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卓順發
外文名:TohSoonHuat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新加坡
出生日期:1960年6月30日
職業:企業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
代表作品:《感恩》、《路》、《珍惜生命感恩人生》
個人經歷
1967–1972 公立正華國小
1973–1975 華中中學中三
24歲創業,卓順發創立羅敏娜控股有限公司,經營家具、化妝品、投資上市公司股份,於2000年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
2009年,卓順發出讓羅敏娜有限公司股份。同年投入慈善事業,義務無償參與各項公益活動。現任善濟醫社義務執行主席及羅敏娜基金執行主席。
慈善事跡
卓順發是新加坡著名大德慈善家,新加坡善濟醫社全職義務執行主席,羅敏娜基金執行主席,拿督斯里卓順發太平紳士JP,BBM,PVPA,DIM,SPTM。
窮困的童年
1960年,卓順發出生在一個十四口之家,加上他有兄弟姐妹人,他排行第七,他的爸爸是一名司機,媽媽是一個家庭主婦,一家人的生計主要靠爸爸正常的工資,母親開小雜貨店貼補家用。
而這段窮苦的經歷給他的童年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而也正如他後來所說:“一個人如果沒有窮過,不懂窮的滋味是什麼,可是整個窮的過程中讓我學到領悟到很多,總結的學到感恩、付出與承擔。其實窮也不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只是一個經過,一個生命的經過還有一個生命的承受吧,因為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感恩,就是要回饋,很多人會去埋怨,家裡窮的時候那種痛苦的日子,其實,用正能量的思考,他只是一個嚴峻的過程讓你提升自己,改變自己,準備去面對未來、面對人生。”
因為懂得生活的不容易,他比同學們更懂得珍惜讀書的時光,因為浸泡在苦水中,他也比別人更有志氣,更能吃得下苦,生命力也更堅強。進入國小開始他便一直名列在班級和年級前幾名,他也一直在班裡擔任班長。
在他15歲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新加坡華僑中學,華僑中學是新加坡著名的學府,因為一旦考入這個學校,他的一隻腳已經邁進了好大學的校門,所以,他們在招生時也極為嚴苛。當考進這個學校的時候,年幼的卓順發相信,一條走出貧窮,邁進光明,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已經在向他招手,他甚至下定決心,要以更加刻苦的精神,嚴謹的態度,要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世界名校。那個時候,全家人每天就靠幾塊腐乳和一罐梅林菜心罐頭填飽度日,偶爾煎兩個雞蛋大家分著吃,那就是一種幸福。
然而命運著實跟他開了一個玩笑,在他進入學校的第二年里,他15歲時,由於種種原因,家裡實在供應不起他的學費,同時作為家中的第七個孩子,他身後還有弟弟妹妹,看著父母的睡眠越來越短,身體健康也不如從前,想著弟弟妹妹未來的前途,懂事的他,決定放棄了自己的學業,開始學會、懂得去承擔起一個家庭的義務與責任,他默默的將書本收起,他甚至可以想像到那溫暖充滿理想的課堂里將少他一人時的情景,他把決定告訴了父母,於是他輟學了。他輟學那天,母親含著淚對他說:“對不起”。這是一位母親的無奈與心疼。由於不到法定工作年齡,找份零工都很難。他去戲院掃地,也曾去過建材市場搬運過材料,他要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一個家庭的不易。
為了每月多賺百元錢貼補家用,他每天早到兩小時,晚回去兩小時,他的肩膀上至今還有著那時留下的老繭。有一次,工頭說,誰敢爬高,日薪可從8元調到10元。為了多賺2元,答應去爬高。當他扛著木頭爬到4層樓外牆時,因為沒有爬高的勇氣,雙腳卻嚇得直發抖。他明白:錢得來不易,錢得用性命來換。他在泥濘的雨里摔過跤,他扛起過他沒有扛起過的重擔……生活的重擔要將他稚嫩的肩膀壓垮,他咬一咬牙,忍著淚,扛過去,他相信明天會更好。生活在不斷的折磨著他,生活也把他鍛造出了一副鋼筋鐵骨,培養出了他不怕吃苦、樂觀向上的性格,這也為他後來的創業,和做慈善打下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創辦羅敏娜家具
1984年,新加坡走上了經濟快速發展的軌道,很多居民從甘榜鄉村遷入政府組屋,帶動家具市場的需求。抓住時機,開創了“榮春發”,就是之後的羅敏娜家具的前身。一時間,“榮春發”在組屋區名聲大噪。
