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境域
北山,泛指渭河以北的山地。其構造屬鄂爾多斯台向斜的南緣。北山南坡與渭河新生代斷陷帶的界限不如秦嶺北坡明顯,為隱伏斷裂接觸。主要地層為奧陶紀灰岩,震旦紀、寒武紀、二迭紀、三迭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等地層亦有零星出露。北山是一系列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的山地,至岐山後轉為北東向的弧狀低山、丘陵,呈斷續狀分布,起伏平緩。其西段稱千山,千山,千山余脈經老爺嶺向東延至麟遊縣的兩亭鄉後分為兩支,北支稱頁嶺,東西走向,起伏和緩,頂面較狹窄,被流水切割,溝谷交錯,較大河流(谷地)發育有兩級階地;南支稱鳳山和岐山,向東延展,起伏較大,峰頂多為渾圓狀。北山除岐山、千陽嶺為石質山地外,其它山地均被厚薄不等的黃土覆蓋,呈低山、丘陵狀。主要山嶺有千陽嶺(1487米)、老爺嶺(1678米)、岐山(1594米)、東崛山(1675米)、崛山樑(1627米)、石臼山(1539米)、瓦罐嶺(1579米)等,構成千陽河與達溪河(涇水支流)的分水嶺。
千山,俗稱“北山”,主脈分導涇渭水系,又稱“分水嶺”。源於六盤山,由隴縣西入千陽縣北,東伸麟遊縣、鳳翔縣,長達40公里。主峰在方地口以西,是與甘肅省靈台縣的界山。
山以東,將縣內的普社鄉和高崖鄉分為南北,東至普社鄉的碑子嶺出界,與麟遊、鳳翔縣東西相望。千山地區千陽縣含上店、高崖、普社3鄉和原區鄉山地,總面積624.9平方公里,
古稱岍山,在縣城北20公里處,由縣西北部入境,東西延迤新集川、火燒寨、溫水、李家河、河北、唐家莊、東風、麻家台等鄉鎮,為千水發源地。《括地誌》載,“東鄰岐岫,西接隴岡”。
北部丘陵山地屬千山余脈,主脊為涇、渭水系的分水嶺。山地西南自長青鄉的石頭坡,東至橫水鄉的黃家坡,西北至千陽縣界,北及東北至麟遊縣界,長約42公里,南北寬約16.5公里,面積694平方公里,占縣總面積58.9%。地形多為梁峁狀、溝谷發育,切割深度為80~200米。山地由呈雁行排列的斷塊山構成。主脊之南呈西北——東南向的山塊,多為較陡的斷層崖;主脊之北為西南——東北走向,坡度平緩;主脊西側的斷塊山形似飛雁雙翅。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樑、嶺脊、陡崖、石岩裸露甚多。但山地東部的澗渠一帶則多為黃土戴帽。丘陵緩坡多是基岩風化而成的殘積坡積土層或被黃土覆蓋,厚約10~100厘米。習慣上有深山區及淺山區之分。
深山區 北靠麟遊,西連千陽,東鄰岐山。含姚家溝、澗渠兩鄉全部及五曲灣、范家寨、董家河、漢封等鄉的北部,面積484平方公里,包括24個行政村,2662戶,12011人。農耕地14.1萬畝,林地20.1萬畝,牧、荒地25.3萬畝。區內氣候涼爽,雨量充足,是木材、藥材的重要產地。山麓又是發展果類及畜牧業的理想地區。河灘多可農耕。區內山勢高峻,嶺脊陡狹,溝谷縱橫,澗溪交錯,岩石裸露,土層較薄,滑坡、崩塌現象時有發生。比較著名的山峰有老爺嶺、寶玉山、展誥山(方山)、雞冠山等。老爺嶺為群山之首,海拔1678.8米。分水嶺(頁嶺)中段的“羊引關”歷來是通往甘肅省靈台、慶陽、涇川等地的重要關隘,古時稱杜陽川。解放戰爭時,西府游擊隊曾活動於此,配合西北野戰軍打擊國民黨軍隊。
主要山峰
千山主脈
千陽縣較大的峰崗嶺梁如下:
大灣嶺(古稱大王嶺),城西北29公里,海拔1432米。是北通甘肅,南連千川各地的要衝。
南灣嶺,城西北18公里,海拔1250米。北通大灣嶺,南連馮坊原,千(陽)靈(台)公路貫通山嶺。
廟山,城北18公里,海拔1210米。突兀環山丘叢,頗具景觀。
回回鼻子,城北17公里,海拔1100米。形如人鼻,舊志以“鼻嶺分溪”為千陽八景之一。
天台山,城北12公里,海拔1090米。翠柏環繞,蔭郁蔽天,俯瞰川原,盡入眼帘。
三女峰,城北14公里,海拔1120米。三峰相連,頗似墳丘,因《三女峰》傳說故事而名。
普社山,城北48公里,海拔1340米。相傳古時,地方不靖,民眾外逃;後返鄉里,“普生結社”,憑山險以自保,苦謀生計,故名“普社”。
雪白山,城北40公里,海拔1476米。以明成化間興修雪白寺命名。
立馬寨,城北30公里,海拔1200米。相傳宋趙匡胤曾駐紮營寨,遂名。
前殿嶺(又名紅土坡),城北26公里,海拔1150米。有“一嶺結三原(南寨原、北台原、曹家原)”之稱。
馬蹄山,城東北22公里,海拔1140米。傳說趙匡胤過此山,馬踏石坡,蹄印永留,故名。
馬鞍山,城東北23公里,海拔1150米。以形象馬鞍而名。傳說為唐初內廄牧馬之地。
硯月台(古稱玩月台),城東北26公里,海拔1360米。
四楞疙瘩。城東北25公里,海拔1545.5米。為全縣最高峰。
墳灣嶺,城西北40公里,海拔1210米。有唐代名將段秀實之父段行琛墓。
高盤,城西北20公里,為董坊原、邢家原、羅家原入山之衝要。
隴縣境內,由西向東的主要山脈、山峰有:
錦雞屏山,在縣城西北30公里處。從新集川鄉西部入固關、曹家灣交界處,沿東南方向延伸至雞爪山,境內長14公里。最高山峰是固關鄉的焦家山,海拔2041米,為固關北部屏障。
景福山, 在縣城西北30公里處。山上有“鳳爪”、“朝元”、“定心”三峰。海拔1952米,由新集川鄉東部入溫水鄉湯房梁。東南方向延至城關鄉原子頭,山脈長約28公里。最大山峰為龍門山,海拔1921米,山上有龍門洞,為道教龍門派聖地。
峰山 ,在縣城西北25公里的火燒寨鄉山峰村境內。海拔1485米,長約20公里。峰北有大橋,峰西豎界碑,為陝、甘兩省交界山。
清涼山 ,在縣城西北15公里處的溫水鄉峽口村西北。又名百花山,海拔1781米。上有清涼山村和景福寺,翠柏蒼松,幽雅壯觀。山巔有瀑布,水流至廟前為靈湫池,水清味美。
殿山樑 ,位於縣城北18公里處。由溫水鄉起蜿蜒伸入甘肅省華亭縣境,全長約18公里。海拔1330米,最大山峰為趙家山,海拔1255米。
九龍山 ,位於縣城西北20公里處李家河鄉的蘇家原。原上有九峁,平地突起,故名九龍山,為這個原的一大景觀。
