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莊村

卓莊村

卓莊村位於“中國觀賞石之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靈璧石原產地”、“安徽省優秀旅遊鄉鎮”—靈璧縣漁溝鎮的北部、靈雙公路的東側,與馬集村、釣台村接鄰,轄卓莊、上杜、下杜等3個自然莊,共15個村民組,耕地面積3469畝,總人口2412人。卓莊村黨支部轄5個黨小組,黨員61人。該村的卓莊自然莊有10個村民組、327戶、1760人。是遠近聞名的大型園林石交易集散地。

歷史事件

2009年5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計畫生育村為主工作先進單位;

2010年5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計畫生育村為主工作先進單位;

2010年6月,被中共靈璧縣委評為2008—2009年度紅旗村黨支部;

2010年11月,被縣委組織部評為遠程教育示範村;

2010年度,村年度奇石交易額將突破2億元

2012年2月,被縣政府評為2011年度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

2013年4月,榮獲安徽省首批美好鄉村建設村;

2013年5月,卓莊村美好鄉村建設開工奠基儀式在該村隆重舉行;

近年來,卓莊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鎮委的工作部署,全面貫徹縣委“1356”行動計畫,以黨建工作統攬工作全局,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搶抓機遇,加速發展,著力打造生態卓莊、誠信卓莊、平安卓莊、富裕卓莊、和諧卓莊、魅力卓莊。

轉型

幾年前的卓莊村,還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農民家庭收入主要是傳統農業和外出務工,增長緩慢。村“兩委”通過認真調研,將發展奇石產業作為本村經濟騰飛的切入點。“兩委”一班人從自身做起,做給民眾看,帶著民眾乾。兩委幹部開始“啃”起了石頭,漸漸地一個個從門外漢變成了行家裡手,從莊稼漢變成了石老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示範效應成果明顯,民眾開始效仿黨員幹部,紛紛念起“石經”,有的從事石工藝品加工,有的經營園林石,有的搞起吊裝運輸,還有的提供刷石或餐飲服務等,形成了產業鏈條。奇石讓農民迅速富了起來,家家蓋起了樓房,裝上了空調,開上了私家車。隨著從業者的越來越多,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村“兩委”又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為民眾提供市場信息服務和規範交易行為上,將誠信經營和自覺維護市場秩序寫進村規民約。現在,卓莊村幾乎家家經營靈璧石、個個精通靈璧石、人人發於靈璧石,道路兩旁奇石林立,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村年交易額逾2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奇石專業村。

石經唱響,黃金萬兩。民眾收入提高了,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在提高。原村莊道路兩旁園林石交易,既妨礙交通和民眾出行,造成極大環境污染,也嚴重製約了市場的做大做強。在縣委的關懷下,積極爭取項目,按照主體排危,風貌改造,環境整治,整齊劃一,內外同步,“形神兼備”(不僅“穿靴戴帽”),因地制宜,互促共進(居住環境與產業互助共進),順勢而為,提檔升級的指導思想對卓莊村實施新農村建設改造。項目一經確定,民眾個個拍手叫好,家家踴躍參與,在上級撥款320萬元的基礎上,鎮村自籌資金60萬元,實施了舊村莊改造工程。一是統一規劃,對老舊建築進行改造,“穿靴戴帽披大褂,徽派建築一體化,硬化綠化加亮化”。實施“漢改徽”185戶,使之與獨特的奇石產業相結合,彰顯了靈璧石文化,促進了奇石產業發展和農民致富。二是抓好村莊規劃配套設施建設。將村內主幹道拓寬至10米,新鋪水泥路12000平方米。實施村莊整治和農村清潔工程,修建雨污水管網3200米;新建水沖式衛生公廁1個,垃圾收集點2個;鋪設自來水管網11000米,安裝自來水404戶;安裝路燈40盞。今年春節又全面實施了綠化,人居環境徹底改善,民眾住上了規劃房、飲上了清潔水、走上了硬化路、燒上了節能灶、用上了衛生廁、爭做文明人。做到建築整齊劃一,村容乾淨整潔。對村莊內原有汪塘及周邊實施改造,建成農民垂釣、休閒、健身場所,新建一個文化廣場,豐富了民眾生活。三是建設奇石交易市場。積極調整土地,跳出村莊圈子,新建一個大型園林石集散市場,擴大規模,提升影響,做大市場,實現跨越發展。現已完成了園林石交易大市場主幹道23700平方米的混凝土路面修鋪。四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民眾綜合素質,徹底摒棄傳統生活陋習,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構建和諧平安新農村。

如今的卓莊,在村支部的帶領下,正闊步前行,努力把卓莊村建設成為環境優美、配套齊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典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