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南鄉大堂音樂所屬地區: 江西 · 贛州 ·安遠縣
遺產編號:Ⅱ-11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安遠縣文化館
遺產級別:省
音樂概述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南鄉大堂音樂是安遠地域內客家人在生產生活中創造形成,富有人文內涵和藝術魅力的民間民俗藝術形式。民間藝人將此用於婚喪嫁娶、做壽上匾等紅白喜事。
20世紀40、50年代,大堂音樂在贛州安遠南鄉幾乎家喻戶曉,農民在茶餘飯後,廣庭之中,小家農舍自我演奏,自我欣賞。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現代娛樂方式的衝擊,傳統的大堂音樂正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並面臨消亡的危險。所幸的是,經過安遠縣有關部門的努力,安遠南鄉大堂音樂正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傳承,並於2007年6月成功入選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音樂類。
南鄉大堂音樂現留傳下來的只有10首曲牌:1、陰反陽2、倒水蓮3、蜻蜓點水4、隨手調5、鴉鵲過排6、四大金剛7、賜喜8、三金殿9、普天樂10、亂彈山。
歷史溯源
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南鄉大堂音樂原始於安遠縣孔田鎮,以孔田鎮為中心,向四周流傳,流傳到安遠南片的鳳山、鎮崗、三百山、鶴子和定南的龍塘、鵝公等周邊較小的一個區域,幾百年來至今還在安遠南片鄉鎮流傳。
地處東江源三百山兩條支流交匯處的安遠縣孔田圩,古稱太平堡,自古就是贛南享有盛名的“四大圩鎮”之一。過去民間有“頭唐江、二古陂、三安瑞、四太平”的太平就在此地。孔田圩雲集有閩粵贛三省七縣農民客商前來經商買賣,是柑桔、水果、茶葉、仔豬等農副土特產品的主要集散地。史料記載,公元1168年(宋乾道四年)建東林寺。幾經興廢,至公元1692年(清康熙三十一年)於孔田鎮上官村再次重建東林寺。地處現在的孔田鎮上官村。東林寺是安遠南片最大的一所寺廟,曾經香客如雲。據老輩講,當時寺內的和尚就有10多人,裡面供養著多名在舉辦佛事時負責吹打的吹鼓手。1952年,東林寺遭遇一場大火被燒毀,廟內和尚四處流散。吹鼓手多為本地人,回家務農後常為地方婚喪喜事吹奏佛教音樂,受地方民間音樂的影響,歷經幾代藝人的發展變化傳承,最後才形成安遠南鄉大堂音樂。南鄉大堂音樂有10支曲牌,俗稱“十大調”。據考,全國各地均無此樂。
藝術價值
大堂音樂主要以嗩吶為主,多種弦樂和彈撥樂為輔的民間吹奏樂,是安遠地域內客家人在生產生活中創造形成,富有人文內涵和藝術魅力的民間民俗藝術形式。民間藝人將此用於婚喪嫁娶、做壽上匾等紅白喜事。
安遠南鄉民間大堂音樂無論是曲牌、演奏樂曲、演奏方式都與其他器樂曲有所不同,堪稱為民間音樂中的一枝奇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大方面。
首先,大堂音樂是以嗩吶為主的民間吹奏樂。它還配有二胡、笛子、喉管、楊琴等樂器,全場沒有打擊樂,共同演奏大堂音樂曲牌,奏出悠揚、抒情、清雅、自然的音樂。它一般出現在各種比較正規的場面上,如各種喜喪事和慶典,即大雅之堂,其他小調卻不能進入。
其次,大堂音樂的演奏方法是即興伴奏。嗩吶吹奏主旋律,其他樂器以不同的定弦、反高反低的即興伴奏,加上笛子的主音加花,二胡等樂器在展音時加花托奏。既能發揮各種樂器的特長,又較好地表現出樂手的個人演奏水平與風格。
再次,演奏大堂音樂的主奏樂器嗩吶與其他地區的嗩吶有所不同。該地區的嗩吶哨子是用油桐樹上的一種蟲子的繭,冬天取下,長期保存。用時藝人則采蟲子的繭一個一個的做好後連套幾個,做工精細。用這種哨子吹出來的嗩吶聲音歡快、明亮、抒情、悠揚、音質甜美,可以說這是安遠民間藝人的獨創。