青白嶺, 亦名荒山樑。位於縣城東北24公里處的河北鄉。海拔1370米,蜿蜒於石嶺子、白石、三州堡等地,主峰石嶺子,海拔1460米,最高峰牛肚凹山,海拔1535米。北通甘肅省崇信縣界,全長24公里。支脈有荒山樑、西溝梁、談灣梁、廟坡梁,為渭河與涇河水系分水嶺。南部白草疙瘩,為縣城北屏障,距縣城2公里,海拔1185米。山麓有藥王洞、香山寺,山頂有電視轉播台。
馬家山樑 ,在河北鄉東南。北至甘肅省靈台縣界,南起東風鎮東相公山,逶迤30公里,南北走向,較大支脈有焦家山、峰台山。
相公山, 在東風鎮東,窯場村西,千河北岸,寶平公路北側,距縣城15公里。海拔1051.4米。因山崗有相公墓而得名。山西、東產煤和陶土,均已開採。
金雞廟梁, 在縣城東北20公里的麻家台鄉境內。因山上有金雞廟而得名,主峰海拔1344米。北入甘肅省靈台縣境,南入千陽縣境,全梁長約20公里,最高峰為朱家屯子,海拔1446米。
麟遊縣境內主要山峰有:
馬家堡峰:老爺嶺紅煞殿梁支脈。位於兩亭鎮西,山峰崛起,狀若天柱,山頂有介子推廟,今圯。峰東即兩亭河,長川縈繞。
唐家山: 老爺嶺西嶺支脈,位於花花廟鄉駐地東北,有廟宇40餘座,今圯。為陝甘兩省分界處。
峰台山:老爺嶺西嶺支脈,位於酒房鄉駐地東南,山勢陡峭。俯瞰酒房川,歷歷在目,西可望西關山,北可目極靈台塬,山腰有一清泉,清流潺潺,注入谷底。
蒼山,在縣城東南里許,達溪河之南,蒲河之東,古有柏林,蒼翠蔚然,故名蒼山。。山東溝壁有數洞,傳系元代清虛子王志謙煉道處。故溝日煉道溝,洞日白雲洞。西山腰有一“湫池",四時水溢,舊時人們常在此祈雨。五十年代即在此間植樹造林,實行綠化,由於管理不善,成活無幾。1980年後,開展綜合治理,植樹綠化,初見成效,幼林蔥綠,生長茁壯,蒼山面貌,為之一新。
珍珠山,位於縣西南達溪河上游龍門鄉境,因山頂古有“珍珠娘娘廟"而得名。與臥虎山、鳥鳥山,清涼山相對應,總稱縣西部之四大名山。海拔1150,--,1480米。山頂呈“馬鞍形",北坡較平緩,多為坡耕地,西南蛉脊蜿蜒伸展,灌木叢生。1958年利用此間及周圍廣闊的宜林地資源,建立了國營珍珠山林場。如今珍珠山上,核桃幼林及其它用材林鬱鬱蔥蔥,森林覆蓋率達S8%。
唐家山,座落在本縣百里鄉與陝西省千陽縣交界處,北坡屬本縣疆域,南麓屬陝西。山蜂高竣,海拔1400米。古時上有寺院,並有“朝山’’盛會,曾為陝甘通道之要隘。民國以前多藏匪徒,幾經地方政府協同駐軍圍剿,將寺院垣牆推平。1958年陝甘兩省當地行政組織,將古寺院全部拆除。
新開山,位於縣東南之新開鄉寨坡村,因四面臨溝,唯一描駝頸"狀通道與寨坡村相連。園形山峁突起,猶似疙瘩,上建寺廟,俗稱“疙瘩廟"。海拔1200米,面積2平方公里。寺廟內有裸明代木呱樹,由灌成喬,直徑尺余,為一奇觀。“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廟宇被拆除,樹木被砍所剩無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縣人民政府扶持幫助,植樹種花,重新妝點,美化新開山,並維修裝飾了“玉皇閣”o,
高志山,位於達溪河北岸i縣城東里許。海拔1 150米,面積約2平方公里,山勢陡峻,孤峰突起,系歷代扼守縣城的主要高地。峰嶺後脊向北延伸,與獨店原連線。相傳,南.北朝時,志公和尚殼化於此,因山上有志公洞,故名高志山,亦稱志公山。山腰有一平台,原建有廟宇三座。名“雲寂院”。農曆六月六日為例行廟會,四方民眾,登山拜佛,歷代名人,重陽登高,遊覽舒興。今廟宇俱廢,唯存幾棵古柏和山巔之搿鎮地土墩"殘跡造系黃土母質,因風化剝蝕,山腳多衝溝,西側多滑坡。自然植被較差。1955年開始,植樹綠化,自然面貌有所改變。
保蘆山,在縣東三十里達溪河南岸,由九座山峰組成,因名九頂峰。相傳主峰上有文王畫卦台古蹟,又稱文王山,II J勢峭峻,路徑迴旋,上建庵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縣鄉統一規戈Ⅱ,重點綠化美化,大面積種植油松,馬尾松及其它用材林和經濟林,幼樹鬱鬱蔥蔥。
離山,座落在達溪河南岸,與縣城隔河相對。舊時建有“至定寺",俗稱南寺。傳為唐相牛僧孺別墅,故址內原有銀杏樹一棵,謂僧孺手植。民國時闢為中山林,培植各類雜樹。而後改為靈台佛教協會,為善男信女拈香誦經之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歷年植樹種草,林木豐茂,陰翳蔽日,且有達溪河輝映,山光水色頗有情趣。現闢為公墓。
余脈頁嶺
碧城山:即今縣城北面高峰,乃天台山之後峰,唐九成宮之屏障,宮後絕頂蒼碧,東面支脈蜿蜒,環繞樑宇。山坡綠草如茵,深秋不凋,故曰“碧城秋草”。
屏山:位於杜水北岸,隔河與鳳台山對峙,南面危崖數丈。折褶如屏,崖腹出一清泉,長流不息。崖面滲水,夏日水珠滴答,冬日凝凍,冰柱倒掛,明代滇人陳銘摩崖題曰“屏山噴玉”。石崖有佛像21尊,旁題“大宋天聖八年四月癸未強制勝刊”。又一尊地藏像,旁題“天禧三年,王思遇失父葬地造也”,今圯。
崔木嶺:為橫貫麟遊頁嶺的最高峰。此處有崔木鎮,隋修仁壽宮運木經此故名。
杜陽山:今招賢鎮西,距縣城30公里。杜水自西經此折向東南,漢置杜陽縣,以此命名。山首有杜陽堡,清時建義倉,民國時設徵收處,一度曾設過軍火庫。
頁(xue)梁橫亘永壽縣東西,支梁向南向北延伸,海拔高、氣溫低,地勢中高邊低。有溝210條,山頭250個。區內有:
婁敬山。東西走向,長約2.5公里,海拔1,063米。
五峰山。海拔1467米。
永壽梁。東西走向,全長38公里。山樑土石相間。
六十里梁。南北走向,最高處海拔1426米。
黑山。走向南北,全長約3公里,主峰海拔1505.3米。山上土石相間。
毛英圪垯(丘)。海拔1339米,面積212平方米。
還有高泉山、虎山、天堂山、盤道山、石牛山、危山、灰堆山、高廟山等。
余脈鳳山
鳳凰山:在縣城西南,山前小巒桀出。端部一石島,延至杜河岸,形若鳳頭,狀若飲水。隋文帝游幸仁壽宮,相傳鳳鳴於此山而得名。山腰有甄侍郎墳,近年來已故的縣委書記甄富等相繼葬於此。山上有縣級機關營造的刺槐林,並間有松柏,相互掩映。
崛山樑:海拔1627米。位於縣城西南之清明溝老村北,距縣城20公里。
