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1898-1989),原名林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祖籍安徽和縣,生於江蘇江浦縣烏江鎮江家坂村(今屬南京市浦口區)。幼年開始作畫,1930年拜入黃賓虹門下學畫。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江浦縣副縣長等職。1963年被聘為江蘇省國畫院專職畫師,遷居南京。因大器晚成,數十年寒燈苦學,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趣,豐富微妙的變化,雄偉飄逸的姿態,磅礴放曠的氣勢,劃沙折股的筆意,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對國內外書壇產生了巨大影響。
有書法評論家說,林散之的高妙一是作品中營造出的“仙”氣,這種境界竟然達到了古來無有的境界,著實使人驚嘆,讓欣賞者站在這樣的作品前立刻激動起來而又立刻被那種綿綿的力量抑制住、感染著、欣賞著,讓你時刻處於激動與非激動的互動起伏中,這種感覺美極了!林散之潛入了人的精神世界,調節著人體內的生命節奏,能使你與線共振,與線共舞,可視點線化為可感音樂,還有什麼比這種藝術感覺更美好呢?單憑此點就可列入歷代大家行列中。二是繪畫中“皴”筆的合理轉用於書法並當做主要的藝術語言,這在書法界也是古來無有,歷史上沒有一個人是將之作為獨家主打技法反覆使用的。皴筆法在林老手中做到了“枯中取潤”而毫無躁氣,只一點很重要;至於點蘸清水墨法,他並不是首創,清代王鐸行草以及他的老師黃賓虹的篆書中已經作為主要藝術語言來使用了,雖然各有千秋。
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學家,北京大學燕園書畫協會(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前身)首任會長。早年求學於武昌藝專學習書法、繪畫,後專攻書法,是我國當代草書大家、改革開放時期著名書法理論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藝委會副主任、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他精研文史,擅長真 草隸和藝術理論,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書論》、《草論》,是“引碑入草”的理論首創者和實踐開創者,與林散之並稱“當代草聖”。啟功先生更是對李志敏先生的書法造詣大為讚賞,他說:“只有碑帖融合,才能突破前人藩籬。而李志敏先生對引碑入草的探索,代表了中國書法的方向。”
引碑入草的開創性探索的意義,正在於李志敏的思維里有著明確的取捨原則和強烈的求變思路,即集中將碑的最本質筆法和雄強之風貌,從根本上植入草書特別是狂草實踐之中,同時,他又敢於果斷捨棄一些固有的技法原則和要求,結字高古,取法漢魏,用筆大膽,點畫簡省,結體奇異險峻,使他的草書書風兼具“流放姿縱”和“蒼茫雄渾”的神韻。此外,他的每一幅草書作品都極力尋求變化和差異,這使得他的作品呈現“千篇多面”的特點,但整體上又能體現出凝重粗獷、雄奇厚拙的碑學意蘊。李志敏引碑入草作品的大氣磅礴之勢,得益於魏碑方筆和圓筆的渾然妙用。同時以狂草神韻境界為精神核心與之互通互融,亦方亦圓,方圓兼備,流暢中不失勁正之氣。他將碑的墨法引到大草之中,厚澀之間現樸拙,酣暢之中出力道,形成濃枯對比更為強烈、線條點畫更具張力、視覺感官更具衝擊力的墨風特色。他注重“用筆貴約,約而能真”,在“化線為點”的探索中將“點”的運用推向極致,打破以傳統點線互補為布局的固定模式。
林散之、李志敏兩位先生一為“散體”草書創始人,一為“散點派”草書創始人,均創造了中國草書新的表現形式,也取得了大致相當的藝術成就。兩人書法的意義不僅在於新的草書風格的創立,而且還在於啟示現當代書家在繼承深厚傳統的基礎上,如何與新的時代共同邁進,在遵循古法的基礎上不斷作出突破性的變革。因此,從兩位先生的草書成就和草書風格而言,將兩人並稱草書界“南北二聖”、“南北二家”,也是最為貼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