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是一所獨立設定的民辦本科普通高校,前身是由台灣教育家王廣亞博士為董事長的台北廣興文教基金會與鄭州大學合作興辦的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1993年3月6日,河南省教委根據省政府豫政文〔1993〕第44號檔案批准成立"升達大學籌備處",開始籌建升達大學.1993年8月12日奠基,10月破土動工,1994年8月第一期工程完工.1994 年6月21日,國家教委批准成立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同年9月招生開學.2011年4月7日,國家教育部批准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轉設為獨立設定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學院創辦人王廣亞博士,原籍河南省鞏義市,畢業於日本亞細亞大學經濟系,先後獲美國加州聯合大學榮譽教育博士、韓國清州大學經營學名譽博士、韓國南部大學名譽哲學教育博士、日本創價大學名譽博士學位.2009年榮獲"感動中原60年60人"殊榮.2011年又相繼榮獲全國教育行業最具影響力人物、中原之子等殊榮.他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在海峽兩岸創辦學校10餘所,培養學子近30萬人;曾擔任台灣私立教育事業協會理事長近30年,並獲選為台灣第一屆十大傑出教育事業家.20世紀40年代他在台灣創辦了台北私立育達高級商業家事職業學校,後又創辦桃園育達高中、育達商業科技大學.改革開放以來,王廣亞博士又在大陸創辦了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內蒙古經貿外語學院、北京育達高級職業學校和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成功學院等,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合格建設人才.
學院位於鄭州市新鄭龍湖鎮,占地面積千餘畝,建築面積45萬多平方米,50多棟中西合璧的建築樸實典雅,美麗的龍湖橫穿校園,湖光樓影、綠樹成蔭、水木清華、景色宜人,被河南省評為"花園式單位",是讀書和求學的理想境地.
目前,本院設有國際貿易、會計學、企業管理、市場行銷、資訊管理、外國語言文學、文法學、藝術等八個系和體育、公共外語、共同學科等三個教學部,共有41個本科專業(含方向)、13個專升本專業和9個專科專業,學科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工學、藝術學六個學科.
基本內容
中文名: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簡稱: 升達、升達學院、舊鄭大升達
校訓: "勤儉樸實,自力更生"
創辦時間: 1993年
類別: 民辦大學
學校類型: 財經類
主管部門: 河南省教育廳
所屬地區: 河南省新鄭市龍湖鎮
主要院系: 國際經濟貿易系、會計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文學和法律系等
創辦人: 王廣亞
省級重點學科: 金融學(國際經濟貿易系)
省級特色專業: 會計學(會計學系)
學院設施
學院教育教學設備先進,基礎設施齊全,生活條件優越.
圖書館各類藏書約200萬冊,館內設有小劇場、視聽室、音樂欣賞區、休閒區等;其人性化、個性化、數位化的管理和藏、借、閱一體化的服務模式,贏得了省內外同行的好評.曾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圖書館現代化技術套用先進單位"和國家級"全民閱讀活動先進單位".
學院建有教學樓10餘幢,普通教室400餘間,座位3萬多個;擁有電腦教室、語音教室、多媒體教室、專業實驗室等各類多功能教學場所200多間;特別是金融控制中心、3D仿真實訓中心、同聲傳譯實驗室、外語交流園區、日本文化室專業實驗室(場館)在省內高校處於領先地位.
金融控制中心是以金融專業為主,兼容國貿、物流、計量等專業的綜合性實踐教學平台,主要用於證券投資的模擬教學,如在這裡可以獲取最新的、即時的股票、期貨和外匯金融產品信息和數據,進行高仿真的模擬交易.
3D仿真實訓中心使學生可在旅遊景點的立體三維模型中身臨其境地進行自由活動,達到不必到達旅遊景點就可以進行現場導遊講解、導遊技能培訓、導遊考試考核等效果.