剛開始創業時,他只有21歲,之前卓順發和自己的一個朋友說好一起創業,說好一個人拿了三萬塊出來創業,可是由於沒有經驗,在短短的三個月里,卓順發就把自己的三萬塊全賠進去了。而朋友看到他賠光了,自己就不願意再拿出來了,這對於當時的他打擊格外的大。他心灰意冷,他要結束這次不成功的創業。可是當時的供應商和自己的別的朋友在他創業的過程中發現了他誠實、守信,肯吃苦,又具有一定的遠見的特性,這些特性對於一個有志於乾一番事業的人是必不可少的基因,便鼓勵他堅持下去,也給予他很多的幫助。而這份事業也就是後來小有名氣的羅敏娜家具的前身——榮春發。
為了做好這個行業,他一邊將他多年在外打工時所看到的家具行業模式進行總結,同時結合自身情況,開始著經營模式的探索。就這樣在那間只有七十平方米的地方開始了他的夢。為了把事情做好,別人早上九點開門,他就七點開門,別人晚上九點關門,他就十一點關門,他自己既是老闆,又是售貨員、送貨員,由於年少時吃了不少苦,他也比別人更有韌性。由於剛剛創業,手上的資金本身就不多,根本請不起工人,於是他自己就一人頂三人,頂五人,頂十人去做,在別人看來很難以做成的事情,他就憑著那一口不服輸的勇氣,堅持完成。他後來說:“我覺得人有信念、用心堅持,有目標爭取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而且理念也是很重要,做人的理念吧。”正是這股毅力,正是這種堅持,在2000年時,“羅敏娜”上市了。
1986年,“榮春發”在武吉巴督和義順開了兩家分店,企業初現規模,按照自己所制定的商業規劃熱鬧繁華的市區,並在湯申路Novena教堂對面開設旗艦店,起名“羅敏娜”。隨著店面增多與產品升級,羅敏娜家具很快打入中等市場,便成立了“羅敏娜家具公司”。伴隨著這個品牌在新加坡的名氣越來越大,開始進軍國際市場。
1993年,羅敏娜進入中國,並在經濟特區深圳和蘇州創辦了兩家家具廠,同時在深圳、上海和蘇州開設三個大型家具展示廳。同時期,他還在越南開辦一個家具廠和兩個陳列室,在馬來西亞開了一個家具廠和一個陳列室,心中的理想與夢想也一步步實現。
2000年,卓順發的羅敏娜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並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綜合的零售、美容及時尚消費品牌商,過後還創立了“卡迪朗優質”(CastillaPremium)高級家具、“現代雅居”(ModernLiving)、“白色經典”(TheWhiteCollection)、“自然生活”(NaturalLiving)”,面向不同的消費群市場,而且保持了羅敏娜在本地家具業的領先地位,成為高素質的優秀新加坡零售品牌。
創業半生一路走來,他說:“我人生跌倒過三次。第一次創業投資三萬元,三個月就虧完了。第二次是我投資房地產,遇到金融風暴,虧了好多錢。第三次失敗是做錯了決策,事業與人生受到傷害。原本打算就此把公司賣了、另作打算,然後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改變自己,提升自己。但後來冷靜下來想想,三次跌倒並不是永遠的失敗,它是一個提升人生理念的經歷與過程。每個人都會在不同年齡階段負擔著各種責任,隨著我們“能力、心態、素養、思想、經歷、看法、過程與境界”的不斷提高與改變,所擔負的責任也不一樣。責任是一種人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我們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無論好壞,承擔全部的結果與發生。
與善濟結緣
在2009年時,卓順發毅然轉身,卸下羅敏娜控股(NovenaHoldings)執行主席兼總裁一職,脫售了在公司所持有的31%股份,成立了羅敏娜基金,開始了自己所堅持的公益之路。過後,他對這次的選擇,這樣說“我認為夢想會隨著時間和閱歷而改變,人生的不同階段,夢想也不一樣。年少輟學時我最大的夢想是賺錢,減輕爸媽的負擔讓全家過上好日子,雖想過回饋社會,但沒想到以後會當慈善家。現在,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用我的經驗、用我學到的知識、用我的人脈關係,去幫助社會上很多的弱勢群體,救人救命,救苦救難,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善濟醫社誕生於1901年,那時恰逢清朝末年,中國沿海一帶的貧民百姓因生活困苦,飄洋過海,到南洋謀求生存。此地氣候炎熱,潮濕多雨,瘟疫易生,患病日增,由於經濟拮据,往往貧病交加,處境堪憐。一批善心人士,見到此種情景,共襄義舉,籌組了善濟醫社,百年如一日的為貧苦病患者服務。