喇嘛帽山:位於良舍鄉西坊南部,距縣城30公里,危崖峻峭,頂際平圓,狀若冠蓋,故呼此名。
西尖山:在良舍鄉境東,距縣城25公里。山尖如馬耳,層遞而下為龍窩峽,極下曰獅子口,有石峰狀若獅首,耳目口鼻皆俱。隔杜河相望,有石嘴伸出,蜿蜒而長,狀容象鼻,故稱此地為“獅象雹門”。西數武有二山,東曰鼓山,西曰鐘山,皆列於龍窩之前,人稱為吉祥福地。
余脈岐山
岐山山區(千山余脈,俗稱北山) 面積222.677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26%,海拔960~1651米。含西方鄉的孟家山、牛家山、西方、祝家河、澇川、南溝,蒲村鄉的崛山溝、冢子河,祝家莊鄉的曹家溝、南木川,京當鄉的交界及縣屬崛山林場。區內耕地44023畝,占全縣總耕地7.24%,3443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5.5人。境內山峰林立,溝壑縱橫,主梁呈西北東南走向,起伏明顯,深山山勢陡峻,淺山樑脊較寬,多屬直斜形斜坡,坡面黃土覆蓋厚薄不一。山坡地占92%,僅澇川、祝家河等處有少量川地。是發展林牧業生產基地,
岐山縣境內主要山峰從東向西有:
首陽山,位於縣城東北30公里,京當鄉西塢村北,為岐山向東南突出的一個山樑,底寬約800米,長約1000米,頂部緩平,形似丁字壩,山腳人工林帶圍繞,上為草甸,制有水準點。相傳為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餓斃的地方。
岐山 俗稱箭括嶺。《漢書·地理志》載:“岐山在扶風美陽縣西北。”唐代學者顏師古在《漢書注》中說:“岐山在美陽,即今之岐山縣箭括嶺也。”位於縣城東北約30公里,祝家莊鄉岐陽村北,有東西二峰,中為缺口,形似箭括而得名。東峰海拔1594米,西峰海拔1549米,缺口有一古道,寬約10米,是隋唐帝王去九成宮的必經之路。斷崖有摩崖刻字,遒勁有力。山體由石灰岩組成,峰巒聳翠,綠草如茵。山之陽平原廣漠,土壤肥沃,村落棋布,此即“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的地方——周原。
鐵橛山 位於祝家莊鄉杜城村西北約0.5公里。南北走向,海拔1059米,石質堅硬,基岩裸露,植被較少,遠望像座黑鐵塔。頂巔制有水準點,眉麟公路繞西側而過。東側有一小嶺,名兔兒嘴,亦名兔兒嶺,相傳為文王回西岐時所經之“兔兒坡”。
三龍山 在箭括嶺西北,崛山之東。群峰簇擁,三巔獨露,由南遠眺,形似“”字。
崛山 位於縣城東北約20公里,蒲村鄉崛山溝村之北。據清嘉慶十五年(1810)《重修珍珠洞碑記》:“此山靈空窾竅。多石室穴窟,故稱崛山。”一說東晉時龜茲高僧鳩摩羅什於此譯經,觀此山與印度釋迦牟尼說法處之耆闍崛山相類,故以名之。《一統志》名曰耆闍山。兩峰對峙,巨壑中分,故有東、西崛山之分,均為南北走向。東崛山長1.5公里,主峰海拔1530米;西崛山長約2公里,海拔1651米。兩峰相距約2.5公里,壑中有通往麟遊人行小道。山勢陡峭,斷崖迂迴,樹林茂密,奇觀勝景無窮。循崛山溝而上,先東山,後西山依次排序,其名勝有:洞溝門、龍鳳坪、瘦驢嶺、景陽洞、八仙台、二陽洞、三陽洞、珍珠洞、三皇洞、蓮花洞、皇經台、伽藍殿、天王殿、睡佛殿、羅漢崖、朝佛殿、梳妝樓、東石碣、西石碣、捨身崖、文殊殿、香山殿、梅花石等,為岐山縣旅遊勝地,舊志列“崛山名剎”為吱山八景之一。
獨山 位於縣城東北故郡鄉畫圖寺村北0.5公里,為一橢圓形土丘,頂寬坡緩,全為耕地。
四方山 位於獨山北側約0.5公里。東西走向,長約0.5公里,東麓腳下為黑溝口,形似頭西尾東面南之臥虎,頂巔較平,故名。
蓮花山 在獨山西北側約1公里,其下稍東有劉家村,層峰疊翠,迂迴數里,中間凹下,有泉水清澈見底,登高俯視,形若蓮蕊含珠。
神農山 位於縣城東北故郡鄉索王村北約1公里,南北走向,東西寬約0.5公里,翠柏環繞,微露頂巔,遠望似一雄偉的綠色金字塔。
北太白山 位於西方鄉澇川杜家東側,為群山中的一個獨峰。東西長1公里,南北寬1.2公里,海拔1336米,山頂緩平,面積約30畝。有太白廟、戲樓等建築,農曆七月十二日有廟會。“文化大革命”中此建築被拆毀,廟會今廢。
天柱山 位於縣城正北約5公里,山勢高峻,萃出群峰,如柱擎天,故名天柱山。《括地誌》、《太平寰宇記》、《讀史方輿記要》等書,均誤稱岐山。
書卷山 在天柱山北側,層疊聳秀,疑似書卷,故名。
鳳凰山 亦稱鳳鳴崗,在縣城西北7.5公里處,西北東南走向,西高東低形似臥蟾,俗名蟾嶺坡。植被較好,《國語·周語》“周之興也,(鳳凰之別名)鳴於岐山”,相傳即此處。下有唐代所建周公廟,風景幽雅,是旅遊勝地。
五將山 在縣城西北、西方村北5公里處,因山上有五將廟而得名。南北走向,山體長3.5公里,主峰海拔1640米,山勢崢嶸,為岐山、麟遊兩縣的界山。前秦王苻堅避燕兵於五將山,被後秦王姚萇部將吳忠所擒,即此處。
麟遊縣境內主要有:
石臼山:位下九成宮鎮東嶺村附近,距縣城10公里,海拔1539米。突兀陡峭,巨石嶙峋,絕頂有一巨石,中有一臼,直徑60公分,深14公分。相傳為仙人搗藥之臼,因此而得名。
青蓮山:位於九成宮鎮永安村東,距縣城7.5公里,俗名青涼山,又名筆架山。海拔1523.5米。此山有五峰,狀若蓮花半開放,故名。
四堆山:又名無雙山,海拔1503.7米,位於九成宮鎮東南與扶風縣交界處,距縣城20公里。山有四峰,形勢險要。明末。張一明領導農民起義軍在此山抗擊官兵月余。
五將山:海拔1640米,位於良舍鄉康家溝老附近,距縣城20公里。相傳東漢初。光武帝劉秀因派五將到康家溝老接娶逃難時所訂之妻姜康娘,其時康娘已半老,途中愧怒而猝亡,五將恐懼上山自縊,後人在山上修五將廟,山下有康女墳。據《資治通鑑》載: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西燕皇帝慕容沖攻克長安,前秦帝苻堅,應戰失利,求籤雲:“帝出五將久長得”,即率數百騎與妻、子出奔於此山,旋即被姚萇(後秦開國皇帝)部將吳忠所擄,縊死於新平佛寺。
余脈喬山
