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文化類型:
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
※ 距今年代:
約4500多年
※尺寸:
高17cm,直徑15cm
此罐出土時口沿就是殘的,觀察殘缺處,發現不是新破損,而是老殘。器型規整,造型優美,雖經數千年的沉埋,色彩依然艷麗。
文化背景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馬家窯遺址而得名,年代約為距今5000年—4000年。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甘肅、青海一帶調查,其助手們在1924年發現馬家窯遺址並進行了發掘。1957年開始,甘肅省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發現了馬家窯類型疊壓在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之上的地層關係。馬家窯文化和馬家窯類型均由該遺址而得名。
半山類型因1924年安特生首先發現於甘肅省廣和縣洮河西岸的半山遺址而得名,距今約4500年(約4650年—4350年之間), 分布在隴山以西的渭水上游、蘭州附近的黃河沿岸到青海貴德盆地,及黃河支流湟水、大夏河、洮河、莊浪河、祖厲河、河西走廊的永昌、武威、古浪、景泰等地區.範圍基本與馬家窯類型相同,但已逐漸西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