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繼前行約3里,右側出現一條岔溝,俗稱西溝。西溝里有一眼清泉,冬暖夏涼,甘甜可口;北山上有一小徑,是清水澗溝中鄉親與房山縣的中山、水峪二村之間的通道。
古道循南港溝底繼向南行,此時呈一條蜿蜒在荒草中的羊腸小道。走不遠,沿溝底東側,開始爬坡。此時古道呈石鋪大路,約3~4米寬,只是因年久失修,隱秘在荒草中的路石已經挪了位,翻了個兒,凹凸不平。逐步升高,環顧左右,山嶺重疊,萬仞沖天,這時古道的海拔高度已經700米。
行約8里,右前方有一拔坡上行的小徑,這是村人去種地,上墳的路徑。左前方是一片楊樹林,當地人稱其“楊樹坨”。趟著樹林中的荒草平行約數十米,漸漸的,一條約一米寬的小土路顯露出來,這便是千百年來百姓們為了生存而來往奔波、70年前抗日將士們曾經走過的古道。
小土路基本呈土溝槽狀,沿著一條無水的荒溝右側緩緩向南上行,大約3~4里時,緩坡狀、溝槽式的小路突然拔起,察看兩側,是坡度仍舊平緩的荒溝,但,沒有路的痕跡,只有捷足上行才是正路。因溝槽裡面灌滿了乾樹葉,走起來嘩啦嘩啦響,清脆悅耳的聲響合著被驚起的山雞咕咕的叫聲,給沉寂已久的山林增加了一段短暫的生氣。
如果形容山脊為一條龍,這裡就是龍尾的梢尖。而且這是一條將要騰空而起的龍,龍頭高高地昂起,龍身幾乎立起來,龍脊很瘦,致使附在龍脊上古道的坡度也十分陡,雖然呈之字形,但是想要停下來,歇口氣也要一腳高一腳低,沒有兩腳同放在一起的地方。如果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這條山脊就是諸多山峰從低到高逐個連成,每到一座峰頂才有緩坡,儘管兩腳還不能同放一處,但也算是相當不錯的享受之所了。銜枚束甲,緣脊上行。山脊自北向南不斷抬升,兩側不斷加深為澗壑,脊上寬處3~4米,窄處2~3米,土層很厚,植被也很好,古道偏於脊面的東側。由於千百年來雨水的沖刷,無人修葺,至使人與牲畜登踩出來的印跡演變成了約一米寬,一米深的溝槽,有的路段略窄略淺一些。有時直行,但絕大部分的路段呈之字形。由於坡陡,脊上的面積窄,幾乎每個之字形的拐彎處都是急轉彎,如果人行,不論負重與否,努力控制好腳下的慣性,也還可自如,但要牲畜通過時卻很困難。由其是負重的大型牲畜下行時尤為危險,因為,大型牲畜體型長、四腿長、重心高,路窄、陡、彎急,負重下行,控制不住向下沖的慣性,在拐彎時重心就會向外側翻,掉下深澗。據說,當年這隻中央軍部隊曾經也是裝備齊全,武器精良,但通過這條路時,就有十幾匹馱著輜重的牲畜掉下了這萬丈深淵,使重武器裝備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這樣的路段不知重複了多少回,眼前又出現起了一座更高的山峰,古道開始向左平行,轉到山峰左側坡梁的位置,由於縱向、橫向的地理位置坡度都較為平緩,土溝槽路也略寬了些。路雖寬,常年的雨水沖刷,把有的路外側植被稍差的路段沖成豁口、也有土坡上的土被衝下來蓋在路上,形成土坡斷路的形式。行約百十米路斷了,向右側攀登土坡,從上方越過斷路段,接續上了古道。
