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瓣蓮

千瓣蓮

千瓣蓮是一種稀有的觀賞植物,APG系統認為屬於山龍眼目蓮科蓮屬,也有認為屬於睡蓮科,這是舊的分類觀點。產於湖北省當陽縣玉泉寺。其葉莖與一般蓮無顯著區別,唯花瓣特別繁多,形態富麗。每朵花常在1000瓣左右,花瓣重重疊疊,由大而小,愈近花心愈密集,故名千瓣蓮。每年盛夏開花,花期近3個月,花瓣初墨紫紅色,逐漸變淡,當花開到粉紅色時,便開始凋謝。

簡介

千瓣蓮是荷花珍品,古籍記載在中國隋唐時期即已出現。因其雄蕊、花托、心皮全部瓣化,花瓣重疊,花蕾呈桃形,外瓣大,內瓣小,瓣數常達 1500~3000 枚,而極具觀賞價值。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可開出 1~6 花心的荷花,單花球重可達 0.5~0.7kg,武漢地區通常在 7~8 月開花。

千瓣蓮在中國的分布,一般認為源於 2 處,一是江蘇省崑山縣紅代鎮東亭村“玉山佳處”,據《崑山縣誌》記載“千瓣蓮由元朝詩人顧珂瑛(公元 1310~1360 年)種植,歷時 600 個春秋於 20 世紀 40 年代重新被發現。今滬、杭、寧一帶引種的千瓣蓮多自崑山 ;二是湖北當陽縣玉泉寺,相傳是一古僧從浙江普陀山引進,現已有18 個省市自治區逾百家單位進行引種栽培。

除玉泉寺外,千瓣蓮作為食用蓮藕在雲南呈貢、玉溪和姚安等地區有著大面積栽培 。千瓣蓮多在池塘或水田中栽培,蓮藕產品每年秋冬上市,每 667m2產量可達 1000~1250kg。據觀測,當地千瓣蓮株高 140~160cm,葉片長寬比較大;根狀莖 3~4 節,第3 節長 20~25cm,粗 5.5~6cm,呈長條;花形多為單花心,少許 2 花心,引種到武漢後可開出 1~6 朵花心的花。

千瓣蓮 千瓣蓮

在安寧、富民、姚安、呈貢、玉溪、宜良等地區栽培的蓮藕大部分是千瓣蓮。除雲南省外,千瓣蓮只在湖北 省當陽縣的玉泉寺內發現有栽培,武漢郊區亦有栽培,作觀賞花蓮,是佛教的一種象徵物。將千瓣蓮作為栽培蓮藕是雲南省的一大特色。該品種在雲南省的特徵表現:雄蕊、花托、心皮全部瓣化,株高150—160cm,單花心,少2花心,花瓣1000—1500枚,藕節細長,節間長20—30cm,粗3—4cm,3—4節,藕含纖維較多。引種回武漢栽培後,由於氣候差異較大,株高可達180—200cm,7—8月開花,花多為2—3花心,少單花心,多者可達5—6花心,花瓣數千枚,藕節細長,主藕多3—4節,5節以上的藕所占比例可達37%,每667m2產量1000kg左右。經測定,鮮藕含乾物質21.75%、澱粉1.26%、蛋白質0.55%,VC633.7mg,均高於目前推廣品種及地方品種。雲南地區的千瓣蓮是否存在分化尚不清楚,暫將之定名為雲南千瓣蓮。

栽培技術

兒童逐層翻開花瓣 兒童逐層翻開花瓣

雲南千瓣蓮是滇中地區傳統的蓮藕栽培品種。每年立春後撒秧前扦插於平整 水田中,與秧苗同時出苗生長,待秧苗移栽後即快速分櫱,遍布覆蓋整個水田。荷花初出時呈細紡錘形,外瓣綠色,隨著花瓣的生成,中下部漸膨大成尖桃形,外部綠色花瓣依次掉落,露出中間粉紅色花瓣,但花瓣永不開放翻轉,只是微松,依次少量掉落,直至枯萎,仍是花苞形狀。頑童摘來玩耍時,將花瓣依次一頁頁翻開,然花瓣仍不能窮竟,直至中心極細小花瓣各自分為幾簇,攢在一起,花中並無蓮蓬,因而也不結蓮子。或有大一些的孩子,將大花瓣掰下,凹面朝上放於左手拇指和食指圍成的圈中,右掌合攏,用力拍花瓣使其花瓣中心被氣撐破以發出啪的一聲,以此為樂,常常多人在一起比賽,以破洞大、聲音響者為勝。

近年因引進外地新品種蓮藕,此老品種千瓣蓮栽培面積有所減少,但仍是當地人民的喜食品種,引進的新品種雖產量稍高,但所含營養及口感大不如雲南千瓣蓮。

文獻記載

唐李紳(重台蓮》(即千瓣蓮)詩云:“綠荷舒捲涼風曉,紅尊開縈紫前重。雙女漢皋爭笑臉,二妃湘浦並愁容”。這一“笑”一“愁”正是“千瓣蓮”邊開邊謝特殊神態的生動寫照。“千瓣蓮”的碎瓣增生時,鏇轉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花心。外觀呈雙花心者,人們稱它為“並蒂蓮”,三花心者稱“品字蓮”,四花心者稱“四面蓮”,多花心者稱’丘子蓮”或“繡球蓮”。其實,“千瓣蓮”的這種花心變態習性,清《缸荷譜》(1808年)有詳細記載:“佛座蓮(即‘千瓣蓮’)一名剝蓮,並頭、品字、四面。有心尤房,開必以手,乏自然之趣。然耐久,一花次第開之,可七、八日。初如露桃,漸如艷粉,如牡丹宿雨而心現矣,而頭垂,垂而告倦矣。厥種凡四,系各於心,曰‘並頭’、曰‘品字’、曰‘四面’,皆其類也”。180年前中國荷花大師已洞察明辨“千瓣蓮”的各種花態變異而不受蒙蔽,並明確指出,決不能因為“書瓣蓮”具有花心變化無常的特性,便認為是不同品種。故只把“剝蓮”、“並頭蓮”、“品字蓮”、“四面蓮”等作為“千瓣蓮”的別稱,這是卓見有識的。我們栽培“千瓣蓮”的觀察結果,與《缸荷譜》所敘完全一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