2008年時,這家有百多年歷史的慈善醫社,由於缺少義務專業人員管理,已到了瀕臨關閉的邊緣。時任善濟醫社董事張錦泉先生希望邀請卓順發先生加入,便開始了一段“三顧茅廬”的故事,對於善濟醫社,卓順發先生起先並不是十分樂意,原因有多種,更多原因在於不了解和脫售公司後對提升自己的安排,直到張錦泉先生說出:“如果你不接手善濟就要關閉了”,這句話卻莫名的觸動了卓順發先生,讓他想起了自己創業之初的艱辛與不易。經過再三考慮,和多方了解,他決定加入善濟。
同年,卓順發先生正式出任善濟醫社主席,他便承諾不領取分毫工資。在擔任醫社主席之初,它正處於瓶頸期,善款難籌,經營幾乎無以為繼。八年來,卓順發憑藉個人的人格魅力與號召力,籌集大量善款,將善濟帶出困境並使善濟如日方升般地發展起來。
自2008年卓順發先生擔任善濟醫社的主席以來,由原本的一家醫社發展成為了一個擁有十五間分社,四間資助的康樂中心,每天為1200多人次服務的大型慈善中醫服務平台機構。如今善濟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華族居民。善濟積極向大眾宣傳五大核心價值觀“寬容、大愛、慈悲、感恩和祝福,積極推動‘有國才有家,家和萬事興’、‘善與國同在,濟與民同心’的巨觀信念促進種族和諧”。這也得到新加坡各界人士的普遍認可。
老天會眷顧並善待有能力、有機會、肯打拚堅持的人,可以慢慢地解決各種各樣的困境,慢慢地走出貧窮。可是,社會上還有很多是遭受突如其來的意外橫禍、或是身受惡疾糾結、喪失工作能力的窮人,他們需要及時救急、救濟、救苦救難,不能等、不能慢慢地來。”
正式接手善濟之後,作為一名感恩的企業家,他明白團隊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他在組建團隊時便發下宏願,要踏實地、有計畫地一步一步去實現,他擔負起了振興與發展“百年善濟”的重任。
如果一個企業沒有文化,一個企業就沒有了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企業是注定會被時代所淘汰的,在加入善濟不久,他便結合善濟百年歷程和自我對慈善的理解,總結出了日後大家耳熟能詳的善濟文化價值觀:“寬容、大愛、慈悲、感恩和祝福,配合國家建設、創造和諧社會五大文化價值觀。支持福利事業,積極參加各社區、團體、聯絡所等的慈善活動,是回饋社會的一種重要途徑。”這條價值觀不僅為每個善濟人指明了方向,也讓更多的人因為善濟文化價值觀而對善濟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為善濟長遠發展打下了根基。在他的帶領下,善濟醫社不僅走出了困境,並呈現出了新的發展面貌。卓順發主席對於善濟醫社未來,他也在不斷的拓展著屬於善濟的藍圖,他說“很多老人因為路途遙遠、行動不便等原因,不能及時和方便地就醫救治,希望增設更多的分社,能讓年長者避免交通來往的麻煩,能夠節省時間、更方便地獲得醫治。”卓順發先生行善,並不單單局限在新加坡。對於多災多難的鄰邦中國他也同樣有著仁者的愛心,他說“未來還希望把善濟醫社的系統服務帶到中國,讓更多中國的老百姓受益。”
2008年,中國汶川大地震後,他和其它愛心人士一起向政府部門成功申請為5.12四川大地震籌款建校。羅敏娜和其他各界社團和企業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短時間舉辦電視籌款“讓愛川流不息”籌集到五千多萬元人民幣的捐款,為了妥善管理這筆善款,新加坡迅速成立了“讓愛川流不息”國內工作小組,由當時的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林瑞生先生為顧問,新加坡國會議員楊木光為主席,卓順發為副主席,三年時間內在災區修建了大邑縣蔡場中新友誼國小、綿竹漢旺武都中新友誼國小、綿陽警鐘街中新友誼國小、什邡馬祖東嶽中新友誼國小、雅安名山縣紅星中新友誼希望國小、廣漢市南興鎮中新友誼希望國小、仁壽縣寶馬鄉糧豐中新友誼希望國小、小金縣石橋樑等學校和工程。之後,他還和企業家們數次結伴前往災區,多年來為災區學生舉辦多次的大型慶祝六一兒童節活動。讓愛川流不息繼續獻出愛心,還籌劃了新加坡全美世界集團“世界同窗計畫”,讓災區每年都有幾十個師生能到新加坡進行文化教育與交流。
2008年中國遭遇雪災,為協助中國1億雪災災民早日脫離困境,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帶頭髮動賑災籌款的新聞自除夕日見報,卓順發讀報後第一時間捐出30萬元。
2012年,卓順發及朋友捐出人民幣50萬元,在中國成立遼源市“順發”青年自願服務慈善基金,以濟老扶幼為宗旨造福社會。他的愛心善舉,得到政府和廣大民眾一致好評,讓中新的友誼橋樑上開出絢爛的花朵。
慈善之路
二十多年來,卓順發為慈善事業的付出,也得到了官方機構和民間團體肯定與讚揚。2015年卓順發主席榮獲總統志願服務及慈善事業獎。2018年他又榮贗新加坡總統委任太平紳士JP。
卓先生這二十多年積極行善的堅持腳步從未停止,擔任多個社團的領導;凡事親力親為、出錢出力,從未領取任何酬勞。