同聲傳譯實驗室是模擬聯合國會議設計而成,可以同時用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漢語、俄語、阿拉伯語等8種語言進行同傳,主要用於召開國際會議和口譯專業實驗教學.
外語交流園區設有外文報刊閱覽室、外文電視放映室、小劇場等,為師生提供了獨具特色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平台.
日本文化室匯集了眾多日本文化元素,集文化體驗、日語交流為一體,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學習日語,感受日本文化的平台.
藝術大樓內有琴房100餘間、畫室10餘間、舞蹈排練廳2間;設施先進的專業音樂廳,舞台的上下、兩側、底幕及四周牆面均做了專業聲學反射處理,建聲標準達到1.7,是師生欣賞高雅藝術的殿堂.
整潔舒適的學生宿舍是"河南省標準化學生公寓",配有暖氣、直撥電話和寬頻接口,是學生的溫馨之家.學院還建有現代化體育場館、標準化學生餐廳、乾淨衛生的直飲水設備、方便快捷的一卡通系統、全方位復蓋的校園網路等;富有人文關懷的教學科研及生活服務設施,為師生愉快工作、快樂學習、幸福生活營造了和諧氛圍.
學院特色
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注重"特色辦學,從嚴治校",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教育理念有機結合.
創辦人王廣亞博士凝練近60年成功的辦學經驗,形成了"倫理、創新、品質、績效"的辦學理念.倫理指校園倫理,即學生尊敬師長,教師友愛學生;"創新"即"日日新,又日新",不斷地推陳出新,永遠追隨時代的腳步前進;"品質"即追求卓越的質量,不僅指人品,亦包括各種事物的品質;"績效"即講究工作的效果.倫理是基礎,創新是動力,品質是關鍵,績效是目標.
辦學理念的核心是"三三三制".第一個三為"三心",即"關心、愛心、耐心";第二個三為"三嚴",即"嚴管、嚴教、嚴考";第三個三為"三特色",第一個特色是教學特色——"兩證多照",即升達本科層次的學生畢業時不僅要取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還要取得英語、計算機等級證書和專業方面的資格證書;第二個特色是品德特色——"三守",即師生都要"守時、守信、守法";第三個特色是"形象特色",即師生要有良好的風度儀態."三心"是基礎,"三嚴"是手段,"三特色"是目標.
學院特別重視對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教育,圍繞"勤儉樸實、自力更生"的升達校訓,"愛國愛校、寧靜好學、禮讓整潔"的升達精神,開展了以愛國教育、勞動教育、禮儀教育為主要內容的養成教育,堅持以"秩序禮儀、文明宿舍、學生整潔"為主要內容的學生工作"三大競賽",把各項管理制度落實到學生的一言一行中,落實到班風、學風中,並設有入學獎學金、優秀獎學金、學業進步獎學金、全勤獎、考取研究生獎、考取註冊會計師獎和特困生助學金等,鼓勵學生積極上進,營造好學、重學的氛圍,逐漸形成了優良的升達校風.
學院不斷加強"質量工程"建設,強化教學管理,重視教學改革與創新,確保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現已建成省級精品課程1門,院級精品課程5門;每學期開展期初、期中、期末教學檢查,舉辦"廣亞杯數學競賽"、"計算機知識競賽"、"外語知識競賽"等教學"三大競賽",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學院重視科研強校和學術交流,不斷加大科研獎勵力度,引導教師圍繞學院優勢、特色學科建設、教育教學改革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開展科研.除有專門行使科研管理工作的科研處以外,還成立了經濟研究所、管理科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設立了科研獎勵基金,定期召開兩年一度的全院科研工作大會,努力為教師搭建科研平台.曾成功舉辦了"全國民辦高校國貿與會計專業本科教學研討會";每學期舉辦高水平的學術報告、素質講座近百場;並與美國、韓國、日本等地高校締結為姊妹學校.近五年來,學院教師共完成廳級以上科研項目近200項,其中省級近20項, 獲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40多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30多篇,出版著作或教材70多部.
