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村落遺址

半坡村落遺址是中國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遺址典型代表,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半坡遺址位於滻河下游右側覆蓋有黃土的二級階地上,背依白鹿塬,與河床相距800米,現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是八百里秦川的中心。

位置

半坡遺址於1953年被發現,經碳十四測定年代為距今6700至6100年。1957年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就地建成了西安半坡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新石器時代遺址博物館。博物館面積約3000平方米,有半地穴式的房屋、窖穴、圈欄及起防護和泄洪作用的大圍溝等遺蹟,比較完整的保留的半坡原始社會村落的原貌

人文

半坡人的經濟生活中,農業生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們焚毀樹木,開墾農田,種植粟等旱地作物。當時人們從事生產活動所使用的工具是石頭、獸骨、鹿角和陶片等製造的。除糧食生產外,半坡人也已開始種植蔬菜。家畜飼養業在當時已出現了,當時養的牲畜有豬和狗兩種,以豬為主。打獵、捕魚也是當時一項重要的生產活動
陶器的使用在當時占重要地位,在製作技術上已採用了模製法和泥條盤築法,並逐漸以轉動的輪盤(慢輪)修整器口器形。半坡遺址陶器上的魚紋圖案具有代表性,其中口部噙魚的人面紋飾最具特色。陶器上還有可能為早期文字的雛形的標誌符號,半坡陶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