多年的奮鬥讓卓順發先生獲得以下榮譽:卓順發先後榮獲新加坡人民協會頒發的長期服務10年、15年、20年、25年獎章
2004年榮膺新加坡總統頒賜公共服務獎章(PBM)2009年榮膺新加坡總統頒賜公共服務星章(BBM)
2013年入選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誌50位華人慈善家之一
2012年榮獲新加坡國家文物局頒發“文化遺產夥伴獎”
2015年榮獲新加坡總統志願服務及慈善事業獎(PVPA),這是表彰其為新加坡慈善事業作出成就和貢獻的最崇高獎項。
2015年榮獲由中華驕傲楷模人物年度盛典頒發的“2015年度公益人物獎”
2016年榮獲新加坡人民協會頒發人協25年社區服務獎
2016年榮獲新加坡國家福利理事會頒發的十年長期志願服務獎狀
2016年榮獲第二屆海歸中國夢暨中國品牌創業創新年度盛典頒發年度華人榜
2016年榮獲第六屆投資西部優秀企業家表彰大會頒發中國西部建設慈善人物、中外華人(裔)傑出貢獻人物獎
2016年榮獲第七屆和平的旗幟頒發和平大使殊榮
2017年榮獲新加坡教育部頒發教育服務獎
2017年榮獲新加坡國家福利理事會頒發的十五年長期志願服務獎狀
2017年榮獲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組委會頒發
2017年度中國公益慈善人物
2018年榮贗新加坡總統委任太平紳士JP
2018年榮獲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頒發“藝術夥伴獎”
展望未來
做慈善需要理論基礎,系統管理,發展方略等專業知識。它是一項長久社會事業。尤其是慈善領袖,需要高度的智慧和高瞻遠矚的洞見。卓順發希望能設立慈善交流中心,開設慈善公益事業課程,與大家分享慈善公益事業的心得與經驗。設立專門從事公益慈善研究,人才培養,公益慈善的管理體制和法制建設等。同時舉辦分享會,結交不同層面的善心人士、大家有穩定的經濟基礎、慈善的心態,讓來自不同領域的朋友有交流分享慈善事業、服務社會的機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社會上的年長者也曾經為他們的家庭、為社會努力過,付出過。我們不應該因為他們年老了,放棄他們,我們應該負起責任,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尊重、關愛與認可。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通過慈善平台讓他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尊師重教、孝順、尊重、分享、承擔等,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到這項偉大,光明的慈善事業中。
慈善是一種責任
在卓順發的帶領下,善濟積極參與社區慈善活動,宣揚健康意識,鼓勵保健活動,還為馬來以及非華族同胞開辦華文課程,教他們學習中文;聘請專業的理髮師到每個分社,定期為老人家剪頭髮、分購物包等等。
善濟積極參加各社區、團體、聯絡所等的慈善活動,宣揚健康意識,鼓勵保健活動,還為馬來以及非華族同胞開辦華文課程,教他們學習中文;聘請專業的理髮師到每個分社,定期為老人家剪頭髮、分發愛心購物包,食物及日常用品禮包等等。為回饋社會,善濟的平台也積極為促進種族和諧,社會安定而努力。社會文明、社會進步、社會安定,人人應該珍惜,人人應該愛護,彼此關愛,友好相處,共同創造繁榮,大愛,同理的新加坡。為了讓更多的國人了解善濟醫社,在年輕人心中種下善的種子,同時也讓更多有需要幫助的國人能夠得到幫助,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寬容、大愛、慈悲、感恩和祝福”傳遞著善濟人對“善”的堅守,配合國家建設、創造和諧社會,積極推動“有國才有家,家和萬事興”、“善與國同在,濟與民同心”的是善濟人“濟”的信念。天地萬古,人生百年,在有限的生命里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是卓順發崇尚的生活真諦。
目前,卓順發先生依然還在擔任著善濟醫社主席、羅敏娜基金的執行主席,他與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一起,做慈善、當義工、服務社區,影響和號召周圍的人,一起推動慈善事業,致力為社會服務。他期望人人都能從小事做起,從幫助身邊人做起,因小善而得大善,善必大焉。從頭腦睿智、鋒芒內斂的學者派企業家到將重心全部放於慈善事業的慈善家,卓順發通過超脫的修養與智慧把經歷譜寫成樂章,他心懷感恩,傾情付出,以內在的光亮,照亮了前行的慈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