我院充分發揮台胞捐資辦學的優勢,努力推動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多次組織兩岸大學生交流互動,促進兩岸青年的相互了解,增進民族感情和文化認同,成效顯著,得到了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等海峽兩岸人士的肯定和好評,被譽為"豫台交流的典範".
學院先後承辦了 海峽兩岸國貿金融實踐教學研討會、人才教育暨卓越管理研討會、金融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會議,並2008年11月,與台灣育達商業科技大學簽署了合作與交流協定,在省內高校中率先選派百餘名學生赴台進行為期半年的學習,參加台灣高校正常學制內的學習活動,並在台灣當地企業進行實踐實習,既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在台灣學習過的學生,因了解台灣企業的運轉方式,又熟悉大陸的情況,畢業時被大陸台資企業爭相聘用.目前,學院正在進一步拓寬學生赴台學習的渠道,擴大與台灣高校的合作範圍,嘗試探索與台灣高校聯合培養學生的"3+1"教育模式,爭取使更多學生在校期間能有赴台學習的經歷.
學院榮譽
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學院蒸蒸日上,校譽日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任河南省委書記期間,曾兩度視察升達,並給予親切勉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副會長王富卿、王在希、張銘清,教育部原副部長張保慶,原河南省領導徐光春、林英海、張世英、賈連朝、陳義初,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史濟春、徐濟超、趙建才等領導曾接見創辦人或蒞校指導工作,對學院的發展寄予厚望.寶島台灣的知名人士馬英九、連戰、吳伯雄、江丙坤、高孔廉曾為學院題詞或親臨學院參訪,對學院寄予充分肯定.
近年來,學院被有關部門授予全國全民閱讀活動先進單位、全國最具社會知名度民辦大學、河南省優秀民辦普通高等學校、河南省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發展(成長)最快的院校、河南省園林單位、河南省學校行風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數位化校園示範工程高校、河南最具就業競爭力示範院校、河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優秀單位、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就業制度改革優秀獎、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信息化建設工作優秀獎、河南省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優秀考點、河南省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優秀考點、河南省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優秀單位、河南省書香校園建設先進集體、河南省傳染病防控工作先進單位、省會高校食品衛生工作先進單位、鄭州市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先進集體、鄭州市涉外工作先進單位、鄭州市園林綠化花園式單位、鄭州市節水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畢業生馮協當選第四屆河南省十大教育新聞人物,辦學水平受到社會各界普遍讚譽.
建校以來,學院的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雖有大幅提高,但是同國家和社會的期望相比,同創辦人王廣亞博士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新形勢、新階段,升達學院將繼續堅持培養高級套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朝著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建設目標,滿懷創建全國一流民辦大學的希望而努力奮鬥.
辦學規模
現在規模
①校園占地面積近2000畝,分五區:教學、行政、運動、生活、休閒區,並有預留地。 圖書館藏書一百多萬冊,有電腦教室、視聽教室、多媒體教室、國貿實驗室、金控中心、會計電算化實驗室等各種實驗室。
② 在校學生近一萬多人,就業形勢良好。
發展規模
① 目標 : 2020年達到全國一流民辦大學水平。
②辦學專業目標:將朝著“管理學院、商學院、資訊學院、人文學院”四個目標發展。
辦學思路
概述
