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尋派

千尋體:千尋,是一種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 3、千尋體的主張。 1。

【文藝理論】
1、什麼是“千尋體”[千尋派]?
千尋體,又稱“千尋派”,即以“文求我道,心心大同”為最高宗旨,在現實生活創作中達到“眾里尋她千百度”的精神境界。以王國維先生提出的“境界論”為最高,只在表達情感和抒發志向的一致性。拋棄世俗的眼光和平仄格律的束縛,追求一種自由放縱的飄逸情懷。
2、誠齋體、豪放派、婉約派與千尋體的殊同。
誠齋體:楊萬里是一位愛好自然貼近自然的文人。因為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故詩詞清新自然,藝術性最高。誠齋體則可又名曰:“自然派。”
豪放派:蘇辛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二公皆胸懷丘壑,絕非小女兒家情態。詩詞皆是曲子所縛不住的,不拘泥於形式,隨心索欲,好詩詞信手拈來。豪放者志向狂也。故曰“詩言志,歌永言。”
婉約派:柳秦李周為代表人物。柳詠離情別恨,秦觀則委婉旖旎,李清照能含蘊天真、周邦彥常深情麗語。深情而不直白,含蘊而不突兀,風流而不下流。婉約者多天生情種,情痴命也。
千尋體:千尋,是一種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眾里尋她千百度,人類在本身的追求過程中即找到了自我。這就是千尋體的精髓。人類本身擁有無限創作靈感甚至超過官宰文人的詩歌創作能力,因此,千尋體是通俗化、大眾化(雅俗共賞)的詩歌,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只要你願意尋找,任何體裁都是千尋的風格。千尋體是追求“自然的”、“豪放的”、“婉約的”境界,最後得到的即是“自我的”。這個“自我的”即是每個人所追求的“千尋體”。
不同的是詩(詞)家流派傾向,誠齋體則傾向自然;豪放派認為詩歌當以鐵板叫戰;婉約派就喜歡多情善感;千尋派則認為詩歌一種自我追逐的價值認證,即把別人的融合成自己的過程。
雖然創作標榜的體裁、流派、宗旨不盡相同,但詩歌創作者應具備的道德素養卻是殊途同歸。如果不具備愛心、童心、悲憫之心、感恩之心[即“四心說”],一定寫不了好詩(詞),成就不了偉大的文學事業。
如果一個人生活中沒有愛心,就如同死神;如果一個人沒有童心,就像洪手猛獸;如果一個人沒有悲憫之心,就像一座石像;如果一個人沒有感恩之心,那么他就形同殺手蛇。一個如果一個人不熱愛生活,不親近自然,又怎么能寫出好的文章呢?更不論是為了藝術或娛樂或升官發財或當作貼金紙了。
3、千尋體的主張。
楊誠齋的自然,李太白的飄逸,杜甫的凝重,白居易的樸實,蘇辛的豪放,柳秦李周的婉約。
4、千尋體產生的社會背景
A、官宰文人泛濫:一九七九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逞泡沫式發展。一大批無病呻吟的身居高官手執大權的貪官奸商們肆意鼓吹著陽光照耀著大地,世界不再黑暗。醜陋的繼續做著奴才嘴臉的文人們吃著黃糧不問民間疾苦,一手打造了盛世太平的神話。
B、拜金主義社會:什麼是中國的國情?中國的國情就是發展經濟。中國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就是在走資本主義道路。貧富兩極化,愈演愈烈。貧之所以,貪之所戀;越窮越貪,越貪越窮;世道必進,物極必反!物慾橫流讓人們迷失了雙眼,人類看不到精神文明(文化)的作用。金錢和詩歌哪個更有誘惑?清醒的是局外人——千尋派。
C、網路資訊時代:千尋體逐漸被網友、詩人、評論家、媒體認可,網路讓世界溝通你我,詩詞作為國粹藝術的代表之一,又散發出蓬勃的生命力。網路縮小了世界的距離,增加了文化傳承交流的機會,促進了國粹藝術的百花齊放。
5、千尋體與“民間疾苦”
千尋體是詩詞愛好者吟唱生活、自由抒發情感的最愛。可以愛,可以恨;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思考,可以停頓;可以動;可以靜;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因為不重格律,故而輕鬆易學。只要心懷“愛心”、“童心”、“悲憫之心”、“感恩之心”[即四心說]就一定能寫出好的作品。這裡可以隨意表達“自由”、“平等”、“博愛”,乃至“人道主義精神”和“人文關懷”。文化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千尋體是所有好表達情感抒發抱負的志士仁人的第一利器!
6、千尋體的藝術要求
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詩法李杜居不易,做人做詩成自己。
摹古不成能成己,執著求變再創新。
適嚴則嚴,適謹則謹。力求字字“余香可嚼”、“詩品出於人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最終能得詞家三昧三境界。上哉!
二:文心子著有文藝理論作品《香居問道》又名《香居彈詞》。摘錄以下,供諸君子共享!
1。文心子第一文學思想:文求我道!
2。今之為詩詞者皆欲學李杜,須不知李杜作古人矣。古人作詩之法具在,然造藝豈能相傳乎?既皆不傳,所學皆古人之糟粕耳!
3。胸懷丘壑,行文灑脫;胸懷兼愛,字字悲憫;大德行廣,天下文章!
4。做人之德在乎修身養性,格物致知;做文之法,在於謀定而後動,意在筆先。
5。不論作文或做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作何歌詠?故曰:“作文之前先做人,心正而後成詩名。”
6。欲作詩文者吾謂之曰:“君能得一山水而忘憂乎?”君答曰:“可。” 能怡情山水者,何愁文才不佳?既能融入物中,怡然忘我,自得其樂。樂在其中,樂在人和,佳作自得。
7。文化是什麼?文化是人類時間的積累和感情的沉澱!好的詩詞文章也是如此,沒有時間的積累就沒有歷史的厚重底蘊,沒有感情的沉澱就沒有文學之三昧。
8。詩人不死,世界不哀!
9。世界之初,為誰所造?承席前人,皆被其縛也。自然開宗立派,亦未嘗不可。何必在乎他論?古往以來,真正成就文宗大家開宗立派者,皆獨樹一幟也。步他人後塵,猶若食先人之雞肋耳。
10。事間萬物,當以人之修煉為最高。吾嘗推崇“愛心、童心、悲憫之心、感恩之心”,故又稱“四心說”。吾之為人做事亦求盡善盡美。故作詩文亦是如此。吾《四心說》詩曰:“詩有愛心冬暖人,童心最珍見行文。常謂悲憫志博大,此生不忘常感恩!”請諸君子是以為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