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城牆

南京古城牆

南京的城牆為我國古代軍事防禦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無論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以及建築設計、規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外城牆都無法與之比擬,可謂是繼我國秦長城之後的又一歷史奇觀。

簡介

南京古城牆修築於明朝,僅內城周長就達33.7公里,比周長才29.5公里的巴黎城牆還長。古城牆是明太祖朱元璋經過3年準備,經歷4個階段共21年時間才建成的。朱元璋為了建造南京城牆曾下令5省、20州、118縣燒制城磚。為了保證質量,每塊磚上都要打上燒制的州、府、縣及工匠和監造官員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將治罪。可見嚴格之極。這些城磚長40~50厘米;寬20厘米左右,厚度不少於10厘米。其總數約為3億5千萬塊。
明代的南京城牆分外城、內城兩道,外城周長達60公里,今已不復存在,但外城的18個城門名稱仍沿用至今。南京城牆現存21.351公里,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近南京政府修復了解放門至玄武門段1.5公里長的城牆,牆上的雉堞與內側的女兒牆均按明代原樣修復,並從解放門新建了5米寬的登城步道,方便遊客登城遊覽。
南京古城牆始建於明朝初年。垣頂均鋪鹼來道,城以花崗石為基,巨磚為牆,每磚側石均有造磚者的府縣官衙和年月日,規格一致,築成時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夾漿,十分堅固,屹立數百年,巍然無恙。
城牆上有碉堡2000座,城門24個。保存比較好的有城南中華門、西北挹江門、城東北玄武門、城東的中山門等。
南京城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城池的四周長舊說98華里,實際上是67華里。城高平12米,寬10-18米,厚7.62米至12.19米。明皇朱元璋在休寧人朱升的“高築城、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下,逐步興建起來。古城牆是用特製巨型城磚築成,朱元津還親自檢查工程質量。六百多年來,南京古城牆一任風雨剝蝕,仍然安然無恙地保留下來。此外,在京城外還築有外城,周長120華里,有18個城門,稱“外十八”。內設城門13個,稱“內十三”。內城13個城門中以聚寶門(今中華門)最為雄偉、險要。南京古城是我國重要的名勝古蹟,去南京旅遊如不欣賞一下古城,尤其是不看一下重新修整開放的中華門,將是非常遺憾的。
巍峨城牆 悠悠史跡——南京城牆的歷史文化魅力

結構

南京的城牆為我國古代軍事防禦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無論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以及建築設計、規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外城牆都無法與之比擬,可謂是繼我國秦長城之後的又一歷史奇觀。
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之後,企圖進一步吞併楚國,他看中了位於現在南京中華門的長乾里一
帶,召見他的謀士范蠡監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當時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積也只有6萬平方米,稱作“越台”。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又在南京清涼山 又叫石頭山 築城,稱為“金陵邑”,這也是南京又稱“金陵”、“石頭城”的來歷。到了公元前211年,孫權又在金陵邑故址構築“石頭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歷史遺存“鬼臉城”,這是當時的軍事要塞,它依山為城,因江為池,地勢十分險要。
當然,南京十朝建都史中最輝煌的一頁當數元末至正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後開始建造的明城牆。它東連石頭城,南貫秦淮區,北帶玄武湖,將歷代都城都囊括其中。朱元璋為建造這座都城,動用各類築城人員達百萬餘眾,涉及長江中下游數省的廣袤地區,具有強烈的民族親和性及地區代表性。南京明城牆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產物和象徵,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建造在江南的統一全國的都城城牆,始建於元末至正二十六年 即公元1366年 ,建成於明洪武十五年 即公元1382年 ,歷時21年。從內到外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牆構成。其中,南京城牆,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舊制,設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精湛、規模恢弘,在鍾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蜿蜒盤桓達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牆還長出0.776公里。而南京古城牆的外郭城周長則為60公里。
數百年的滄桑,宮城、皇城、外郭三圈城牆已毀壞殆盡,惟有高大的京城牆依然屹立。所以,現在通常所稱的“南京城牆”、“南京明城牆”即指京城牆。現存南京明城牆為應天府城即京城,城門計有13座,水關兩座。城牆上還有垛口13616個,窩鋪200座,以供軍事防守之用。在城的中央還建有鐘樓和鼓樓。這13座城門的上部,都建有高聳的城樓,而以聚寶門最為雄偉。聚寶、三山和通濟三座城門各有城牆四道,每兩道之間的空間稱為“瓮城”,可作為戰時的防守之用。聚寶門是這些城門中最堅固的一個,城樓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謂“藏軍洞”的特殊設施。“藏軍洞”實際上就是里端封閉的磚券門洞,在戰時可供兵士休息和用來存放軍事物資。這種“藏軍洞”在聚寶門共有27個,每洞可容納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達3000人以上。這種設施在我國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極為少見的。每座城門都有內外兩道門,外面一道是從城頭上放下來的“千斤閘”,具有堅固的防禦作用;裡面一道則是木質再加鐵皮做成的兩扇大門。在平時,行人車馬都從城門洞裡通過。
南京明城牆的防、排水系統科學適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對城區的防、排水兩部分。城牆填層上部,採用桐油、石灰、黃土拌合的灰漿封頂夯實,厚約1—2米,在其上面和沿牆體兩側直至牆根用灰漿砌築5—10餘層城磚;牆體頂面設定了石質排水明溝,在其明溝約50米距離設定石質出水槽將水排出牆體。城區的防、排水系統,主要是利用城牆底部設定的水關、涵閘。在秦淮河出、入口處分別建有東水關和西水關,水關設有閘門3道,前後2道為木閘門,中間設鐵柵門以防潛水入城之敵。此外,還設有金川河閘、玄武湖的“通心水壩”、前湖的半山園閘與琵琶湖的琵琶閘等多處涵閘。這些涵閘,設有銅、鐵管和銅水閘,只能進水不可進人,設計巧妙、結構合理。

現狀

1994年、2001年南京市先後建成了以古城牆為背景、護城河為依託的“月牙湖公園”,建造了能夠傳遞歷史信息的“水西門遺址廣場”和以瓮城、城牆為主題的新建築群體“漢中門市民休閒廣場”等,現在明城牆的完好總長度已達到23.743公里。據有關部門介紹,今年南京市委、市政府還將投入4億多元,再一次大規模修整明城牆,計畫年內基本建成明城牆風光帶。屆時將會有四分之三左右的明城牆得到修繕,明城牆的雄姿將以更完整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