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是馬鞍山拉開城市框架的主戰場、經濟的新增長極...
地理位置 發展歷史 主要景點 -
安居古城
安居古城是中國第四大古城——安居古城地處長江上游地區,在重慶銅梁區城西北部17公里處,距重慶主城九區66公里,曾於隋、唐、明朝時期建縣,是一座集獨特區位...
發展歷史 古城設施 古城區位 主要景點 總體開發 -
邢台古城
邢台古城,又名順德府城、邢州城,歷史上位於今邢台市區,是邢台市城市原點,擁有3500年建城史,為華北歷史上第一座城市,其先後四次建國並作為商朝等五個朝代...
前世今生 城內布局 保護意義 -
休寧古城
休寧古城,今休寧縣縣城,設海陽鎮。唐天寶九年(750年)始,這裡一直是縣駐地。它背倚松蘿、鳳凰、白鶴、玉璣諸山,夾溪江、橫水穿饒而過。宋始築城,當時城牆...
地理位置 歷史變革 縣名由來 簡要概述 古城現狀 -
婺源古城
婺源古城,今婺源縣城,設紫陽鎮,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現有諸多歷史名勝遺存。今天的婺源雖然屬於江西,但是在歷史上它一直是徽州的一部分。婺源屬於漢文化...
地理位置 歷史變革 縣名由來 簡要概況 古城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