扶風縣境內的千山余脈稱喬山。喬山,古名美山,俗稱北山,亦稱野河山。位於縣境最北部,距縣城25公里,東西長13.7公里,南北最寬處6公里。北與麟遊縣以四嘴山為界,南至喬山南麓的天度、南陽、黃堆3個鄉沿山地區,東鄰永壽縣店頭鎮地界,西連岐山縣京當鄉北部。面積約149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19.8%。
喬山主峰瓦罐嶺。海拔1579.8米,長寬各2公里。峰頂西南東北走向,山樑呈雁列狀分布,山頂系層層青石,山腰天然牧草,山腳人工林木。山溝多呈V形,切割深度200~300米,自然形成梁溝相間形地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基岩裸露,緩坡為石灰岩風化殘積土覆蓋,厚度0.5米左右。局部有風化岩溶,厚度0.5~1.0米,其餘大部分為黃土覆蓋。清代進士劉承纓《瓦罐嶺》詩:“吳雙路近五六堆,縹緲中天翠黛開,為少八峰非楚岫,因多一島不蓬萊。紫竹時吐林中秀,紅藥多從石上栽,近有法僧新構宇,朝間驅虎夜驅雷”。
其它主要山峰有:
明月山:又名鳳泉山,俗稱中觀山(今南陽鄉),山壑有清風洞。古時山上建有淨光寺和集仙觀,已廢。
龍泉山:位於明月山之西,俗稱西觀山(今黃堆鄉)。隋時山上建有龍泉寺,已廢。寺中有隋時舍利塔銘一方,今存縣博物館。
馬泉山:位於明月山之東,俗稱東觀山(今天度鄉)。
梁山:位於馬泉山東,與永壽縣交界。周太王遷岐逾此山。
明月、龍泉、馬泉、梁山均屬喬山南脈,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
四郎山:因山頂有四郎廟而名。海拔1350米,由西向東延伸,長1公里,寬0.5公里。
四嘴山:本縣與麟遊縣界山,古稱吳雙山。清河州訓導劉涇《四嘴山》詩:“何事崇岡斷復連,峰巒嵐氣逼長天。危嶺高下如聯袂,運岫參差效比肩。遙指層巒朝斗宿,仙著飛閣繞雲煙,蠶叢 邇日無人到,惟有仙人任往還。”
火石山:亦為扶麟界山。
四郎、四嘴、火石山和姜家嶺、劉家梁等,均屬里山,海拔1079.4~1450米。一般坡度30°~60°。梁峁坡表層系石塊、石片、石粒和土粒組成,低凹緩坡系紅土、料礓紅土、石渣土、碳酸鹽褐土組成。
地理環境
氣候
千山地區屬於高原丘陵溝壑半濕潤氣候區。關中地區相對溫度高於70%的地方,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半濕潤半乾旱。年平均氣溫11.4度,降水量625毫米,無霜期209天。全年四季分明,冬夏長而春秋短;雨熱同季,有利於作物生長。但在農作物生長季節中,太陽幅射強,氣溫、降水年際變化大,亦易發生乾旱。
冬季 受蒙古高壓和極地變性大陸氣團影響,天氣冷、晴、乾燥,氣溫最低,降水最少。
春季 暖氣團勢力逐漸轉強,氣溫漸高且回升快,通常雨水也逐漸增多。但多風,冷空氣活動頻繁,天氣多變,農作物常遭霜凍侵害。
夏季 受蒙古低氣壓及太平洋副熱帶氣團影響,高溫酷暑,多雷陣雨,時伴冰雹,降水集中,農作物常遭伏旱危害。
秋季 冷暖氣團交替出現,低溫多陰雨,10月下旬氣溫迅速降低,降水明顯減少。秋末,天高雲淡,氣候涼爽,素有“十月小陽春”之稱。
由於地形影響,鳳翔縣南北氣候差異較大,南部塬區比北部山區年平均氣溫高4.2℃,無霜期長20天左右,年降水量少100毫米左右。
麟遊縣屬溫帶半濕潤——濕潤季風氣候區。因山脈多系東西方向,丘陵溝壑突出,切割深度大,山多塬少,溝道狹窄,水分、光照、熱量分布不足,立體氣候顯著。四季較分明。乾濕度季明顯。夏短冬長。因海拔高度不一,溫差大,致使有些地區無夏季,自然災害頻繁。(按氣候平均溫劃分四季,溫度在10—22℃為春、秋季。22℃以上為夏季。10℃以下為冬季。)
千陽縣屬暖溫帶半濕潤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乾、濕四季分明。冬季在強大而持久的西伯利亞冷氣團控制下,冬長雪少,乾燥寒冷。春季冷氣團北退,暖濕氣團逐漸南進,大地回暖,降水漸多。由於冷暖氣團交替,氣溫日差較大,常有春旱、寒潮、霜凍、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夏季在副熱帶高氣壓的影響和控制下,初夏乾旱,多大風;盛夏炎熱,多雷雨;降水不勻,多伏旱,冷熱不均,多冰雹。秋季冷暖氣團再次交替出現,秋初為華西雨季盛行期,陰雨多。10月後,氣溫迅降,降水顯減,天氣晴好,秋高氣爽。由於縣處地理位置和境內川窄、原小、山嶺重疊的地貌特徵,總的氣候特點是,光、水資源較富,熱量有些不足。全年太陽總輻射量112.8千卡/(厘米)2,年日照總時數2122.2小時,年平均氣溫10.9℃,≥0℃的積溫3583~4312℃,≥10℃的活動積溫為3462℃。年平均降水677.1毫米。全縣氣候南北差異較大。最大溫差3.8℃。北部千山丘陵為溫涼濕潤農林牧區,年均氣溫8.7℃,年降水562.8毫米,濕度較低,降水也少。高崖地區的槐芽幾乎無夏季,熱量條件最差。
地質
其構造屬鄂爾多斯台向斜的南緣。北山南坡與渭河新生代斷陷帶的界限不如秦嶺北坡明顯,為隱伏斷裂接觸。主要地層為奧陶紀灰岩,震旦紀、寒武紀、二迭紀、三迭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等地層亦有零星出露。
千河及千山地區當時處於河流及河湖環境,半潮濕氣候,晚三疊世初期又進一步轉化為淺湖、河湖環境,氣候轉化為溫暖潮濕至半乾旱型,三疊紀末的印支運動促使縣區全面上升,造成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形東北低西南高,箭筈嶺地區不斷上升。早侏羅世(1.95億年)早期縣區中、北部成為山前坡積、洪積及急流河流沖積平原,氣候為半乾旱型,早——中侏羅世時向溫暖潮濕型轉變,縣區北部處於河流——濱湖環境,“錐蕨——擬刺葵植物群”豐茂,形成可採煤層。中侏羅世末的燕山運動使縣區箭筈嶺強烈上升。晚侏羅世時芬芳河(馮坊河)一帶成為山麓堆積區,氣候炎熱乾旱。晚侏羅世末本區全面抬升,遭受剝蝕。早白堊世時,草碧——堯頭一線以北又下沉為渭北盆地沉積區,初期為盆緣山麓,隨後轉化為河流、河漫灘、河湖環境。一億年前後的燕山晚期運動使縣區全面隆起,結束了渭北盆地的沉積,轉入剝蝕時期,僅在等三紀晚期(500萬年)縣區南部唐家山林場、任家山、紙坊溝至惠家溝一帶下陷,形成窪地。第三紀末(200萬年)的喜山運動使箭筈嶺區繼繼抬升,千河及千山地區相對下降。中更新世時麥裕山——任家山以北,普遍接受了黃土堆積,關中一帶出現人類活動。中更新世晚期,麥裕山——任家山斷層活化,水溝——紙坊溝、草碧——堯頭、桐家莊——史家坪正斷層組形成,構成千河地塹、箭筈嶺地壘及千山斷隆,出現了千河及南、北山總貌,再經過上更新世及全新世的剝蝕,堆積演化成現今的地貌形態。
