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據《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南海之內,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有另一南海國名是漢初劉邦分封的東南方諸侯王國之一。因歷史記載簡略,知之者甚少,故成歷史謎案。但經過地方史專家多年研究、梳理,仍可隱約看出南海國端倪。班固《前漢書·高帝紀》載:十二年三月,“詔曰,南武侯織亦粵之世也,立以為南海王。”這說明同屬越王勾踐後裔的織,與兄弟無諸、搖一樣,因有功於漢室,於公元前195年3月受封為王。
《漢書·嚴助傳》載,淮南王劉安上書文帝稱:“前時,南海王反,陛下先臣(指淮南王劉長)使將軍間忌將兵擊之,以其軍降,處之上淦”。說明南海王因反叛漢廷,受漢軍攻擊而降,被遷徙安置到上淦(今江西省清江縣一帶)。至漢文帝時,作為一個王國的南海國消亡。
到上淦後,“南海民處廬江界中者反,淮南吏卒擊之。……南海民王織,上書獻璧皇帝。忌擅燔其書,不以聞。”削王為民的織曾上書獻璧,因間忌作梗,致其“復反”,淮南王再次將其鎮壓。可見,南海國最終亡於淮南王劉長死亡(文帝六年)之前,其存在時間最短不少於16年,最長不過21年。 至於南海國封地,史學典籍沒有明確記載,但仍可看出大體方位。《史記·南越列傳》載,文帝繼位後,即派陸賈使越,在番禺(今廣州)坐大的南越王趙佗上書曰“其東閩越千人眾號稱王”。漢高祖五年封無諸為閩越王,這對趙佗來說不可能不知道,他感到不舒服的是在其東稱王的“數千閩越人眾”,這印證了《前漢書一下·高帝紀》所載:“十一年更立佗為南越王,自此王三郡,……今復封南武侯織為南海王,復遙奪佗一郡,織未得王也。”
趙佗不肯把三郡(南海、桂林、象郡)中的南海郡讓給織,但織是無諸之侯,原有封地,由侯升王后其封地並沒有實質性增加,他就成了夾在閩越國與南越國之間的“孤家寡人”。丘復在編撰《長汀縣誌》時保留了舊志記載,以補充、佐證典籍記載南海國封地的缺失。其部分原文如下。
按:全望祖《經史問答》引《漢書》,高帝十二年詔曰:南武侯織亦粵之世也,立以為南海王。據詔文,織當是無諸之族,南武之地當在今汀潮贛之間。後南海王反,間忌擊之,以其軍降,處之上淦。邑人楊瀾曰:志閩地者,但知有無諸,全氏據《漢書》詔語,以織是無諸之族說,雖創而實確然,則汀初為無諸地,而織以其族為南武侯,後立為南海王,則為織地矣。……今武平縣地在汀潮贛之間,蓋即當日南武侯地,而漢封之曰南海者也。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統一嶺南,在東境設定了揭陽戍(在今揭陽市)。至秦末,諸侯紛紛叛秦,公元前204年,新任南海郡尉趙佗為防北方動亂波及嶺南,於是割據嶺南三郡,自立為王,國號南越。
西漢建立以後,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西漢中央政府為加強對南越國的管轄權,封名織者為南武侯,在南越國境內建立小諸侯國名南海,其國境在秦龍川縣東境,相當於揭陽戍管轄的範圍。南海國卻因聯合閩越與西漢政府對抗,而被南越國收復。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閩越王郢出兵攻南越,南越請求內附。
南海國遺址
根據長汀縣誌記載,“南海國”國王織在封王前,曾被封為南武侯(今福建省武平縣)”,因此,福建省專家把武平作為發掘探索的重點。在調查中,曾有武平縣東留鄉封侯村的老人告訴他們,村里在很早以前就發現過城牆的痕跡以及磚塊。同時,經過專家的了解考證,武平在唐代開元時屬於汀州府,被分為南安和武平兩個鎮。
專家認為,其中很明顯地含有“南武”二字,也可能作為南海國王織在此活動的一個佐證。而像“封侯村”、“將軍村”等村名,說不定與織受封為南武侯等史實也存在著聯繫。而在武平,這樣與南海國有關係的地名有近十處,因此更有專家認為南海國的都城很可能就在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