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柱屋景區

"千柱屋景區包括斯盛居,發祥居,筆峰書院。 千柱屋

千柱屋景區包括斯盛居,發祥居,筆峰書院。
斯盛居
千柱屋又名“斯盛居”,建於1798年前後(清嘉慶初年),為斯氏居所。千柱屋裡至今依然有人居住,多數為斯氏後裔,雖然各個家庭相對獨立,卻廊檐相接相合,互不隔離,像一座微縮的城池,走遍千柱屋的每一個角落可以“晴不見日,雨不濕鞋”
千柱屋,因屋有千柱而得名,由斯元儒建造。斯元儒(753--1832),字翼聖。太學生,議敘登仕郎。道光二年(1822)七十歲,旌“五世同堂”。道光間建縣試考棚,輸二千金。奉旨準建“樂善好施坊”。
千柱屋坐南朝北,通面寬124米,縱進深60米,設有重檐式門樓5座,全部有石雕或磚雕作品進行裝飾,全系青石、磚雕製作,鐫刻人物、、山水圖案,皆形象生動逼真,極其精美。建築分布5條縱軸線,3條橫軸線,為庭院式組群布局,總占地面積約7400餘平方米。屋內廊柱林立,據說共有121間房間,1200多根柱子;門戶重重井然有序,千柱屋以正廳為中軸線,兩側分置8個四合院,辟10個天井,各院間以檐廊相通。千柱屋正廳門樓上鐫“於斯為盛”4字,門額四周用磚雕人物、山水、龍鳳等圖案裝飾。過門樓即為正廳,五架抬式結構。正廳兩側分設“叢桂堂”、“雙槐堂”、“福壽堂”、“仁壽堂”,均用青石鐫刻楷書堂名鑲嵌於壁上。今尚保存有“孝廉方正”、“彤管重輝”、“一枝挺秀之軒”、“石澗聽松之館”等匾額多方。正廳照牆上有《百馬圖》磚雕。用21塊長0.34米、寬0.30米的青磚浮雕拼幅而成,總長7.04米。整個畫面錯落有致,匠心獨具
千柱屋的建築格局是典型的中國封建禮法和家族制度的體現,門戶各自獨立,整體卻是一個大戶人家,有“小家”的私密,更有“大家”的融洽,整個千柱屋被一種精心安排的和睦氣氛包圍著,雖然當時也有尊卑、長幼、男女、主僕之間的區分,但同在一個屋檐下的現實,使得處於封建倫理道德中的人們更看重宗族的團結和族人間的友善。
發祥居
發祥居,因門廳有“長發其祥”門額而名,俗稱“下新屋”。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年),為斯元儒胞兄元仁的住宅。坐北朝南。東西寬59.4米,南北深54.80米,占地面積3255平方米。平面以中軸為中心,作對稱式布局,中軸建築三進,依次為門樓(屋)、大廳和座樓。左右兩側設東、西廂樓,邊門出入。東、西廂樓與中軸各進建築,既以廊軒互為貫通,又相對獨立,形成半封閉院落的格局。發祥居設計技藝獨特,布局合理,造作講究,其木雕工藝精細,手段多樣,題村內容豐富,間綴以磚雕與石雕,整座建築猶如雕刻殿堂。
筆峰書院
從千柱屋後拾級而上約數百米,有“林泉之勝,甲於一邑”的筆峰書屋,是斯元儒為本家子弟研讀聖賢著作而建,後來也一度成為本村的國小。光緒《諸暨縣誌·坊宅志》載:“筆峰書屋,在松嘯灣之麓。襟山帶水,曲折幽邃,門前曲池,紅蓮盈畝,夾路皆植紅白杜鵑,月季玫瑰,桃杏梅柳,燦爛如錦,山上雜種松竹。有三層樓,朝揖五老峰。又有小池,水從石龍吻中噴出。林泉之勝,甲於一邑”。《志》中所載,今天絕大部分依舊存在。書屋門前有盤槐兩株,枝幹老態龍鍾,曲虬橫臥,一若青獅,一若白象,皆為不可多得之古樹名木,頗具觀賞價值。屋前古木參天,雖經歷滄桑歲月,依然蒼翠欲滴,生機盎然。作為斯氏後裔的私立學校。雖然面積尚不及千柱屋的十分之一,但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書屋,斯宅人“耕讀傳家”的傳統理念才能有了現實的載體
通往筆峰書院的道路兩旁,紫薇、龍柏、石楠等名貴花木成蔭,蒼翠欲滴,生機盎然,離書院約50米,有兩株巨型羅漢松,書院前又有兩株盤槐,左如獅,右似象,花木層層相疊,平添了一份幽謐。寧謐中傳來琅琅的讀書聲,呼應著遠處飄來的悅耳泉聲,或許還有悠揚的晚鐘聲若隱若現。面對著淡淡的月色鋪散在蒼涼的書院上,或許,斯元儒許下了一個莊嚴的心愿,從而在靈魂的核心刻下最深沉的痕跡,要讓子孫萬代好好讀書。
筆峰書屋與千柱屋同時建造,是斯家專門為子孫讀書而建的家塾。教室設在樓上,據說早先沒有樓梯,學生到教室上課須從竹梯爬到樓上,讀書時則撤掉竹梯,直至放學。學生白天讀書時是不許下來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心無旁騖,兩耳不聞窗外事,安心唯讀聖賢書。由此可見斯家對讀書的重視,由此可見斯族先賢的良苦用心。現在書屋已有了樓梯,那是後來建造的。
歷程
2001年發祥居,千柱屋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千柱屋景區獲評國家AAA景區
2012年諸暨斯宅村入選第三屆中國景觀村落
千柱屋景區還是影視拍攝的取景地,如《天朝國庫之謎》,《西施眼》,《甘溪紀事》,《中國母親》,《風和日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