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卓先順 ,男,1961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遵義捲菸廠協調員。卓先順家住老城紅花崗社區,工作在遵義捲菸廠,長期隱名埋姓扶貧濟困,20多年如一日積德行善,向社會和個人捐款達30多萬元不留名的愛心志願者,在20多年的愛心慈善生涯中,他用無私的愛為許多身處逆境的孩子照亮了成長之路,為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貢獻。
人物履歷
從被關愛到關愛別人兒時的受助經歷,讓卓先順 的命運得到了改變。參加工作後,他開始以匿名的方式,默默無聞地資助貧困學生、積極回響各種社會募捐活動,以此來回報社會。在工作20多年的時間裡,他用自己每個月的工資,以匿名的方式,先後資助貧困學生50餘人,幫助困難民眾無數。現已成為紅花崗社區關愛青少年家園園長的卓先順,正在走進社區裡的“問題孩子”,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切實幫助這些孩子解決遇到的困難,引導這些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卓先順(像) |
從1988年起卓先順開始回報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1994年,在遼寧省錦州市出差的卓先順看到街頭有個募捐活動,是為一名患絕症的婦女開展的,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將包里的錢丟進募捐箱裡。也就是從這次善舉開始,卓先順就開始幫助那些不認識的需要幫助的人,從此開始了自己漫長的慈善事業。在卓先順的記憶中,多年來像這樣的捐款行動,他已記不清楚有多少次。但從那次以後,無論在什麼地方,只要遇到類似的募捐活動,或碰到需要幫助的人,他總是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在朋友們眼中,卓先順除了喜歡做好事,還是個特別“愛管閒事”的人,都說他是個“地地道道的傻子”。一次,出差到成都的他,在火車站碰到一名14歲左右的少年,該少年身上很髒,要求把他帶進火車站。經過詢問,他了解到少年家住重慶,因父母離異離家出走,準備坐火車到外地,因身上的錢用完了,沒錢買票,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見狀,卓先順立即給孩子買來吃的,把他帶到火車站辦公室,給值班人員說明情況,在與孩子的父母取得聯繫後,把孩子送上了回家的火車。“要不是您的幫助,我的孩子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少年的父母事後非常感謝卓先順,專門打電話向他致謝,並給他寄來了一箱家鄉食品表謝意。多年來,像這樣的“小事”,卓先順已記不清做了多少。每次做善事,他都用化名,從不留下真實名字,因為他覺得做這些事是心甘情願的,沒必要張揚。有幾次,了解到他事跡的一些媒體提出想採訪他,均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當看到別人在他的幫助下,事情得到解決,他就非常高興。儘管做了很多好事,捐了很多善款,卓先順卻從不留真名,遇到必須留名的時候,他都是以“慈善人”、“慈善會員”、“好心人”等留名。
慈善事業
2007年底的雪凝期間,卓先順想到很多困難民眾的生活受到影響,他在向市慈善總會捐款的同時,立即購買了1200斤優質大米及食用油,分別捐給老城街道辦事處的紅花崗、官井、北門三個社區裡的120戶孤寡老人及困難戶,讓他們過個好年。2008年,汶川發生大地震後,卓先順不僅及時捐款,還立即行動起來,組織遵義的志願者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在他的組織下,遵義市民捐贈的很多救災物資被及時轉運到災區。2009年,卓先順成立了遵義市善道基金,專門資助國小至高中期間,因家庭困難而上不起學的孩子完成學業,到目前,已經有11名孩子得到資助。從媒體上了解到“黔北叢飛”——馮計的相關報導後,卓先順以遵義市志願者的身份,堅持每天到病房看望馮計,幫助馮計家人解決遇到的困難,直至2009年12月馮計離世。在這期間,卓先順始終陪伴在馮計的身邊,讓好人馮計在最後的日子裡,感受到溫暖。
卓先順這才改變了自己的慈善觀念,開始“低調做人、高調慈善”,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因為他覺得,通過一個人的慈善行為,可以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業中去。馮計走後,他又開始忙著聯繫相關部門,為馮計收集到的428名貧困學生尋找資助機構或愛心人士。通過積極努力,最終428名貧困學生的資料被轉送到了中國兒童基金會,有望得到資助。從此卓先順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公益事業上,當從媒體上得知上海一家助學網站願意資助遵義的貧困學生時,他立即前往綏陽縣黃楊鎮的金子國小,在學校的推薦下,將5名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資料反饋給網站負責人,使其中的4名學生從國小直至大學,每年都將得到1200元的資助,解除了家裡的後顧之憂。2009年底,從媒體上看到遵義縣水源國小唯一的老師的生日願望是:讓學校16名學生到學校後能穿上乾的衣褲的相關報導後,隨即組織志願者,義務將市民捐贈的衣服送到學校。