最後,大堂音樂的10首曲牌,整體看來大同小異,但仔細聽來各首曲牌各有特色。10首曲牌都是中庸速度,起句、落句、樂句的連線、調性的走向,都相差無幾。然而,各個曲牌又有各自特點。如“陰反陽”、“蜻蜓點水”、“賜喜”等,個性鮮明,各自表現的內容很不一樣,用途也有各自的功能。有歡快喜悅,悠揚自如的樂曲,也有悲壯、傷感、冷清暗淡的樂曲,喜怒悲哀均可表現。因此,“大堂音樂”能在婚喪嫁娶、紅白喜事各種場合派上用場。
安遠南鄉大堂音樂,以其獨特鮮明的藝術特色,幾百年來傳承至今,顯示其頑強的生命力和濃厚的民眾基礎,作為我國民族民間文化寶庫中的一顆小明珠,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流傳區域
大堂音樂,只在安遠南片鄉鎮方圓幾十里的地方流傳,一到安遠的北片鄉鎮,就沒有這種音樂,一個縣內出現兩種不同的民間音樂流派,這是個很奇特的現象。而且根據有關專家的調研,在全國各省市各地區均未發現有“安遠南鄉大堂音樂”這種樂曲,也就是說這種音樂在全國只有安遠南片鄉鎮才獨有,這也正是該音樂入選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音樂類)的主要原因。
大堂音樂的源流難於考證,找不出它屬於哪門哪派,但和東林寺的佛教音樂應該是有內在關連的。現留傳下來的南鄉大堂音樂,只有10首曲牌,俗稱“十大調”,它們分別是:陰反陽、倒水蓮、蜻蜓點水、隨手調、鴉鵲過排、四大金剛、賜喜、三金殿、普天樂、亂彈山。
早在20世紀中期,因當時文化生活匱乏,大堂音樂在安遠南鄉農村紅極一時。村民們茶餘飯後聚在一起演奏大堂音樂,你吹我拉,自娛自樂,好不自在。一些曲目,男女老少耳熟能詳。那時,藝人們吃香的喝辣的,收入比務農高,通過他們的口傳和身授,大堂音樂在安遠南鄉得到了普及。
傳承保護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發生變化,大部分嗩吶藝人靠吹嗩吶難於致富,現在藝人中大部分年齡很老,年輕人無人問津,已到後繼無人的地步。就現在的嗩吶藝人中,能完整吹奏10首大堂音樂曲牌,只有孔田鎮上寨村李培欽師傅一人。如不設法搶救,有失傳危險。
為了保護大堂音樂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2006年開始,安遠縣特地投入人力物力將大堂音樂這一項目申報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組織有關部門、專家對安遠南鄉大堂音樂繼續進行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本比較完整、規範的《安遠南鄉民間大堂音樂》專集,並對其進行了錄像、攝影、文字記錄、建立檔案等保護措施;撥出專款為大堂音樂從業人員添置了一些設備,並邀請參加縣裡的各種民俗文藝匯演;縣裡應從文化建設經費中撥付部分經費鼓勵藝人帶徒傳承,並確定每個鄉鎮培養3名藝人的目標。
與此同時,安遠縣力促大堂民間音樂向文化產業發展,在向其“輸血”同時,發揮其“造血”功能。不少藝人主動闖蕩市場,並“抱拳組合”,成立民間大堂音樂藝術團,進行歌舞小品等表演,拓寬掙錢門路。有些藝人還不斷探索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大堂音樂曲牌,吹奏的《十送紅軍》《走進新時代》等歌曲,既有時代氣息,又具客家風味。特別可喜的是,隨著安遠縣這幾年來對客家文化的挖掘和宣傳,農村各種喜事的增多,大堂音樂又重返鄉村舞台,溫暖著人們的記憶。
期待破“繭”重飛的安遠南鄉大堂音樂有了施展才華的天地:2006年11月,中國贛州第五屆臍橙節在安遠舉行,安遠南鄉大堂音樂以50人的隊伍演奏大堂音樂“陰反陽”曲調牌為迎賓曲,營造了良好的節日氣氛,轟動了全場。在2007年中國(江西)三百山首屆生態旅遊節東升圍民俗活動現場,藝人們即興演奏的民間大堂音樂,讓粵港遊人聽得如痴如醉,紛紛稱奇。2007年8月,安遠縣又出台檔案,對民間大堂音樂進行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