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叢書簡介】
青少年“愛閱讀·學作文”叢書依據教育部語文新課標規定的中國小課外閱讀要求,為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量身定做而成。叢書擁有強大的作者陣容,包括《讀者》《青年文摘》簽約作家、中國小優秀教師、青少年勵志導師等,並邀請權威教學專家就每篇文章的寫作特色和思想價值進行詳細、精準的點評,是一套兼顧課外閱讀與作文學習的優秀青少讀物。
叢書由自信卷、處世卷、奮鬥卷、成長卷、理想卷和智慧卷六個分冊組成,內容涵蓋六大勵志主題,有益於青少年開拓視野、增長知識、感悟生活、了解世界,逐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叢書適合國小高年級、國中和高中學生閱讀;可作為中國小語文課閱讀和寫作訓練的輔助教材、語文試卷閱讀題選文;推薦中國小圖書館、閱覽室,社區圖書室館藏。
【本書簡介】
教育部語文新課標規定中國小550萬字課外閱讀總量,找到適讀、經典、有益的讀物很重要!兼具“課外閱讀、作文學習、品格教育”三重功能,青少年“愛閱讀?學作文”叢書最給力!帶著感情閱讀,用心感悟字裡行間流淌的真情,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迷上閱讀;帶著感情寫作,著力捕捉平凡小事中潛藏的深意,你就會在遣詞造句時傾情而書。
圖書目錄
第1季詩意棲居
半瓶陽光
陽光的形狀和聲音
按時看日出
小巷裡的陽光
一粒沙里見世界
雪化了是什麼
生命的“搖滾歌手”
還來就菊花
生命中的雲翳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
春天的聲音
我坐在這裡看時間流過
手掌上的春天(五章)
城中的春天
杏花春雨江南
苦夏
剪得秋光入捲來
一片落葉
樹之殤
秋天的詩意
冬天之美
貧窮而聽著風聲
取暖的方式
書窗上的那輪明月
內心的那泓清泉
失眠的你會在誰的夢裡出現
關於母親的歌
陽光不銹
幸福的推車
爆米花開的日子
另一種眼睛
第2季簡單生活
生活如椅子
用左手溫暖右手
讓生命破繭成蝶
一個教師的2005年
別把自己看扁
心情的顏色
聲音、色彩及其他
人生需要空白
人生如茶
閒敲棋子落燈花
人生如風景
觀棋與觀人
喊了就不冷
取暖
請不要擋住我的陽光
普通生活
人生的原生態唱法
漫畫人生
臉上的“苦”與“笑”
幸福的金薔薇
第3季打開心窗
一輩子最怕什麼
在春天種植自己
順風與逆風
發光就是生存
輸也是一種人生
給心靈畫一扇窗子
寬容是陽光
等待自己
鹹淡皆有味
常想一二
一萬天中的一天
因自己的職業而自豪
心花
像企鵝一樣沉潛
一切的一,一的一切
天亮從自家天窗開始
換一種手勢
朋友不是陽光
第4季點擊智慧
坐看雲起時
假如差生邱吉爾生活在中國
快樂在於一種角度
你只是沒有贏
希望之荷
“如果”是一個繁花掩映的陷阱
另一種美麗
做命運的朋友
時間財富
彎腰的哲學
妙喻人生
把石子種下
驀然回首
向日葵的人生
向蒼蠅學習
做最好的自己
幸福是樸實的
如果心靈是一隻飛鳥
跑步中的“成功學”
一點一點地成功
樂觀處世
兵馬俑朝向何方
後記用自己的文字取暖
社會影響
青少年“愛閱讀·學作文”叢書依據教育部語文新課標規定的中國小課外閱讀要求,為有效提高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量身定做而成。
叢書擁有強大的作者陣容,包括《讀者》《青年文摘》簽約作家、中國小優秀教師、青少年勵志導師等,並邀請權威教學專家就每篇文章的寫作特色和思想價值進行詳細、精準的點評,是一套兼顧課外閱讀與作文學習的優秀青少讀物。
叢書由自信卷、處世卷、奮鬥卷、成長卷、理想卷和智慧卷六個分冊組成,內容涵蓋六大勵志主題,有益於青少年開拓視野、增長知識、感悟生活、了解世界,逐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作者簡介
王清銘,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優秀教師。教育部“十一五”重點課題組作家專家。已出版散文集兩部。作品入選《大學語文》和香港語文課本等。八篇文章被編為全國十個地市中考現代文閱讀題,50餘篇散文被改編為高考中考現代文閱讀模擬題。