1.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從教學計畫來看保證政治理論課學時,師生每周堅持兩個小時的政治學習,學校堅持把思想教育落實到專業教育和生活教育中去。 2.獨具特色的辦學思路。把創辦人王廣亞博士的辦學理念和50多年成功的辦學經驗與升達學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辦學思路,主要有七點:
①辦學理念
倫理、創新、品質、績效。 辦學理念是對升達師生員工“做事”的基本要求,也是現代社會“做事”的基本素質。
②升達校訓
勤儉樸實,自力更生 。這是對師生員工“做人”的要求。如在學生中開展三種勞動教育,目的是增強生存意識、勞動觀點,以勞樹德 , 以勞增智,認真實踐校訓。一是規定一年級學生必須每天參加半小時的校園衛生勞動;二是二年級以上家境貧寒的同學參加的工讀勞動;三是集體公益勞動。
③升達精神
愛國、愛校、寧靜、好學、禮讓、整潔 。愛國愛校是對理念、信仰、思想素質的要求,寧靜是保持學校有一個安全穩定的教學環境,好學是對學風的要求,禮讓整潔是對外表形象的要求。總之升達精神是對學校校風的要求,努力使升達精神形成我院的校風,升達的校風落實到班風上。如我們把三大競賽(文明宿舍、教室衛生、禮儀秩序)制度化、量化考核,每天檢查,每周公布。每學期都開展禮貌整潔月活動、好學月活動。
④三三三制
第一個“三”為“三嚴”,即“嚴管、嚴教、嚴考”;第二個“三”為“三心”,即“關心、愛心、耐心”,要心心相連;第三個“三”為“三特色”,第一個特色是“兩證多照”,這是教學特色。即我們的學生畢業時不僅要有學位證和畢業證,還要有英語、計算機等級證書以及專業方面的資格證書;第二個特色是“三守”,即老師、學生都要“守時、守信、守法”,這是品德特色;第三個特色指風度儀態,這是形象特色。“三三三制”的核心就是三個特色,即教學特色、品德特色、形象特色。如何做到三個特色?一是嚴格管理,即“三嚴”;二是思想教育,即“三心”。
⑤升達辦學原則
要有好的師資、設備、制度、管理、福利 。這是對領導的要求。如師資 , 我們重金聘請教師;與重點大學簽訂博士生實習基地。
⑥升達的管理
教工的管理,我們實行的是 全員聘用、制度管理、量化考核 。教師兩年一聘 , 職工一年一聘。我們有《人事管理辦法》、《請假辦法》、《教職工考核辦法》、《薪津支給辦法》、《教職工手冊》、《學生手冊》。每位教工都有職掌和目標要求。 我們對教工的考核是分層考核制,每學期期末有一個人事考核會議,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 , 但單位主管起主導作用,實踐證明考核是公正嚴謹的,絕大多數都能接受。學生管理是 制度管理、量化考核、嚴管慈教。 我們要求教師、科長級幹部深入學生宿舍,與學生交朋友,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真正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
⑦升達的辦學定位
根據我院的實際情況,創辦人把培養學生的目標定位在面向基層、面向實際,到第一線去的高級套用型人才上。具體來講:從學校類型來看,我院是經貿管理學院;從功能定位來看,我院是教學型大學;從層次定位來看,我院以本科教育為主;從學校特色定位來看,我院以商英、資訊、國貿、會計為重點學科;從規模定位來看,我院保持在一萬多人的規模。我院的本科要辦成技術套用型本科教育,滿足大部分學生就業的需要,少部分學生考研的需要。我們決心辦好專業、突出特色、重視套用。
辦學成果
經過十七年的建設和發展,學院社會認可度、美譽度與日俱增,在社會上特別是考生、家長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較高的美譽度。 1、學生培養質量高。學院堅持深化教學質量工程建設,注重學風、教風、考風的“三風”建設,有效地促進了培養質量的提高。截至2010年6月,應屆本科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有1700多人。此外,學生在河南省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日語演講比賽等省級以上比賽中獲獎千餘項。 2、招生生源充足。近幾年來,我院普通本科錄取分數線,均高於省定三本線,在省內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2007年,第一志願上線率達114%,最低錄取分數文理科均比省定線高2分。2008年,第一志願上線率達220%,最低錄取分數文科比省定線高14分,理科高19分。2009年,第一志願上線率達113%,最低錄取分數文科比省定線高5分,理科高9分。2010年,第一志願上線率達368%,最低錄取分數文科比省定線高29分,理科高41分。充分說明我院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社會、考生和家長普遍認可。 3、畢業生就業率較高。建校以來,累計為社會培養了各類高級套用型專業技術人才3萬多名,畢業生歷年就業率均在90%以上。