該亞區包括麟遊、岐山、鳳翔、千陽4縣的北部,隴縣的中部和北部以及寶雞縣縣城以西的部分地段,地貌以黃土覆蓋的低山丘陵為主。
該亞區由一系列起伏不大的低山、丘陵組成,海拔1000~1600米,個別山峰超過1600米,如老爺嶺海拔1678米,岐山海拔1651米,東堀山海拔1675米。中部有千山橫貫東西,構成涇渭兩水系的分水嶺。除岐山、千陽嶺基岩裸露外,大部分山地為厚度不等的黃土所覆蓋,形成石山土戴帽的地形。
黃土覆蓋的低山丘陵,由於長期遭受流水侵蝕切割,河谷縱橫,地形破碎,嶺脊狹窄,較大的河流已切入基岩之中,谷地較寬,發育有漫灘和階地。如千河在千陽—隴縣河段,河谷寬4~5公里,最寬可達10公里,兩岸分布著三級階地。
老爺嶺、東堀山、瓦罐嶺等基岩山地,多呈斷續的島狀分布,山體南仰北傾。南坡陡峻,基岩裸露;北坡有黃土覆蓋,坡面比較平緩。山地主要由古老岩系的石灰岩 、砂岩、頁岩類構成。
山高海拔1000~1545.5米,相對切割度200~300米。山體構成屬奧陶、寒武紀砂岩、灰岩、碳酸鹽岩、碎屑岩、沙質泥岩夾沙岩和沙礫岩,以“黃土戴帽的石山”為特徵。山脊呈舒緩的波浪狀。
峰與鞍部的比高30~50米,坡度25度左右,由丘狀山頂,豬背狀山樑、“V”形谷和單面山組成,多凸形坡,谷坡與山坡的谷緣線明顯。千陽縣段峰巒連綿而平緩。
資源狀況
水資源
遍山溝壑縱橫,其密度1.49公里/平方公里。有10公里以上主溝14條,5~10公里支溝298條,嶺北溝溪匯入高崖河,嶺南匯入千河。較大山溝,北有水寺溝、槐芽溝、殿溝、祁家溝、倉坊溝,南有上店溝、柳王廟溝、石魚溝、王年溝、潭溝、鹹水泉溝。
千河 位於縣境西部,境內有兩條支流。一為五里坡河,長19.6公里,流域面積42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5.3‰。1973年在上游建漢封水庫,灌地2400畝,控制流域面積12.5平方公里。二為劉家河,長15.3公里,流域面積33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5‰。上游建有後溝塬水庫。
雍水河 古稱中牢水。橫貫境內中部平原。主要支流在距縣城東南5公里的三岔村匯合東流,經彪角鎮之北,至岐山入灃河。全長25.4公里,流量120公升/秒,流域面積461平方公里。
橫水河 位於縣境東部,縣境內長54公里,流量約200公升/秒,流域面積538平方公里(本縣內38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9‰。上游溪流密集,沿河地帶山泉較多,河床比降大,為降雨補給提供了有利條件。主流自田家莊鄉柏林村出山,經橫水鄉東折入岐山境內。在其支流上建有白荻溝(亦稱鐵王)、姚家溝、群力(亦稱柳溝)等中小型水庫。
麟遊縣境內屬涇河水系的主要支流有八條,均源出於南而流向北,匯入甘肅靈台縣境內的達溪河流至長武縣的秦口注入涇河。其中酒房河、李家河、兩亭河發源於千山余脈的老爺嶺山麓。為涇、渭水系的分水嶺。
馮坊河。源於千山分水嶺南麓。主源於席家河和趙家河。兩河在回回鼻樑腳下相會為一,流經馮坊和暉川,故古稱暉河。在城西毗廬寺入千河。主流長34.4公里,流域面積230.1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864.7萬立米,五十年一遇的洪水量576立米/秒,河床比降為0.15%,是全縣第二河流。屬季節性多泥石河流。
草碧河。源於千山南麓隴縣西涼灣。呈西北——東南流向,至草碧匯入千河,主流長30公里,流域面積238.4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968.1萬立米。河床比降為0.1%。多細沙淤積,雨季洪水漫溢,天旱水枯斷流。屬季節性多泥石河流。
葫蘆鋪河。源於北山橡林寺溝溪,呈北——南向流至葫蘆鋪入千河。主流長9.5公里,流域面積10.83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34.8萬立米。
寇家河。源於高盤,呈北——南流向,由寇家河匯入千河。主流長9公里,流域面積12.49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55.5萬立米。
新興鋪河。源於千山分水嶺南麓醜溝峪溪,呈北——南流向,經新興鋪入千河。主流長22.4公里,流域面積51.9平方公里,河床比降0.15%,年徑流量646.2萬立米。
段坊河。源於千山分水嶺南麓劉家要險溝溪,呈北——南流向,經段坊入千河。全長11公里,流域面積16.7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07.9萬立米。
西河溝河(又名東江河或小河溝河)。源於縣北焦家山溝溪,呈北——南流向,經縣城西關入千河。主流長13公里,流域面積8.2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02.1萬立米。
東河溝河(又名天池溝河)。源於縣北王家山溝溪,呈北——南流向,經縣城東關入千河,溝深水淺,谷水汪汪,岩水潺潺,民眾通稱篩子溝或天池溝。主流長10公里,流域面積10.2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28.3萬立米。
澗口河。源於麟遊縣麻夫鎮,呈東北——西南流向,由大柳樹進入縣境,經大溝、澗口河入馮家山水庫。縣內流長24公里,流域面積84.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053.3萬立米,河床比降0.35%。