【點睛】本文通過女兒捉陽光這件事呼籲成年人找回那顆早已失去的童心,“兒童是成年人的父親”,作者引用詩句升華了本文的主題,立意新穎。生動的細節描寫營造了詩一般的意境,形象地刻畫了“女兒”天真可愛的形象。
這是春天一個明媚的早晨,樹葉上的露珠下眨著眼珠,正探頭打量這個新鮮的世界。
屋前的空地上,小女兒站立著,像一棵小樹。黑色的眼瞳眨巴著,她伸出手,不時往空中輕輕一拈。陽光鍍亮了她仰起的雙頰,仿佛有兩朵小紅雲飄到她臉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麼?”我走過去。
她向我一擺手,說:“別過來,我在捉陽光哩。”
“捉陽光?”我十分好奇,“陽光捉得住嗎?”
“能!”她手指不遠的地方,那裡放一個小玻璃瓶,在陽光下閃射柔和的光芒。
“我捉了半瓶子陽光了!”說話時,女兒的眼神很亮。
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陽光剛好照亮半個瓶子,這就是女兒所捉的半瓶子陽光了。
我走到她身邊,問: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陽光?
“知道。風走過來,樹葉有聲音;陽光走過來,水裡有亮亮的波紋。”
我望遠處望,前邊的一條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陽光。
“抓到陽光時,手會暖暖的。”女兒邊說邊把手上的陽光輕輕放進小瓶子裡。
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點暖意。難道我也抓住了陽光了?我童心大發,興奮地叫嚷起來:“我也捉住陽光啦--”
女兒慌忙止住我,說:小聲點!你這一吵,會把陽光嚇跑的。
我在屋內埋頭工作,突然發現一束陽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攏。挺直腰,我看見女兒正拿一面小鏡子往屋內反射太陽。看見我從書堆中仰頭,就沖我擺手,說:爸爸快看,陽光走到我們屋裡來了。
她的手一顫動,鏡子裡反射過來的陽光就滿屋子遊動了。有幾縷頑皮的光線跳上我的書桌,倏地鑽進我敞開的心裡來了,於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覺體內也有一條河流在流動,波光瀲灩的。
太陽漸漸落山,陽光越暗淡了。女兒守著那個瓶子,看見我走過來,她幽幽地說:陽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陽光只有淺淺的一層了。
“爸爸,太陽滅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
太陽滅了?我糾正說:“不是滅了,是太陽落山,陽光暗了。”
“不!太陽是滅了。”女兒很倔強,“太陽是燈。”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內的燈,突然想起女兒所說的“陽光是燈”的話,覺得這滿屋子的燈光也是陽光了。坐在電腦前,我寫下了華茲華斯《彩虹》里的一句詩:兒童是成人的父親。
畢卡索也強調終生向兒童學習。成年人注重的是實用價值,孩子青睞的是精神價值,他們的世界是詩歌一般美好的,如陽光,如流水,如花開的聲音。
生活磨鈍了成年人的詩意感受,他們看不見陽光,只看見陽光下的陰影和陽光里的飄舞的塵埃。橫流的物慾又使清澈詩意的河流沉渣泛起,我們的心靈也不再“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了。生活用功利和實用的黑布蒙住了我們的雙眼。一位詩人寫道:在上帝眼裡,我們都是盲人。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健康的兒童性”的概念,主張人們應該有雙重視角:一為成年人成熟的眼光,一為兒童天真的、非理性的、超功利的目光。
人詩意地棲居大地上,需要童心和一副兒童的眼瞳。黑夜給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用來尋找流失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