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於2017年12月13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辦。由中宣部、江蘇省委省政府主辦,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承辦。

活動意義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結束後,參加國家公祭的各界代表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該展覽歷經一年改造首次震撼亮相,14日正式對公眾開放。8大板塊、2000多張照片、900餘件文物,大量史實巨觀微觀兼具,可“觸碰”可對話,南京大屠殺這一人類浩劫以全人類共同記憶的形式再次震撼世人,也激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堅守和捍衛。

展覽內容

適應新需求,十年來的全面改陳布展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進入展廳,迎面的黑色石板上用中、英、日三種文字書寫著展覽主題——南京大屠殺史實展。“黑的就是黑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黑的。鐵的歷史事實,決不允許否認和歪曲。”解說員如是講述。

經過由1萬多盒南京大屠殺歷史檔案組成的檔案牆拾級而下,來到《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序廳,只見滿天星光下,“遇難者300000”赫然在目。序廳牆上懸掛著1213張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照片。

這面照片牆是工作人員根據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名錄,按當年的戶籍檔案找到的倖存者當時的形象,其中,黑白的照片是已去世的倖存者,大一點的彩色照片燈箱,是截至今年9月30日登記在冊健在的倖存者。就在南京大屠殺80周年祭前夕,83歲的佘子清老人和100歲的管光鏡老人相繼離世。照片牆上,他們的燈箱也相應熄滅。目前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已不足百人。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告訴記者,原來的基本陳列《人類的浩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自2007年12月13日開放距今已10年,其展示內容、展陳手段等已無法適應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此外,展廳設備老化、展具陳舊等問題無法滿足常年650萬-800萬人次大流量觀眾的接待,亟須進行陳列改造。按照博物館每5年進行一次局部改陳布展、每10年進行一次全面改陳布展的慣例,紀念館今年進行全面改陳布展工作。

據統計,原展覽中文文字量近8萬字,圖片3500多張,文物3000多件,音像140多部。新的展覽共展出各類照片2000餘張,文物900餘件,其中一級文物170多件;同時,改造升級後的《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力求充分吸收新成果和新展品,將10年來新徵集的文物、史料、圖片充實到展覽中。

增“人類記憶”主題,多用第三方史料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拾級而下,左側是一面巨大的檔案牆,分類擺放1萬多盒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個性化檔案資料,有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倖存者的個人檔案,也有加害方日本老兵的個人檔案,還有第三方證人即外籍人士的檔案。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表明南京大屠殺從中國記憶上升到世界記憶,成為全球共同的世界遺產,世界範圍內人們對這段歷史認知取得共識。張建軍介紹說,在尊重和突出原有主題“南京大屠殺史實”基礎上,增加“人類記憶”主題,體現南京大屠殺歷史從個人記憶到城市記憶、國家記憶,再到世界記憶的歷史進程。

值得關注的是,展覽大量運用第三方視角,尤其增加日方和第三方人證、物證的展示,揭露日軍在南京製造的大屠殺罪行,加強展覽說服力。“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自始至終都有外籍人士親歷、親聞。他們以第三方的公正立場,記錄並報導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張建軍說。

微觀呈現,還原摧殘無辜生命的慘烈

展廳中的“12秒”流星裝置讓人駐足凝視。每隔12秒就聽到一顆流星從高空墜落的聲音,這意味著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每隔12秒就會有一條生命消逝,緩緩呈現又消失的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姓名。這是用速度概念的獨特方式,向世人表達對逝者的緬懷。

除了注重史料的補充完善,《南京大屠殺史實展》更加注重微觀呈現,以人為本。在證言牆上,大量親歷者的證言證詞,讓觀眾仿佛能觸摸到當年的歷史。

館中江東門集體屠殺遇難者的“遺骨坑”原址,採用“黑匣子”的展陳方式,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同時也寓意著打開歷史之匣,發現歷史真相。

在“黑匣子”的一側,是畫家李自建創作的油畫《屠·生·佛——南京大屠殺》。畫面中心死難者屍體堆積如山,像一面血肉築成的城牆,令人震撼,難以忘懷。

黑暗中的人道光芒,致敬國際友人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南京大屠殺期間,20多位外籍人士冒著生命危險留在南京,利用其中立國國民等特殊身份,在南京建立安全區,設定難民收容所,德國人約翰·拉貝先生被推選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他與其他國際安全區委員會成員一起,拯救了20多萬中國難民。

在展廳里,安全區域板塊的燈光最為明亮,象徵著黑暗中的一抹溫暖。在這裡,設有約翰·拉貝、約翰·馬吉、明妮·魏特琳等3位外籍友人的雕像。

紀念館講解員寧偉恆說,南京大屠殺期間,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成為婦女和兒童的庇護所,最多時收容了1萬多人。正如雕塑表現的那樣,魏特琳多次張開雙臂挺身在前,“像母雞保護小雞一樣”保護難民。由於長時間精神高度緊張,魏特琳得了嚴重的精神憂鬱症,回美國後在家中打開煤氣自殺。她留下遺囑:“如果我還有一條生命,仍然會為中國人服務。”

80年前,美國牧師約翰·馬吉冒著生命危險,用一台16毫米攝影機秘密拍攝日軍暴行畫面、受害人在鼓樓醫院接受救治的場面,留下珍貴的歷史影像。展陳中的這台攝影機及膠片,就是約翰·馬吉當時使用的原件。

觀眾互動區域,“命運共同體”感受鮮明

3年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代表夏淑琴老人和習近平總書記一起走上公祭台,為國家公祭鼎揭幕。今年,她已88歲,精神依然矍鑠。為了向後人揭示歷史真相,去年,紀念館為夏淑琴錄製10多個小時的影像,以便將證言永久保存。在展覽的互動式證言區,觀眾可以通過全息影像和夏老對話交流。

在互動中,觀眾不僅被鐵證的史實震撼,“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感受也越發鮮明。英國考文垂市市長托尼·西博看完展覽後,被深深震撼。他說,“考文垂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受害最深的城市,德國飛機對這個城市進行了10小時的轟炸,巨大的爆炸聲讓整座城市地動山搖,全城被夷為平地,死傷無數。80年前,南京遭受日軍侵略的浩劫,無數無辜民眾遭受劫難。兩座城市有著共通的記憶連線。都是人類的浩劫、對文明的摧殘和塗炭!記住歷史,是為了不讓悲劇重演。對和平的捍衛,需要全人類共同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