白石河。是與鳳翔縣界河,故又名“界址河”。源於鳳翔縣老爺嶺西麓,呈東北——西南流向,至五里坡入馮家山水庫。縣內流長19公里,流域面積62平方公里,年徑流量821.7萬立米,河床比降0.4%
源於箭筈嶺北麓入千河的河溪有:辛家溝、三泉澗溝、水溝、石家溝、閻家溝、鄧家溝(新莊溝)、上王家溝、柿溝、後溝、西溝、紙坊溝(留坊寨、留坊溝)、下王家溝、冉家溝、洞子溝、惠家溝、劉家溝、段家灣溝、富家溝、老虎溝、侯家頭溝、擔水溝、張家溝等。這些小溪,長約3~8公里,流域面積多在5~17平方公裡間。
高崖河,源於千山分水嶺北麓楊家闕彎等溝溪,呈南——北向縱貫高崖鄉全境,以穿越高崖鎮而名,從腰崖河北出縣界,注入甘肅省靈台縣達溪河後匯入涇河,屬涇河水系的二級支流。縣境流長27公里,流域面積160.6平方公里。匯流於高崖河的溝溪78條,多年平均徑流量1914.4萬立米,年均流量0.6立米/秒,河床比降0.4%,其中不足5公里的支溪60條,5~10公里的6條。茲分述其較有名者:
水寺溝河。源於千山西村,流長4公里,流域面積10.7平方公里。
小南川溝河。源於千山潭溝,流長3.2公里,流域面積4.7平方公里。
景家山溝河。源於南山嶺,流長4公里,流域面積5.1平方公里。
槐芽溝河。源於紅崖寺,流長8公里,流域面積16.2平方公里。
祁家溝河。源於楊家灣灣,流長6公里,流域面積11.7平方公里。
土地資源
在隴縣、千陽、麟遊等縣一帶,則為一系列黃土戴帽的石質低山與丘陵區。西高東低,一般海拔700—1600米。千山山脈斜貫涇河與渭河之間,為涇、渭水系分水嶺。千河為區域內較大河流,河谷切入基岩,形成寬谷。在千陽縣與隴縣間,谷寬4—10公里。河谷兩岸分布著一些黃土原地,海拔800—1100米,高出河谷平原200—300米,為大河支流切割成小塊狀原地,溝壑縱橫,地下水位深,水土流失嚴重。
千河階地
位於縣西南部,西鄰寶雞、千陽縣。地域包括長青鄉的8個行政村,1.9萬人,面積33平方公里,占縣總面積2.9%。系河流沖積的一、二級階地,海拔588~750米。覆蓋物為第四系全新統沖積沙、沙礫石及亞粘土,土壤多為淤土、潮土。耕地4.3萬畝,為鳳翔主要產糧區之一,所產瓜果早熟香脆。此區水土流失面積大,約占全台塬區68%,以面蝕為主,平均浸蝕模數236噸/平方公里·年,年輸沙量0.84萬噸。1974年馮家山水庫建成後,逐漸減少了河流沖淘、塌岸現象,水土流失有所控制。
林木
千山地區的人工林,系60年代以來國營林場及集體營造的刺槐和油松純林。油松多為中幼齡林。主要分布在千陽的唐家山、高崖,鳳翔的湯房廟、澗渠,岐山的崛山和扶風的野合林場。刺槐已採伐利用,推行明櫱更新,效果較好。
千山一帶,還分布一些殘次的天然次生林,樹種以櫟類、杜梨、山杏、山桃、楊樹為主,散生核桃較多,灌木以狼牙刺、沙棘居多。經過封山育林,不少荒山正在變成灌木林地。
1981年底,隴縣面積34.6%的北部千山山區,天然林森林面積僅3.5萬畝,覆蓋率只有3%。1978年,本縣被國家列為華北、西北、東北“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體系,接受國家對這項工程的總體設計規劃和指令性造林任務。為加強千山防護林體系的建設與經營,1984年4月,縣上成立千山林場,確定施工區東起麻家台公社白楊樹溝、錦雞廟梁;西至李家河公社黑莊溝、棗樹疙瘩、槐莊,長27公里;南起唐家莊公社柳溝、大柳樹溝梁、方家山;北抵陝甘交界,寬20公里。林場的主要職責是,搞好區內國有林的經營管護和指導民眾造林與經營管護。為便於工作,1986年,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千山防護林建設管理站。
千山防護林體系從建立至1990年,人工造林累計保存面積15.8萬畝,其中八渡、關山、固關、鹹宜關等國營林場和林業站國營造林2000畝,國合造林3.55萬畝,鄉、村集體造林6.05萬畝,專業戶承包造林6萬畝,多數已鬱閉成林,使本區植被由以前的7%上升為22.9%。新植的核桃、花椒、水梨等林雜果已有收穫。千山防護林已顯示出一定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千山林場
1984年4月建立,場址初設在縣林業站,1989年12月又遷至炭市街10號林業局辦公樓辦公。現有工人14人,幹部7人,下設3個工區。施業區東起麻家台鄉白楊樹溝、錦雞廟梁,西至李家河鄉的黑莊梁、棗樹疙瘩、槐莊,南起唐家莊鄉的柳溝、大柳樹溝梁、方家台,北抵陝甘交界。東西長27公里,南北寬20公里,森林覆蓋率僅7%,林場主要任務是組織指導民眾人工造林。
七、千山防護林建設管理站
1986年8月1日成立,與千山林場合署辦公。主要任務是管理千山範圍內的集體荒山造林及人工林經營利用,管理集體與個體戶造林貸款、資金使用和回收、種苗調配、技術推廣指導等工作。
藥材
千山地區,自然植被較少,氣候溫涼,光照充足,雨量偏少。藥材資源分布以耐乾旱的陽生植物為主。主要有檞寄生、槓柳、茜草、枸杞、穿龍薯蕷、益母草、蒼朮、黃芩、白頭翁、細葉遠志、輪葉沙參、艾、野菊、祁州漏蘆、菘蘭、括蔞、甘草、豨薟草、連殼、黃荊、杜仲、黃柏、紅花、旋復草、防風、忍冬、白茅、地榆、商陸、酸棗等。動物類有蟬、虻蟲、刺蝟、狗獾、狼、狐、黃鼬等。
文旅資源
燕伋望魯台位於千陽縣城關鎮西關村裴家台塬邊,西距縣城約1000米,是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七十二賢徒之一的燕伋,在千陽設館教書期間的歷史遺蹟。據歷史記載,公元前541年燕伋出生於今千陽縣水溝鎮寨子村燕家山。燕伋22歲時,遵父遺願,千里迢迢三赴山東曲阜“杏壇”求學,拜在孔子門下,跟隨老師孔子周遊列國,考察西周吏制和道德規範,終於精通六藝。40歲回歸故里,在漁陽(千陽古時稱漁陽)設館教書十八載,聚徒傳授儒家學說。
民國18年(1929年),千陽縣長張道芷立“燕伋望魯台”石碑於台下古道旁,由書法家高孟雲題字,以弘揚尊師重教之美德。新中國成立後,陝西省人民政府將燕伋望魯台定為省級保護的歷史名勝。在改革開放中,千陽縣人民政府集資整修,修茸燕伋塾壇,塑起燕伋雕像,將此做為尊師重教的標誌和教育基地。
