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範圍
南昌大都市區面積2.3萬平方公里。南昌大都市區包括南昌市域,撫州市的臨川區、東鄉縣,宜春市的高安市、豐城市、樟樹市、奉新縣、靖安縣,上饒市的餘干縣和九江市的永修縣,總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
南昌大都市區核心區範圍包括南昌市轄區和南昌縣以及安義縣的萬埠、長埠、石鼻和長均等鄉鎮,總面積約5090平方公里。
南昌大都市區定位是江西省核心增長極、長江中游區域中心、中部地區開放發展新高地、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生態人文都市。
《南昌大都市區規劃(2015-2030)》提出,大都市區人口方面,至2020年,大都市區常住人口規模達到1255萬人,大都市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約65%,城鎮人口達到815萬人;至2030年,大都市區常住人口規模達到140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75%,城鎮人口超過1000萬。
產生過程
江西省政府於2012年6月8日正式出台《關於進一步推進城鎮化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鎮化率達53%以上,並按照“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的區域發展格局,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依託,以沿滬昆線和京九線為主線,著力培育和發展以南昌為核心的南昌大都市區。
2015年12月10日,經國務院同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復函江西省政府,原則同意《江西省城鎮體系規劃(2015-2030年)》,目前該《規劃》正在進行批後公告。
2016年,《南昌大都市區規劃(2015-2030)》公示。
縮小區域與城鄉發展差距
《江西省城鎮體系規劃(2015-2030年)》提出,落實全省“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的區域總體發展要求,以提高江西省城鎮和產業的內聚能力,縮小區域與城鄉發展差距,統籌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為導向,規劃形成“一群兩帶三區”的省域空間發展總體結構。
發展目標
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城鎮群
《規劃》提出,南昌大都市區要打造核心增長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城鎮群,把南昌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先進制造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開放節點城市和現代宜居都市,打造“實力南昌、創新南昌、開放南昌、智慧南昌、美麗南昌和文明南昌”。推進新宜萍城鎮群發展
《規劃》提出,打造“兩帶”,提升內聚能力。“兩帶”分別為滬昆(浙贛)和京九兩大城鎮發展帶。其中,滬昆(浙贛)城鎮發展帶以滬昆(浙贛)交通走廊沿線上的中心城市為主體,西段推進以新余、宜春、萍鄉為複合中心的新宜萍城鎮群發展,成為鄱陽湖生態城市群與長株潭城市群之間的新興城鎮發展地帶。按照網路化、一體化的要求,將滬昆(浙贛)交通走廊沿線及其兩側50公里範圍內的城鎮納入走廊地帶協調發展,統籌城鎮之間的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高安、豐城等融入南昌大都市區
《規劃》提出,做強“三區”,推動跨越發展。加快南昌大都市區、九江都市區和贛州都市區發展。南昌大都市區:包括南昌市轄區、撫州市轄區、奉新縣、高安市、豐城市、樟樹市、靖安縣等。進一步健全綜合交通樞紐、生產組織與服務、科教與文化服務、技術創新、旅遊集散中心等區域性服務職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培育休閒度假、後台服務等功能,建設成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增長極之一,建成中部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先進制造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低碳經濟示範區。
區域發展
南昌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規劃》提出,構築開放協作的區域發展格局,全面對接“一帶一路”,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協調發展,推動昌九、昌撫一體化發展。
全面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省市在產業、經貿、能源資源、人文等領域的合作水平,把南昌打造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和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通過滬昆、京九、昌景黃等區域高速鐵路網路的建設,構建南昌與武漢、長沙等長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之間的“2小時交通圈”以及南昌與上海、南京、杭州等長三角主要城市之間的“一日通勤圈”,提升南昌在區域城市網路中的地位。
空間結構
撫州、豐城城區為大都市區副中心
大都市區形成“一核、三組、四廊”的空間結構。“一核”:指包括南昌市轄區、南昌縣和安義縣部分地區的大都市區核心區。
“三組”:在大都市區東南部、西南部和北部分別形成三大城鎮組群,分別是撫州城鎮組群(撫州中心城區、雲山、唱凱、文港、李渡等)、豐樟城鎮組群(豐城中心城區、樟樹中心城區、八景、臨江等)和昌北城鎮組群(桑海、永修縣城、馬口、艾城等)。
“四廊”:以南昌中心城區為核心向外形成放射狀的四條發展廊道,包括滬昆走廊(鷹潭-南昌-高安-新余-宜春)、京九走廊(贛州-南昌-九江)、向莆走廊(南昌-撫州)和景銅(景德鎮-南昌-銅鼓)生態走廊四條主要廊道,四大廊道形成“夫”字形發展結構。
大都市區城鄉空間體系方面,規劃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縣級中心-重點鎮-一般鎮”五級城鎮等級結構體系。包括:規劃大都市區中心城市即南昌中心城區;規劃大都市區副中心城市兩座,為撫州城區和豐城城區;規劃大都市區縣級中心9座,分別為高安城區、樟樹城區、餘干縣城、進賢縣城、東鄉縣城、永修縣城、奉新縣城、安義縣城、靖安縣城;副縣級中心3座,分別為雲山鎮、大城鎮和溫圳鎮;規劃大都市區重點鎮21座。規劃大都市區一般鎮84座。
產業布局
形成五條產業廊道
大都市區產業形成核心+廊道的布局方式,即以大都市區核心區為核心,向外沿昌九、昌鷹、昌宜、昌贛、向莆形成五條產業廊道。其中,大都市區核心區為大都市區核心增長極,包括南昌市區、南昌縣城、向塘、昌北等。重點發展金融商務、總部、服務外包、商貿物流、文化創意等服務經濟和光電、航空、汽車、醫藥、材料等創新經濟,實現產業動能轉換。積極培育智慧型裝備、網際網路經濟新業態、新型消費、創新創業等新經濟成長點。
交通體系
擴建昌北國際機場
鐵路系統規劃方面,利用客專與城際鐵路組織開行“八放射”的城際班列。
公路系統規劃方面,規劃大都市區形成“一環兩聯八射”的高速公路格線局。
航空規劃方面,擴建昌北國際機場,新建第二條跑道。建設昌北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實現航空高鐵、城際鐵路、市郊鐵路、捷運、公交、長途、自駕、計程車等交通方式的零距離換乘。遷建青雲譜機場,新建撫州機場,推進樟樹軍民合用機場建設,新建高安、奉新、靖安3個基地通用機場,豐城和餘干規劃2個一般通用機場。
水運規劃方面,結合贛江尾閭工程,規劃“兩橫一縱”的高等級航道網路格局,“兩橫”為信江、贛江東河和信江西大河,“一縱”為贛江。恢復撫河河道通航能力,重點推進贛江高等級航道網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