良師益友
紅花崗社區的小天是一戶殘疾家庭里的孩子,父母離異後他與患有眼部殘疾的婆婆相依為命,由於缺少父愛的關懷和正處於青春成長期的小天,與婆婆產生了較為激烈的矛盾。小天為反抗婆婆的管教,經常因婆婆左眼殘疾看不到做一些戲弄婆婆的小動作或直接溜出家玩耍,他的婆婆傷心難過卻無可奈何。於是小天的婆婆給卓先順打來求助電話,卓先順了解情況後,在給小天交朋友的同時布置了一項任務,讓小天用毛巾蒙住自己的一隻眼睛像往常一樣學習和生活,蒙住一隻眼的小天剛走出幾步就反應不及狠狠地撞到了柜子角上,疼痛難忍的小天這時才體會到婆婆生活的不易,想到自己做出了讓婆婆傷心的事,他後悔地流下了淚水。卓先順慈父一樣的寬容讓小天感受到無限的溫暖。從那以後,他再也不做讓婆婆擔心難過的事,變得更加開朗懂事、樂觀陽光。
讀初二的小傑家中經濟困難,父親又患有心臟病,常常逃課上網的他讓父親落下了一塊心病。卓先順了解情況後毅然擔起了幫助小傑的重擔,對小傑進行資助並經常到他家中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了進一步鼓勵小傑好好學習,卓先順向小傑許諾獲得一次“三好學生”稱號就贈送禮物作為獎勵,若連續三年獲得“三好學生”稱號就送他去北京參加夏令營旅遊的承諾。小傑在卓先順的指引下不斷進步,現在的他刻苦懂事,從父親以往眼中的調皮娃娃變成了一個乘孩子。卓先順將社區的這些困難孩子視作自己的孩子,帶他們一同外出遊玩吃飯,給他們買禮物等等。在服務社區的日子裡,大家都把這位好心的叔叔親切地稱作卓老師,這個平凡的稱謂涵蓋了太多的意義,在孩子們心中,他是好老師、是真朋友、更是慈愛的“父親”。
官井社區有幾個吸毒青年從戒毒所戒毒後,沒有穩定經濟來源,生活困難,“心癮”復萌,便又循環吸毒,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社區幫教人員甚為頭疼。一天,社區工作人員忽然接到一個男子的匿名電話,稱“願意每月拿出幾百元錢來幫扶社區內的吸毒人員,希望他們早日脫離毒害!”並告訴了他們為此專門設立的一個帳戶,讓工作人員定期到銀行取錢,還承諾幫助戒毒青年找工作。由於有了固定的生活來源,社區內的吸毒人員逐漸戰勝了心魔且通過該匿名人士的幫助找到了相對穩定的工作。在幾位被幫扶人的強烈要求下,該匿名人士終於答應在社區辦公室同他們見一面,但他與社區約定—“不將此事外傳!”卓先順的義舉也就只有社區工作人員知曉。隨後,他又無償為官井社區提供了辦公卓椅,資助困難青少年等。
主要貢獻
20多年資助貧困學生50餘人雪中送炭可稱為慈善,錦上添花不叫慈善”。這是卓先順對慈善的理解。因此,他在資助貧困學生時,和其他捐助者“只捐助成績優異的貧困學生”不同的是,他只看學生家庭是不是確實貧困,不看學生成績是否優異。近年來,受到他資助的貧困家庭孩子有50多人,其中有很多他自己都喊不出名字來,而一些受助者甚至不知道是他捐的款。他最早捐助的一名孩子,現在已經開始在城區一個辦事處上班。當初資助這名孩子時,因了解到這名孩子的父母都去世了,卓先順給予了這名孩子特別的關注。高中畢業時,因沒能考上大學,這名孩子不好意思給卓先順打電話,後來得知情況後,卓先順對這名孩子說:“我就是你的父親,有困難找我”。前不久,第一次領到工資時,這名孩子興奮地給卓先順打來電話匯報,並告訴卓先順,等他有能力了,他也會去幫助別人。
2008年10月,卓先順聽說自己資助的遵義市第二中學的一名學生,因家庭貧困,在學校經常吃不起飯,一些同學見其可憐,紛紛省下零用錢來幫助這名學生。儘管如此,這名孩子還是因沒生活費而隨時面臨輟學。聽說這件事後,卓先順找到這些孩子,告訴他們今後不要再省錢給這名學生,他會負責這名學生的生活費。隨後,卓先順還購買了東西前往這名孩子的家裡,當看到孩子家徒四壁的家和年邁且患病的父母時,他流淚了,並掏出幾百元錢給這名孩子,鼓勵她好好學習,有什麼困難可以找他。從那以後,上學期間,卓先順每月給這名孩子送去300元生活費,讓孩子得以安心學習。
20多年來,在資助貧困學生上,卓先順已算不清自己到底捐了多少錢,但通過粗略估算,他捐的善款、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捐助貧困學生的費用達到了30多萬元。對於卓先順來說,接到資助孩子們的簡訊或信件,是最高興的事。看到孩子們在他的幫助下得以繼續完成學業,他就感到特別欣慰。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呼卓先順為“愛心叔叔”、“愛心爸爸”。選擇幫助他人是卓先順一生無怨無悔的夙願,他不能成為富人,但永遠是快樂的,志願、奉獻、快樂是他一生的追求。
社會評價
卓先順,多次被單位和上級黨組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2007年,獲“滿意在貴州•綠絲帶活動”先進個人;2008年12月被中國紅十字總會授予“中國紅十字會志願者之星”榮譽稱號;2009年紀念遵義解放60周年獲得“遵義市十佳志願者”,同年,被紅花崗區表彰為“關愛青少年”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