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十景

南陵十景 邑人熱愛自己的故土,商旅宦遊的過客中,也有不少人忘情於南陵的自然風景,經文人學士的詠頌渲染,逐步總結成“南陵十景”或“南陵八景”。自明朝起,便有描繪這些景色的詩歌流傳。 工山削翠 工山,又名大工山,位於縣西南方,主峰海拔558米,是縣內最高峰,工山雄渾壯嚴,山色郁郁青青,猶如凝結了青綠色的顏料。舊縣誌描繪工山“秀削芙蓉、色凝螺黛”就是“工山削翠”的由來。明朝時宣城進士梅鼎祚寫了一首工山削翠:“白雲飛去又飛還,萬壑千岩指顧間。天半芙蓉爭削翠,案頭一點是工山”。
射的占豐 射的,指射的山,即現在桂山鄉境內的筆架山。《太平寰宇記》中,有該山的記載,說它“望之似射候因名”。即該山看起來像古代用布做成的屏風樣的箭靶子。“射的占豐”,意為以射的山卜占豐歉,當地百姓常在元旦這一天看山色,以卜占當年的收成是好是壞。卜辭是:“射的白,米斛百;射的玄,米斛千”。意為:如果射的山發白,就兆豐年,一斛稻只值一百錢,如果射的山發黑,即預示歉收,一斛稻值一千錢。
峨嶺橫雲 峨嶺,即今峨嶺鄉所在地的峨嶺。傳說“有金鵝自涇之蠻唐山飛來棲此。”故稱“峨嶺”。峨嶺橫雲,意為峨嶺高聳常有白雲繚繞。明朝本縣一文人王宏道曾作詩詠道:“右軍(王羲之)何年過?遺此籠中物,化作飛來峰,長有雲氣復”。
漳水拖藍 漳水,即漳河,是發源於縣境內的第一大河,也是南陵的一大水系。漳河的上游在峨嶺到三里那一段叫澄清河。再沿河向上溯源到煙墩的古城大隊的水龍洞,從該洞中流出一股“寒流曲折、清澈可愛”的泉水,這便是漳河的一支源頭。泉水淙淙,順勢而下,從山地流向平原,一路上匯集各派水流,至此已成大河。河身寬闊,緩緩而流,平靜時,水流清澈,河底墨綠色的小草,高空明朗的藍天,輝映之下像一匹深藍色的緞子。從五里的茶豐境內經大港到東門大橋一段,河谷高深,兩岸樹木又多,河水在蔭影下顯得更藍,形成了“漳水拖藍”的景色。上虞別駕(官職名)徐希明寫到:“誰染輕綃百里纏?浮光遙接蔚藍天,詩脾淨洗塵氛盡,一曲滄浪煙水邊”。
青弋波光 青弋,指青弋江,古名青水,又名冷水,青弋水。舊縣誌載:青弋江發源黃山,會石台、太平、旌德、涇縣諸水,至此河身漸廣,春夏水漲,波濤洶湧,故曰“江”。青弋江兩岸風光旖旎,村舍、竹叢、良田、沙洲組成一幅優美恬靜的畫圖。江水青青,微風陣陣,水波在陽光下泛起白光,白帆在水中徐徐遠航,“青弋波光”因此得名。歷代詩人墨客寫下了不少有關青弋江的詩歌。其中唐代詩人杜牧《送裴坦往舒州經南陵》中兩句“九華山路雲遮寺,青弋江村柳拂橋”。
奎湖泛月 奎湖,原稱奎潭,又稱“奎潭湖”。舊志載:奎湖有九十九個汊,三道關,三道鎖,湖中有七個土墩,坐落狀如奎星,因此名為奎湖。奎湖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夏時,菡萏(荷花)亭亭,香風遍野,蓮、藕、芡、鳧、雁、魚利頗饒”。月色之下,湖景又不同往常,月夜乘舟泛遊,情趣無窮,這就是“奎湖泛月”的由來。
龍池布雨 龍池,舊名龍湫池,即現在工山腰的龍潭池,龍池布雨,意即龍池鋪雲布雨。龍池原來是個求雨的場所。舊縣誌載“龍池歲旱禱雨”,因此也有稱之謂“龍池禱雨”的。龍池並大不,不到一丈見方,只是因為這么高的山腰有一潭水,地面又不見水流入,天旱又不見水乾涸,古人推斷裡面有神龍居住(其實是地下水形成),龍池便由此得名。史載龍池原有一龍池庵。其匾上書“佛所悅可”4個大字,據說是雍正皇帝御筆。此庵現已廢。
元觀仙題 元觀,指承天觀。位於“縣東南四百步”(舊縣誌載)。建於宋朝,明洪武十五年在觀中開設了道會司,當時道教活動在本縣較活躍。舊縣誌載:宋朝時,承天觀有個道士牧得清,精通法術,道行很深,在觀內遇得呂洞賓,呂為度他,曾題詩警化,詩曰:“連島三山在寸心,先生何事混凡塵?不因門外家人謹,還是無緣遇洞賓”。呂洞賓下凡之說自是無稽之談,然而,承天觀卻因神話謬傳出了名,成為南陵一景。王宏道有詩曰:“何日無都壇,天風落仙唾?白雲或臨軒,恐復屏人過”。
西溪積雪 西溪,舊縣誌注,位於縣西二里,在“黌橋”南。早先,西溪旁有不少樹木,“老樹蕭瑟棲閒鶴,野岸杈木牙綴古梅”。在白茫茫的雪野中傲然挺立,分外醒目,加上遠處的工山雪峰,近處的拱橋、石堰、溪谷,遠近層次分明,黑白相間,實是一幅優美的雪景。“西溪積雪”,便由此而得名。西溪應是現城關三小對面的那條水溝,這條溪水是歷史上勞動人民為改變生產條件開挖修築的。梅鼎祚有詩曰:“溪流春谷淨纖塵,玉樹森森欲照春。皂蓋好從西去向,雪中高臥豈無人?”。
南浦甘泉 本縣西部山丘地區泉水眾多,較大的有丫山阝畏湖的雙龍井,何灣澗灘的水龍泉,煙墩古城的水龍洞,三里呂山的涌珠泉。南浦甘泉很可能是三里呂山的涌珠泉, 但也有是煙墩古城的水龍洞說法。究竟在何處,由於史料不足,已無從查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