望魯台以設教塾門、思師亭、六棱碑、尊師詞、啟文壇、燕居宇等景觀,向世人展示燕伋尊師重教的形象。望魯台形不大而靈秀,景不奇而意深,是燕伋思念孔子、感激孔子、敬重孔子之美德鑄起來的尊師台,被後世譽為“中華尊師第一台”。燕伋的尊師重教受到歷代的敬重,唐封其為漁陽伯,宋封其為千源候,明代追其為先賢燕子,陪祀孔廟,位列先賢。在千陽縣水溝鎮水溝村,還有與燕伋望魯台遙遙相望的燕伋墓地。墓址占地約0.2公頃,築有圍牆,還有墓冢、碑刻及牌坊等建築物。
燕伋墓,
青崖洞,又稱臥虎山,向千陽縣城西行18公里來到千河南岸的水溝鎮水溝村東南谷側山上,就看到洞中流水的青崖洞。山崖為岩溶結構,形若刀劈,整體裸露,恰似臥虎。有天賜人力甄陶岩洞,洞不一洞,神不一神。小瀑布臨空而來,狀如素練。洞天福地,妙在天成。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始有青崖洞香燈廟會,。會期是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聖誕日),至今已二百餘年。每逢會期,香客紛涌而來,祭祀神靈,民俗活動豐富多彩。主要景點有青崖煙雨、一線天、臥虎石、青崖洞道觀、青崖古洞、水眼泉、龜伏石。
高洞溝位於千陽縣城西1.5公里處,面積約6.67公頃,系一塬邊半漏斗狀沖刷槽。斗口約150米,高出千河河床70餘米。東西兩側危崖壁立。舉首南望,箭筈嶺東西延綿,千河水緩緩東流,頗為壯觀。此區內原有一關帝廟。相傳清同治年間一次戰亂中,百姓躲難掘洞藏身於崖上,驚險之際,關帝顯靈救了眾生。此後,百姓敬奉神靈,捐資供果,興建帝廟。"文化大革命"中,殿宇被毀,後信徒自發集資再建。景區內現主要景點有:關帝廟、玉皇殿、聖母洞、混元洞、救苦天尊廟、太白廟、黑虎靈官亭、子孫娘娘亭、鐘樓等。
千陽縣有一處佛教名勝古剎龍泉寺普濟禪院(又稱龍泉寺),禪院始建於唐武德(618~626年)中期,東距千陽縣城2公里,位於龍泉山台地上,背依山崖,東西兩面環崗,面瞰千湖。寺院光景燦然,觀其峻宇高下,飛泉迸流,古木如虬龍之狀,朱樓半出,曲楹迴廊,幽奇貫絕;尊廟彩繪輝煌,塑像盈堂。清順治(1644~1661年)時,千陽知縣王國瑋《修龍泉寺記》云:“其地林巒岔列,清泉迸流,距千之東,面寶雞,接麟鳳,南望靈山,西望吳峰,秀峙天表……”。寺院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睡佛殿、戲樓、菩薩洞、佛塔等建築。寺內古柏參天,殿宇金碧輝映,鐘鼓鏗鏘,使孤山增秀,法像長輝;以其距縣城咫尺之遙,吸引遊人香客紛至沓來。
普濟禪院有大殿寶殿、觀音洞、鯀亭、龍泉等六處別具一格的景觀。大雄寶殿面闊三間,主體硬山式,前加廊檐,外觀成歇山式。內供三世佛,兩側壁上懸空塑十八羅漢像。
在大雄寶殿後崖上建有觀音洞,距地面約3米,外觀半壁亭,洞壁丹青,內供觀世音塑像。在龍泉山南麓千湖邊建有鯀亭,該亭為庭院式建築,有山門、亭殿、東西鐘鼓亭,門前千湖綠水影映,碧波蕩漾,松柏蔥鬱。在普濟禪院側,修有古堡寨龍泉堡,這裡有清朝同治(1862~1874)年間重修後堡牆保存完好的堡子。在禪院內,還有一塊歷史悠久的隋強伏僧造像碑,該牌為四面體柱狀造像碑。碑身四面均有上、中、下三層小龕,龕內造佛像。具有很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在禪院西南處,有一個獨特的龍泉。這個龍泉水出山腰石雕龍口,注流成泉,常年泉水涌流不竭,龍泉寺也因而得名。農人引水灌田,掬水入口,甘醴爽心。史載:“甘泉自山中流出……四時不竭,農人賴之”,故名“龍泉潤稼”,為舊時的千陽八景之一。
秦穆公墓位於鳳翔縣城東大街氈匠巷南端。秦穆公,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從公元前659年即位後,內修國政,外圖霸業,擴張疆土,國勢逐漸強大,一舉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在位39年,公元前621年下世。漢晉之後,歷代在此勒石立碑,栽松植柏,歲時祭祀,漸成規模。基墓保留至今,成為人們瞻仰懷舊的聖跡。
早年,墓園占地約0.667公頃;墓冢在園內中心部位,墳丘呈覆斗型高約5~6米;墓區有大面積夯土和先秦瓦片堆積。民國末,陵園被附近農戶闢為耕地。1956年,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將秦穆公墓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政府收回墓地附近被耕種的土地,在墓地四周築起圍牆,並重建陵園。現園內綠草成茵,松柏蔥鬱;仿古大門外豎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陝西巡撫畢沅所書“秦穆公墓”碑,民國時鳳翔縣長毛炳文所立之碑,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及鳳翔縣人民政府所立石碑四通。
在秦穆公墓所在的陵園內,還有與雍城文管所合署的鳳翔縣博物館,館內有展室288平方米,收藏鳳翔歷代各類文物3000多件。新建的《秦人尋根——秦國雍城史跡展》陳列室,以近20年出土的先秦精品文物為主要題材,從遺址、墓葬、窖藏等三個方面反映了雍城時期秦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藥王洞,位於隴縣城北一公里處的尹家坡村東,依山面水,竹苞柏翠,洞亭錯落,殿閣掩映,清幽雅致。藥王洞建自唐代,原名穀神觀。宋、金對峙時期,名醫馬鈺曾隱居於此,並與妻孫不二同拜王重陽為師,開創了道教全真教的遇仙派。元朝至元六年(1269),元世祖忽必烈封馬鈺為“丹陽抱玉真人”,因馬鈺曾在這裡修道,故穀神觀又改名為丹陽洞。
金正大四年(1227),為了紀念馬丹陽、丘處機,重新修葺,增建了丹陽洞、丘祖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隴州知州李經芳又籌資興修了藥王洞,復修了丹陽洞、丘祖洞,此後統稱藥王洞。民國25年(1936),楊虎城將軍任陝西省政府主席時,捐資興修了殿宇,觀容更加宏偉壯觀,成為城鄉人們的遊覽勝地。
