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伶工學社簡介
南通伶工學社
nantong linggong xueshe
南通伶工學社歷史
歐陽予倩主辦南通伶工學社,主要目的是為了創建一所新型的戲曲學校,造就一批有較高文化知識的演員;學生畢業後,通過組織演出團體,把舊劇作一番徹底的改革。但由於保守勢力比較頑固,歐陽予倩的理想未能實現,他於1922年離開南通伶工學社。南通伶工學社前後舉辦7年,培養學生90多人,中間輟學者30餘人。1926年秋,因經費困難停辦。
培養京劇演員的學校。1919年初,南通實業家張謇倡辦,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擔任學社主任。學社的章程、制度、課程設定等,都由歐陽予倩親自製訂,7年畢業,學生一切費用均由學社負擔。戲劇課以京劇為主,用崑劇打基礎。文化課必修的科目,有國文、算術、歷史、地理、英文、體操等,並注重音樂、舞蹈的教學,以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該社強調對學生啟發教育,禁止體罰。歐陽予倩除親自教戲外,還聘請了一批頗有名望的教師,如薛瑤卿、吳我尊、文榮壽、李月恆、陳燦亭、呂小卿以及馮子和、趙桐珊(藝名芙蓉草)、張榮奎等。歐陽予倩親自編寫教材,示範演出,因此,兩年內,伶工學社的學生就能單獨演出。為了加強舞台實踐,在開辦伶工學社的同時,還在南通興建了一所新型劇場,取名更俗劇場。梅蘭芳、程硯秋、王鳳卿、楊小樓、譚富英、趙桐珊、蓋叫天、魏蓮芳、姜妙香等許多知名演員,都曾先後在這裡演出。伶工學社學生也數次與梅蘭芳等配戲,或同台演出。1921年秋,歐陽予倩帶著伶工學社學生去漢口演出,與陝西易俗社相遇,交流了教學經驗。
南通伶工學社
nantong linggong xueshe
歐陽予倩主辦南通伶工學社,主要目的是為了創建一所新型的戲曲學校,造就一批有較高文化知識的演員;學生畢業後,通過組織演出團體,把舊劇作一番徹底的改革。但由於保守勢力比較頑固,歐陽予倩的理想未能實現,他於1922年離開南通伶工學社。南通伶工學社前後舉辦7年,培養學生90多人,中間輟學者30餘人。1926年秋,因經費困難停辦。
這個我國近代第一所新型戲劇藝術學校,學校朝南黑漆大門,正對南岸一片竹林。進大門內新建房舍60餘間,高高粉牆和外界隔絕,教室前空場一塊,有棵原廟的古老銀杏樹。
簡介、鍍鎳傳習所、伶工學社等。為地方自治之需還舉辦過法政講習所、 ...成為淮海實業銀行和棉紗業證券聯合交易所。工、農、商聯動發展,使南通成為...學專家、清華大學吳良鏞教授在對南通的城市建設和文物保護認真考察後,經縝密...
簡介 起源、蠶桑講習所、發網傳習所、鍍鎳傳習所、伶工學社等。為地方自 ...在南通設立分支機構,大生集團曾一度成為淮海實業銀行和棉紗業證券聯合交易所。工...專家、清華大學吳良鏞教授在對南通的城市建設和文物保護認真考察後,經縝密...
簡介 起源都建有民眾戲劇社團,從石港步入犁園的伶工學社高村生林秋雯、葛次江曾蜚聲...生、林秋雯、葛次江都是伶工學社“科班出身”,都曾蜚聲京都,名重江南...”;南通城內的幾家大茶食店中,有的茶食師傅就是石港人,也跟著叫“窨糕”。於是...
石港窨糕 石港古鎮 抗戰時期的石港 石港經濟”等,倡導新劇運動,並編演京劇。1919年,開始擔任“南通伶工學社”主任,從事...,而且還是中國戲劇現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19年,擔任“南通伶工學社”主任,開始了戲劇教育生涯。“南通伶工學社”是中國第一所培養京劇演員的新型學校...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人物簡介基本簡介林秋雯(1909—1956),南通人。現代京劇名演員。家道清貧,酷愛京劇,於民國十三年(1924)考入南通伶工學社,得吳我尊、芙蓉草、萬盞燈傳授。民國十五年十月,伶工學社停辦後,他奔赴上海投歐陽予倩門下...
基本簡介。邀請原伶工學社張玉昆,擔任形體教師。原更俗京劇團周鳳霞擔任化妝、服裝課...戲種技術 通劇 通劇,是一種 江蘇南通的傳統戲曲劇種,原為僮子戲,它...與當地的方言、文化、風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漸形成了有鮮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覡...
戲種技術 形成 藝術特點 經典劇目 通劇隊,江蘇南通的南通伶工學社;30至40年代,濟南有王泊生主持的山東省立劇院...,但多未顧及文化教育。其中的南通伶工學社、山東省立劇院和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夏聲...相配合演出)或專門培養童伶的“科班”便相繼出現。雖然它仍屬於師徒相傳性質...
戲曲藝術教育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1919年建成的更俗劇場;1920年建成的伶工學社校舍,87米長的躍龍...南通,先後任縣署、路工處技士。當時張謇對南通城市有所規劃,他直接受張謇...)夏,省咨議局建築竣工,這座建築和孫支廈設計的南通總商會大廈,後被認為是...
簡介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