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河清真寺

南門河清真寺,坐落在臨潭縣新城(古洮州府所在地)南門河村的中心,背倚古城牆,面臨南門河,占地面積約有3畝。據相關資料顯示,新城是一個擁有一萬多人口的小鎮,占有較為重要的地理位置,其中南門河200多戶人中,回族占90%,總人口達1100百多人。

歷史沿革

初建

南門河清真寺始建於清末民初,其前身為西門小寺,建於1404年(明朝永樂二年),洪武年間,由於四面城門早開晚閉,給民眾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就有一部分回族民眾從西城門內逐漸移居到南城門外,後來在人稱學教的馬子真和了某(丁四海之祖父)的組織之下,創建了南門河清真寺。地址在南城門外西500米處城牆腳下(現臨潭第二醫院所在地),占地面積3畝多,整個清真寺的建築為土木結構平房。曾有肖姓、折姓、顧姓及馬連喜等數任阿訇開學,當時教有滿拉40多人。

修繕重建

1929年(民國18年),南門河清真寺在臨潭動亂當中盡被燒毀,信教民眾四處逃亡。1933年教民相繼返鄉,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之下,由馬漢臣、馬新三、穆壽選(穆大爺)等人發動民眾,在原址上重建了清真寺,共修房屋9間(其中3間為大殿),均為土木結構,此時,都個阿訇擔任開學。1936年,在南門河清真寺的籌劃下,創建了臨潭縣第一所民族國小,馬國章(後為臨潭縣縣長)擔任校長,四方學生達80多人。曾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1944年以後,當伊斯蘭教的伊黑瓦尼學說傳入臨潭時,南門河寺改遵了伊黑瓦尼。

解放後,教民們各方面情況有所好轉,於1954年,南門河村在馬世俊、丁顯明等人帶動下,集資白洋兩萬四千多元、又擴修大殿為飛檐翹角(六翹)磚木結構的殿龐式建築。木雕花草,精巧逼真。大殿南北兩側有磚雕圖案的月亮門著牆,院內南有沐浴室7間,北有學房7間,東有喚醒樓3層,均為兩檐水青瓦房,另有平房8間,總占地面積達12畝。建築規模宏大,當時的開學阿訇是著名的丁明學(黑悟師大),授有滿拉10多人.1958年反封建當中,寺門關閉,清真寺由合作社占用作為糧庫,“文革”中,所有建築盡被拆毀,片瓦無存,使民族文化的優秀遺產從興建至拆毀只歷時10年,實為遺憾。原寺址被縣第二醫院占用。

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落實後,於1981年,在馬強、馬啟雲等人組織下,民眾自願捐資集勞,建起了一座兩檐水式土木結構三開5間的禮拜大殿。南有3間沐浴室,北有學房、庫房各5間。均為兩檐水瓦房,另有平房5間。近年來前後由著名的敏學真、海玉亭阿訇(本村人)擔任開學,授教有滿拉20多人,現在擔任開學的是本村年輕的丁維忠(木沙)阿訇。

規模建制

南門河清真寺有一座兩檐水式土木結構三開5間的禮拜大殿。南有3間沐浴室,北有學房、庫房各5間。均為兩檐水瓦房,另有平房5間。

地理交通

南門河清真寺坐落在臨潭縣新城(古洮州府所在地)南門河村的中心,背倚古城牆,面臨南門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