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歌詞
:
一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
秋風(里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
山上(里格)野鹿,聲聲哀號叫,
樹樹(里格)梧桐,葉呀葉落光,
問一聲親人,紅軍啊,
幾時(里格)人馬,(介支個)再回山.
三送(里格)紅軍,(介支個)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穀,(介支個)金燦燦,
包穀種子(介支個)紅軍種,
包穀棒棒,咱們窮人搬,
緊緊拉住紅軍手,紅軍啊,
灑下的種子,(介支個)紅了天.
緊緊拉住紅軍手,紅軍啊,
灑下的種子,(介支個)紅了天.
五送(里格)紅軍,(介支個)過了坡,
鴻雁(里格)陣陣,(介支個)空中過.
鴻雁(里格)能夠,捎來書信,
鴻雁(里格)飛到,天涯與海角,
千言萬語囑咐,紅軍啊,
捎書(里格)多把,(介支個)革命說.
七送(里格)紅軍,(介支個)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兒,(介支個)穿梭忙.
千軍萬馬(介支個)江畔站,
四方百姓淚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
紅軍啊,革命成功,(介支個)早歸鄉.
深情似海不能忘,紅軍啊,
革命成功,(介支個)早歸鄉.
九送紅軍,上大道.
鑼兒無聲鼓不敲,鼓不敲.
雙雙(里格)拉著長繭的手,
心象(里格)黃連,臉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紅軍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個)傳捷報.
十送(里格)紅軍,(介支個)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個)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龍(里格)畫鳳,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來晚也想,紅軍啊,
這台(里格)名叫(介支個)望紅台
曾指導過多部歌劇的作曲家王庸,日前以侵犯著作權把《十送紅軍》的曲作者朱正本、改編者王雲之以及中央電視台告上了法庭。 4月6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校青年志願者協會軍警職員服務總隊組織同學們旁聽了本案的審理過程。
71歲的老人王庸出庭陳述,1959年,為給紀念建國10周年“向北京獻禮活動”組織節目,自己將贛南民歌《採茶調?長歌》加以改編,重新譜曲,並由曾憲屏等作詞,寫成《送同志哥上北京》。1960年,被告朱正本等人到井岡山採風,獲得了《送》曲並根據其改編成《十送紅軍》。王庸認為,朱正本抄襲了自己的《送同志哥上北京》並改編成《十送紅軍》。王雲之又擅自對《十送紅軍》曲譜進行修改形成央視版《十送紅軍》;2001年中央電視台播出由其攝製的電視連續劇《長征》,反覆使用了《十送紅軍》一曲,而並未註明此曲是根據王庸作品《送》曲譜改編,也未向王支付報酬,經多次協商不成。朱正本則認為由於兩首歌都來源於江西民歌《採茶調?長歌》,故有類似,純屬正常。問題爭論的焦點就在於王庸是否對《採茶調?長歌》做了獨創性的改編。原告認為,三被告在創作和使用《十送紅軍》過程中侵犯其著作權,請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
被告朱正本的夫人出庭應訴,她表示朱正本根本不認識王庸,也沒有接觸過《送》曲;王雲之親自出庭應訴,表示自己僅對朱正本的《十送紅軍》進行了改編;中央電視台則認為自己已經盡到了審查的義務,不存在侵權問題。雙方在庭審過程中提供了多項證據,就此展開了激烈的辯論。說到動情時,兩方甚至唱起了自己的作品。截至發稿時,此案仍在審理中,我報將會繼續關注此事。
(資料來自人大青年網)
另外一篇相關資料
:
歌曲《十送紅軍》的著作權糾紛歷時一年後塵埃落定,知名導演王庸被確認是《送同志哥上北京》曲譜的改編者,該曲改編自江西民歌《長歌》。但《十送紅軍》並沒有改編自《送同志哥上北京》,王庸的著作權也談不上被侵犯。
2001年6月,中央電視台向全國首播其攝製的電視連續劇《長征》,劇中《十送紅軍》作為主題曲反覆使用。曾指導過《白毛女》、《江姐》等音樂劇的作曲家王庸稱,《十送紅軍》是根據自己1959年創作的歌曲《送同志哥上北京》改編的。
因此,他將《十送紅軍》的創作改編者朱正本、王雲之和中央電視台告上法庭,要求三者承認自己的創作勞動,並賠禮道歉。
經過對《十送紅軍》和《送同志哥上北京》曲譜的對照,一中院得出結論:在《送同志哥上北京》獨創的5個小節中,《十送紅軍》有4個小節與之相同。但該4個小節並非連續的,不能構成一個完整樂句,法院認定《十送紅軍》與《送同志哥上北京》不構成整體或部分實質性相似。但二者都源於江西民歌《長歌》。鑒於此,法院認為,中央電視台等被告的行為不構成對王庸著作權的侵犯,因此駁回抗訴。
(文章來源:新京報)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審理王庸訴朱正本、
中央電視台、王雲之著作權侵權糾紛案民事判決書(部分摘錄)
基於本院認為《十》曲並非從《送》曲改編而來,而是從《長歌》改編而來,僅僅是在創作過程中借鑑了《送》曲的相關部分,且基於當時王庸署名的情況,朱正本等人的行為不具有侵權的故意,故王庸對於朱正本、中央電視台、王雲之構成侵權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條第(三)項、第十條第一款第(十四)項、第十一條第四款、第十二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送同志哥上北京》系江西贛南民歌《長歌》的改編作品,原告王庸系該曲譜的改編者;
二、駁回原告王庸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三千五百一十元,原告王庸已預交,由其自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抗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交納抗訴案件受理費三千五百一十元,抗訴於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如在抗訴期滿後七日內未交納抗訴費的,按自動撤回抗訴處理。
審 判 長
宋魚水
代理審判員
馬秀榮
代理審判員
宋 瑩
二OO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書 記 員
李 穎
書 記 員
王克楠
(來源:中國法院網)
綜上所述可知:
1961年8月1日在北京音樂堂首演說明書《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中發表了《十送紅軍》。
2001年中央電視台播出由其攝製的電視連續劇《長征》,裡面有《十送紅軍》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