游縣 九成宮 玉女潭
社會經濟
千山丘陵糧牧水保防護林區,簡稱千山丘陵區。位於本市西北部,屬千山山脈,以溝壑縱橫起伏不平的黃土丘陵坡地為主,兼有少量殘塬及河谷階地。包括麟遊、千陽縣全部,隴縣14個鄉鎮,寶雞縣5個鄉鎮,鳳翔縣5個鄉和岐山縣西方鄉,共55個鄉鎮,505個村,88915戶,42.8萬社會人口。其中農業戶82134戶,農業人口39.44萬人,土地總面積為4847.99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26.64%,社會人口密度為88.3人/平方公里。
本區海拔高度710至1678米。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2004——2167小時,比市區多266小時,比秦嶺山區多355小時。熱量條件較差,年平均氣溫9.2—10.8℃。隴縣、麟遊等地比市區低3.7℃,局部無夏季氣候。年無霜期177—196天,晝夜溫差大。農作物基本一年一熟,局部二年三熟。年降雨量600——700毫米,年際和季節分布不均,徑流量大,年蒸發量805——815毫米,地下水資源貧乏。乾旱和低溫霜凍為主要災害,夏季大風、冰雹,秋季連陰雨時有發生,對農業生產有一定危害。
全區耕地278.99萬畝,占全市35.85%,農業人均7畝,為全市最高。墾植指數38.36%,土壤有機質含量1.2%左右。千河沿岸水源豐富,農田基建有一定基礎。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糧經作物比例為94.3∶5.7,糧食生產潛力較大,千、隴是省市商品糧基地縣之一。
全區林業用地295.77萬畝,占總土地面積40.01%,其中宜林荒山135.15萬畝,林業生產潛力大。草場面積127.1萬畝,占總土地面積17%,其中300畝以上整片草場共100萬畝。草場以灌木草叢類為主,有飼用價值較高的優質牧草60多萬畝,畝產草量400公斤以上,一般山勢較緩,便於放牧利用。有人工草地28.96萬畝,農作物秸稈、林間雜草、農產品加工副產品等可供利用的飼草飼料資源豐富,青粗飼料可養129萬羊單位,目前尚有38萬羊單位潛力,發展草食牲畜牧業前景廣闊。
本區非金屬礦藏豐富,可資開發利用。南部西起隴縣,東至扶風瓦罐嶺一帶屬石灰岩質地,東西長約80公里內呈帶狀分布,總面積約560平方公里。境內隴縣、千陽、鳳翔、麟遊、岐山、扶風各縣邊緣均有石灰石和大理石,其儲量豐富,多數地帶岩石裸露,便於開採,品質較好,為發展建材工業的資源寶庫。本區北部隴縣、千陽、麟遊一帶煤儲量約6375萬噸,煤質發熱量為每公斤5154——7354千卡,現有市、縣煤礦各一處,年開採量為19萬噸。還有坩土和石英沙等礦藏資源,有利於發展以建材、陶瓷、採礦為主的鄉鎮企業。
(三)渭北高原小麥、春玉米、烤菸、蘋果、大豆區
本區位於陝北丘陵溝壑區的南部,關中旱原區的北部。海拔800—1300米,以黃土高原溝壑為主,兼有丘陵、川道和土石山地。以黃綿土、黑壚土為主。地形多樣,高原溝壑縱橫,多為殘原,如宜川原。較大的川道有涇河、千河、洛河及其支流葫蘆河與沮河川道;土石山地主要包括黃龍山、子午嶺和隴山(也稱關山),海拔一般1000—1600米,高者達2466米。本區年平均氣溫8.6—11.1℃,≥10℃積溫2800—3600℃,無霜期170—199天,年降水量550—700毫米。農業生產多為二年三熟,為雨養農業區。土地面積3.52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積17.1%;耕地979.8萬畝,占全省耕地18.0%。其中旱地873.1萬畝,占本區耕地89.1%。總人口27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9萬人,農業人均耕地3.6畝。
本區為陝西省農牧業的主要開發地,是全省蘋果、烤菸商品生產的主要基地,又是全省小麥主產區之一。
交通孔道
千山是寶雞地區和甘肅平涼地區的交通障礙,交通除繞行外,主要通過山之埡口通行,埡口處設有關隘,主要有:
草碧鎮。縣西30里,在寶平公路側,為北通上店鎮和甘肅靈台,西通隴縣、平涼必經之地。東晉元帝大興二年(319),路松多起兵占草碧,秦隴氐羌多歸之;三年(320)為前趙劉曜所敗。清代設有塘汛,民國築有碉堡,防兵駐守。
上店鎮。縣西北80餘里,為北通甘肅之要口。唐大和元年(827),於此築“臨千城”,置兵千人,以阻吐蕃。清置哨棚。民國設碉堡。
高崖鎮。縣北120餘里,可通鳳翔、麟遊和甘肅靈台。清置哨棚2,哨長督防。民國築有碉堡,常駐防隊。
主要的通過行路線有:草西道:草碧—上店—西涼灣;千靈道:千陽—馮坊—四十畝嶺—高崖—靈台;千方道:千陽—黃花驛—南灣嶺—方地口。
羊引關,歷來是通往甘肅省靈台、慶陽、涇川等地的重要關隘,古時稱杜陽川。解放戰爭時,西府游擊隊曾活動於此,配合西北野戰軍打擊國民黨軍隊。
固關鎮 ,在縣西30公里處,古名新關鎮。道通臨(今甘肅省臨洮縣)、鞏(今甘肅省隴西縣),為秦(今天水)、鳳(鳳翔)要道。鎮西隴山,漢、唐時期置有關隘,駐兵把守。後在該鎮置固關大寨巡檢司、關山營,設游擊都司、把總駐守。
火燒寨 ,在縣西北25公里處,位於古回中道上。古名赤延鎮,為徑通固原、銀川要道。南宋紹興二年(1132),宋將楊政焚破金兵棚寨於此,後置寨(火燒寨)防守。清同治十年(1871),隴州巡防營派左哨第六棚兵駐守。後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隴關道逐漸成為由經隴州入隴進入秦州及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回中道入隴的地位逐漸被取代,但至今仍然是連線陝甘寧地區的一條重要通道。今天的寶中(寶雞~中衛)鐵路就是依回中道南段而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