前行不遠,有些下行路段,但,至一山坡下,古道又向左轉,沿坡樑上行,這種路況只重複了一次,便徹底甩開了坡陡彎急的龍脊,來到橫亘在龍脊最南端的、即現今門頭溝與房山交界的梁坡上,上行。這是一條基本東西向的山脊,千軍台村的人們稱其“南大梁”。古道呈之字形,很規則,一米多寬,路面有些細碎石碴。坡度較緩,之字形拐彎時甩得很開,不用控制步伐,逐步攀升到一棵花朵怒放著的桃樹前,就可看到南面距此地7~8米遠的山脊上的一座埡口,千軍台村人稱其“峪兒鞍”。
峪兒鞍橫寬2~3米,是人工在山石上鑿出的一道埡口,位於現今門頭溝千軍台村域最南端與房山區班各莊鄉最北部之間的一座山脊上,房山區域人稱其“小鞍口”。從這裡,可以像邁自家門坎一樣,一步就到了房山區。山脊北側,即門頭溝區域坡度較緩,土層厚,山林茂密,鬱鬱蔥蔥,而南面,石崖壁立,山石裸露,面目猙獰。鞍口兩側的山石像犬牙一樣向上直立著,可以想像得到昔時古人們利用錘鏨開山修路的必要性。鞍口西側一條採藥人走出的、只有尺寬,像草繩一樣的小徑向西延伸,鑽進石叢中,迎接它的是圓得像饅頭一樣的峰梁。歷盡滄桑的劉景義大爺講,戰爭期間,村里民兵在這裡與孔團(即地方保全團,團長姓孔)打了一仗,一位民兵就犧牲在這裡,至今還可看到戰鬥留下的的炸彈坑。
一步邁進房山區,是一塊寬闊的平台.。下行,是內側依著崖壁,外側砌著護坡牆,墊起的路基,約4~5米寬,鋪著路石。隨著崖壁向西,迂迴向下,由於坡度較大,路面也漸窄,要兩腿努力控制著向下的慣性。穿過一山體突出的平台,又演繹了一回類似剛才的路段,就下降到一條南北向的山脊上,向前走了一段再向左,基本是路石鋪墁,在一山彎處,路斷了,沿著水衝出的碎石溝順坡而下,就又接續上了鋪著路石的古道,繼續下行。滕然回首,遙望小鞍口與仿佛天梯一樣豎在那裡的古道,大有那“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的感覺。
下山後的第一個村子叫桑樹窯子,相傳古時候,這裡周圍多桑樹,有人在這裡開窯燒炭,窯名為“桑樹窯”,近代成村,海拔600米,村早已下遷,到處散落著白色碎石,史料記載此地於1898、1929、1939、1988年,四次發生特大山洪,伴有土石流,造成田毀房塌的災情,另載:“1937年國民黨軍隊曾在村西北與日軍激戰半月有餘,雙方傷亡都很大”。根據地形判斷,門頭溝髽鬏山就在桑樹窯子村北偏西,古道就在村邊,可以說桑樹窯子村是從房山到髽鬏山的必經之路,是當年中央軍經過的地方。
髽鬏山戰役後,衛部向南陸續撤退,仍有一支部隊進入南港溝,翻過峪兒鞍,經過桑樹窯子、南嶺、北嶺、白湖、陳家墳、班各莊等村莊一路向南撤退。
南港溝古道雖然山高路險,但在當時作為行軍是極為便捷、安全的一條路,即可以直線向北穿插,減輕了鞍馬勞頓,為到達目的地而贏得了時間。又避開了東側日軍的防區,避免了不必要的傷亡。解放後,房山區的村人們與千軍台村的人商量要拓寬、修築峪兒鞍南北兩側的古道,使兩地的交通暢通,出於某種原因,千軍台人沒有同意這一計畫,南港溝古道才得以保存下來,使得今人們看到古道的歷史原貌,還原古道的歷史功績,完善髽鬏山戰役的始末。
現今,南港溝古道已經荒廢,杳無人跡,而它的歷史原貌與其功績已被今人載入史冊,填補了京西古道民為軍用的歷史空白,給蜿蜒在崇山峻岭間的千年古道增加了一抹亮色,它將會永遠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