因工作成效顯著,我院獲得了“1999-2002年度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就業制度改革單項工作優秀獎”、“2004-2005學年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信息化建設工作單項工作優秀獎”等。 4、社會聲譽良好。據抽樣調查,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整體評價的滿意度達到了99%;2010年5月,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通過對300多萬名讀者和網民的調查,在全省200多家辦學機構中,我院榮獲“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榮譽稱號,在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深得家長和考生的喜愛和好評。
創辦人簡介
王廣亞,男,漢族,1922年6月出生,河南鞏義人,祖籍鞏縣大峪溝海上橋村。解放前去台,後畢業於日本亞細亞大學經濟系,1977年獲美國加州聯合大學榮譽教育博士,1997年獲韓國清州大學名譽經營學博士,2009年獲得韓國南部大學校名譽教哲學博士,2010年獲得日本創價大學名譽博士。1948年在台北創辦私立育達高級商業家事職業學校,1955年在桃園縣創辦桃園育達高級中學,1999年又在苗栗創辦育達商業科技大學。累計為社會培養建設人才30多萬。王廣亞先生也因此被推薦為台灣私立教育事業協會理事長長達27年,並獲選為台灣第一屆十大傑出教育事業家。 王廣亞先生現任台北育達高級商業家事職業學校創辦人兼校長、桃園育達高級中學創辦人、苗栗育達商業技術學院創辦人、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創辦人、內蒙古經貿外語學院創辦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成功學院創辦人、北京育達高級職業學校創辦人兼董事長、鄭州市升達藝術館創辦人、財團法人廣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先後著有:《教育行政》、《商業與心理》、《商科大辭典》、《生活小語》、《進德與修業》、《杏壇縱橫》、《成功與失敗》、《每周座右銘》、《杏壇拾穗》、《杏壇履痕》、《擁有與享有》、《杏壇隨筆》、《采育菁莪集》、《人際禮儀》、《學校管理》、《杏壇鱗爪》等。 王廣亞先生熱愛家鄉,對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及社會建設非常關心,不遺餘力。1990年他首次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這個在海外漂泊多年的遊子帶著回饋桑梓的心情,首先在家鄉海上橋投資興辦了一所國小還了自己一個心愿,此後又陸續創辦“北京育達管理科學教育中心”、“內蒙古經貿外語學院”等。在與河南省及鄭州市的領導談及河南省的教育狀況時,他感覺到,河南地處中原,人口密集,高等學校太少,學生上大學的機會少,這直接影響人才的培養,制約著家鄉經濟發展,於是萌發了在河南建立一所全國一流民辦大學的願望。 王廣亞先生於1991、1992年間多次回鄭考察。雖歷盡艱辛,但他造福桑梓的初衷始終未變,在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時任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等省市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校址定在新鄭龍湖鎮。校園分行政區、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休閒區五個功能區,四十餘幢建築,中西合璧,輝煌典雅。已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3萬多名優秀畢業生,學生遍及全國各地,在社會上享有很高聲譽。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計畫發展五個學院,即:管理學院、商學院、資訊學院、人文學院、研究生院,最終建成全國一流的民辦經貿類大學。 王廣亞先生創辦了十所教育機構,平時生活十分節儉。“勤儉,樸實,自力,更生”的升達校訓是他辦學歷程的最好寫照。“愛國愛校,寧靜好學,禮讓整潔”的升達精神,是他對學子的最殷切的期望。 如今已逾九旬高齡的王廣亞先生仍在教育事業領域默默地奉獻著。
學校的體制與組織
①行政運行體制: 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②組織:
一是教學系統: 八系、三部,31個本科專業(含方向)、7個專科專業、10個專升本專業。
外語系 [ 英語、英語(商用英語)、英語(科技英語)、日語(商用日語) ]
資訊系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網路(專科)]
國貿系 [ 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物流)、金融學(證券期貨)、金融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
