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通殿](/img/6/86e/nBnauM3XzETMyQzN2YjMyQDN0MTM2cTM5ETMwADMwAjMxAzL2I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歷史沿革
![南通殿](/img/e/f45/nBnauM3X1ATN5ADO2YjMyQDN0MTM2cTM5ETMwADMwAjMxAzL2I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明朝隆慶二年(1568),時任南京工部尚書的里人康大和在這裡為其祖父立建:“誥贈通議大夫南京禮部右侍郎毅庵康先生墓道”碑,碑座立有一隻石龜。一方勝地因名人而顯,此後,塔庵埔的廟宇便聞名於東南沿海,香火也目臻旺盛。
康大和少時篤志好學,拜師苦讀的精神在當地一直被津津樂道,而他飽學多才的故事,更是在莆陽大地傳為佳話,廣受大家的崇敬。
清朝末期,由於社會動盪,這一方宗教勝地漸見式微。部分廟宇遭到毀壞。文物也多有散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了保存文物古蹟、弘揚康大和立志成才的精神,前康及周邊的村民投工投勞,送磚獻瓦,捐資贈款,開始重修寺殿,再塑金身。並在烏龜山上開荒種樹,經歷數年的努力,才使得塔庵埔再現昔日之風景。寺殿香火得以綿延鼎盛。1986年1月,塔庵埔諸廟宇重建得以告竣,1998年10月,玉皇至尊駕駐南通殿。
古往今來
![塔庵埔南通殿](/img/1/765/nBnauM3XyITNzcDO2YjMyQDN0MTM2cTM5ETMwADMwAjMxAzL2I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2001年8月,在南通殿的石側又復建了圓明殿,至此,塔庵埔的廟宇群落方得以形成。這些年來,塔庵廟的董事會本著慈善為懷的精神,把民眾捐贈的善款用於當地的教育和公益事業,先後出資興建了兩座嶄新的教學樓,董事長黃玉蘭自己勤勞儉用,卻對村裡的公益十分熱心,她為修橋鋪路不辭辛勞,被大家稱為“活菩薩”。
2009年,塔庵埔南通殿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列為經四批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