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英都拔拔燈

南安英都拔拔燈

南安英都鎮拔拔燈是福建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燈的海洋。正月初九,這裡的拔拔燈活動,由來自不同村落的隊伍連成萬米長拔拔燈,在昭惠廟前匯集,緩緩向前行進。每到這個傳統活動時, 拉繩的村民就近萬人,觀燈的村民更是把道路擠了個水泄不通,等著拉一把拔拔燈,一年都有好運氣。拔拔燈前,惠安腰鼓、電音樂隊、晉江舞獅、泉州大搖人, 喧囂的鑼鼓配上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震得大夥都要沸騰了。 萬米長的燈海,隨著人群的徐徐前行,花燈前後晃動,搖曳生姿。在燈陣中,寫在燈籠上的“進財”、“添丁”、“興旺”等花燈上的字,也趁著紅光,照在人們臉上。拔拔燈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簡介

2008年6月入選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申報:福建省南安市

南安英都拔拔燈 南安英都拔拔燈

公布: 988 Ⅹ-81

農曆正月初九日是道教祭天的日子,是玉帝的生日,俗稱“天公生”。氣勢磅礴的“拔拔燈”民俗活動就從供天開始。做完“天公生”,當地民眾接著把供品挑到昭惠廟供“仁福王”諸神。敬神之後,才可以著手行動關於“拔拔燈”的事宜。

英都拔拔燈源於古代英溪的縴夫拉縴,是一種集民間信仰、歲時節令、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活動。活動時間為農曆正月初九,地點為英溪流域各自然村。

英都鎮位於南安市西部,英溪貫穿全境注入晉江西溪,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東端的內河驛渡之一。溪邊有一小角落名為“陳厝”,宋代時為陳姓船夫聚居之所。英溪險灘多,彎曲河段多,順水行船曰“放船”,逆水行船要“拔船”(即拉縴)。為祈求順風,船夫們從九日山昭惠廟請來海神“仁福王”分靈立廟,也叫“昭惠廟”,俗呼“董山宮”。相傳“有董山宮,就有拔拔燈”。拔拔燈以粗繩系燈,每陣領頭由一青壯年胸前縛一扁擔,肩負大繩,作船夫拉縴狀弓身前行,拉動燈陣向前行進,狀如拔船(拉縴),“拔拔燈”由此而來。

淵源

民間傳說,“拔燈”活動起源於古時牽夫“拔船”。後來,這種勞動被融合到了“游燈鬧春”民俗活動之中,企盼河運平安,年豐丁旺,被稱為“拔拔燈”。據悉,這項民俗活動定型於明萬曆年間,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

每條"燈龍"的前後都有幾個年輕男子,他們不提燈籠,而是肩負粗繩,或往前拉,或往後退。 在燈陣里,既有七八十歲的老頭老太,也有兩三歲牙牙學語的孩童,他們手握粗繩,提起燈籠,緩緩前行,燈陣如一條條"長龍"環行在英都鎮區,舞龍舞獅、大鼓吹、唱南音等各種富有閩南特色的表演穿插其中。近百米長的粗大纜繩上懸掛數十乃至上百盞紅燈籠,組成24陣“燈龍”,每陣由一剽悍男子肩負繩索作拉縴狀,弓身前行,身後,男女老少緊扶燈繩“護燈”,伴隨著整齊響亮的“號子”與不絕於耳的鞭炮聲緩慢前行。

“拔燈”活動起源於古時縴夫“拔船”,後來,這種勞動被融合到了“游燈鬧春”民俗活動中,企盼河運平安,年豐丁旺。 "燈龍"所到之處,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燃起篝火,鳴放煙花爆竹,祈求國泰民安。據了解,英都"拔拔燈"起源於古時縴夫"拔船",它把船夫逆水拉縴和游燈鬧春結合一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