會計系 [ 會計學、會計學(會計電算化)、會計學(涉外會計)、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專科)]
企管系 [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國際商務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 ]
行銷系 [ 市場行銷(國際行銷)、廣告學、物流管理、電子商務 ]
文法學系 [ 法學、漢語言文學(文秘)、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
藝術系 [ 音樂表演(聲樂、舞蹈模特、器樂)、藝術設計(裝潢、環藝)]
共科部
公外部
體育部
二是行政系統: 院長、副院長,五處、五室、一館、二個中心,每個單位一個主管。
教務處:教學行政管理 [ 課務科、註冊科 ]
學務處:學生事務管理 [ 生輔科、勞衛科、課外活動科、宿管科、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
總務處:事務科、保管科、一伙食科、保衛科、出納科、營繕科
招生就業處:負責招生、就業輔導、為畢業生推薦就業
科研處:負責科學研究、學術報告、教材管理
院長辦公室、人事室、會計室、外事辦公室、公關室
圖書館 [ 采編科、信息科、流通科 ]
電腦視聽中心[ 網路軟體開發科,技術服務科]:負責網路管理、軟體開發、電腦視聽設備的教學管理
健康中心
三是黨團系統: 院黨委、黨委辦公室、院團委。分別建立於 1996 年、2006 年、1994 年。
四是董事會: 駐校董事
現任領導
創辦人: 王廣亞博士
黨委書記: 吳金良
董事長: 王淑芳女士
院長: 崔慕岳教授
黨委常務副書記: 戎庭銀
副院長: 張潔
副院長: 張金安
教師隊伍
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能有昔日的輝煌與今日的騰飛,關鍵是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的高水平的專家學者。現已建立起一支由省內外著名教授、優秀講師及外籍教師組成的教師隊伍,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享譽省內外。同時,學院不定時選派一定數量的優秀畢業生到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重點大學進修或出國留學,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證學院的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的逐步提高。學校實行重點培養與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並重的政策,保證一線骨幹教師較好的工作、生活條件,形成了專心治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的學術氛圍。展望明天,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將廣納海內外英才,朝著擁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的目標邁進。
來校路線
鄭州大學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位處鄭州新鄭雙湖開發區,西臨 107 國道,東毗鄭州國際機場,來人可從鄭州火車站乘坐 1 路公交(或直接乘汽車)到京廣汽車站下車,然後乘坐 551 路公車即可直接到達我校正門口。
551 路公車:全程3 元、區間 2 元 時間: 5:35-20:25
行駛路線:龍湖鄭州大學升達學院站(升達門口)—中山路(龍湖廣場)站—小喬村站—龍湖鎮政府—後湖村—思達配貨中心—鄭州經貿學院—新鄭侯莊—小劉莊—小李莊—柴郭村—車管所—京廣南路南三環—市第六人民醫院—長途客運總站—京廣路鞋城站—隴海路京廣客運站
552 路公車:全程3元、區間2元 時間:5:20-20:00
行駛路線:龍湖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林錦店)—雙湖大道(21世紀國際城)—龍泊聖地北門—小喬村站—龍湖鎮政府—後湖村—思達配貨中心—鄭州經貿學院—新鄭侯莊—小劉莊—小李莊—柴郭村—車管所—大學路南三環—大學路航海路—大學路路砦—大學路桃園路—大學路建設路(河南醫學院)
553 路公車:全程3元、區間2元 時間:5:35-19:15
行駛路線:龍湖中原工學院(升達,中工門口)—中山路(龍湖廣場)站—小喬村站—龍湖鎮政府—後湖村—思達配貨中心—鄭州經貿學院—新鄭侯莊—小劉莊—小李莊—柴郭村—車管所—京廣南路南三環—市第六人民醫院—長途客運總站—金祥花園—長途客運南站—市第三人民醫院(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