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介紹
①遠古的拒馬河水很大,河上不能架橋,每拐一個大彎進一個村莊就有一個渡口,在一渡至十渡20千米內共有10個彎,也就有10個渡口,十渡也就由此而得名。
另一種說法就與佛教有關,“十渡”是佛教的“十方世界,普渡眾生”的簡稱。十方世界即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為什麼十渡的一至五渡沒有叫“渡”,而從六渡開始才叫“渡”呢,因為佛教的信徒要做到五戒(亦稱五關)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只有過了這五關才能得以度化。(五渡叫西關上)六波羅蜜又稱“六度”,“六到彼岸”,是佛教提出的從生死彼岸到達涅磐彼岸的六種途徑。這六種途徑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把有緣,應該得度的眾生,統統度化了,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自利利他。“十渡”是功圓果滿的象徵。
②民俗,民風
十渡風景名勝區向遊人展示了濃郁的風土人情,方言多樣化,土語多笑聲。以建成的西莊民俗村,西河農家院及六渡碧波園度假村已經開放並接待遊人。五渡的 農家樂園 正在建設中。這些農家樂園以原汁原味的農家特點接待遊客,請遊客住農家院、做農家事、吃農家飯、觀看農家的農事活動、 ( 推碾子拉磨,換力又換氣,其樂無窮 ) 婚喪嫁娶節慶禮儀、與眾不同,富有濃郁的文化色彩,還能體現親情、友 情、豪情,榮辱共存。
③人口與行政村落
十渡風進名勝區共有27個行政村、總人口15796人,總戶數5216戶。
④近代革命活動遺址和紀念地
十渡的自然山水之美,十渡風景區的名聲之大,得益於十渡的革命文化。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十渡作為抗日的根據地,革命的老區早已文明遠揚了。許多革命人物,民主人士,青年學生,都是從十渡這條革命的道路奔向陝北延安的。
當然,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縱然是再美好的山光水色也無暇欣賞。因為,敵人的屠刀每日都在肆虐的破壞,鬼子的槍炮每時都在野性的掃蕩。山上遍開著血的花朵,河流中流淌著血的腥味,戰火中閃爍著革命戰士血的風采。
“百花山上百花開,六合英雄冒暑來,夜瞰故都雲煙暗 ,反攻一到會燕台。”這是老將軍蕭克同志於 1940年在平西時留下的一段詩。看到這首詩,便會想起蕭克將軍在平西、在十渡的身影。
1939年,蕭克同志遵照 黨中央的指示,創建平西抗日根據地 。他與十渡人民並肩作戰,譜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戰鬥詩篇,和那些驚天
地、 泣鬼神、催人淚下的英雄故事。
景區內有;平西抗日紀念碑、紀念館和烈士們的墓地。七渡孤山寨里的三烈士墓地、九渡村村北烈士墓地和十渡老 帽山烈士墓地,湧現出了抗日模範村馬鞍村,抗日英雄晉躍臣(日寇懸賞:誰捉到晉躍臣,一兩骨頭一兩金,一兩肉一兩銀),可想而知,這位英雄的價值。
平西烈士陵園先後被國務院、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為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
⑤山體
它的山體是太行山山脈中最高、最陡峭也是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溶 峰林大峽谷。
⑥水體
十渡風景名勝區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拒馬河,他象一條蜿蜒的玉帶,又似一條銀白的蛟龍。關於拒馬河的源頭,<<水經註疏>>十二卷這樣記載::“拒馬水原名淶水,有二源,具發淶山,一出廣昌縣東泰山廟前古塔下:一出縣南七山下,至城東南匯合。拒馬河水質清澈,透明見底。河道九曲十八彎,素常平靜溫和,涓涓流淌。世世代代生活在拒馬河兩岸的人民。流傳著許多關於拒馬河由來的美麗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在西南最高的山頂住著一戶人家,只有婆媳二人,生活還好,就是吃水十分困難,要到十餘里的山窪中挑水,羊腸小路,崎嶇難行。挑回水需用大半天。而這家婆婆生性高傲自私,對兒媳小娥十分刻薄,要求兒媳天 天給他挑新水吃。小娥相貌不揚,心地善良。無論春夏秋東,嚴寒酷暑或風霜雪雨天氣,他必須下山擔水,累的腰酸腿疼。婆婆還故意刁難她,每次擔回來的水只流前面的一桶,把後面的一桶潑掉,水缸必須天天滿著。活兒這么累還不給他吃飽飯。一天,烈日炎炎,小娥挑著一擔水爬上山崖,大汗濕透了衣裳,她放下擔子正擦汗,一個白鬍子老頭騎著一匹馬突然出現在她的面前,老頭和藹地說:“這位大姐能舍給我一桶水嗎?我的馬數日未喝上水了。”小娥打量了一下老頭,慷慨的說:“給您一桶。”白馬將一桶水喝完,忽然連人帶馬都不見了。第二天小娥擔水回來,又在這裡遇到老頭,又要去一桶水飲馬。第三天、第四天,直到第五天都是如此。第六天小娥擔水回來,又路過這個地方,她決定不停歇,沒想到老頭已在這裡等候她。老頭慈祥地對小娥說:“這位大姐實在太辛苦了,我的馬白白喝了你五桶水,沒別的可送,就給你這把馬鞭子吧。”小娥不要,老頭告訴她;“拿回這把鞭子,搭在缸沿上,每天清晨晃兩下水缸就滿了,從此就不必受苦了。”小娥半信半疑的接過鞭子,一眨眼老頭和馬又不見了。第二天凌晨,小娥決定試試,她把缸沿的鞭子晃動兩下,果然靈驗。水缸真的滿了。過了兩天,婆婆發現小娥不去挑水,便怒氣沖沖的走進廚房,一看缸里滿滿的水,更奇怪的是缸上還搭一把鞭子。婆婆高叫:“這是什麼玩意?”說完往外一抽,“嘩”的一聲,水如柱的噴了出來,竄到屋頂,流出門外,婆婆見勢不妙,拔腿就跑。可是水比她快,眼看婆婆被水淹沒沖走。小娥急中生智,掀起鍋蓋扣在缸上。從此,一股清泉源源不斷的從這裡流出,匯成一條大河,河水把大山衝出一條彎彎的河谷,小娥化作泉口上面的小山。後人為了紀念小娥便在泉口上面的小山修了一座廟,廟前建了一座塔,這就是現在說的廣昌廟和廟前的古塔。千百年來,這個美麗的傳說在拒馬河沿岸人民中流傳著。
拒馬河的形成,它來自於太行山深處,流經於太行山,由於源頭水量很小,稍大於小溪。但是,拒馬河兩岸沿途各處溝谷都有泉水流入拒馬河,匯集而成一條大河。拒馬河的流向。源頭在河北省來源縣境內,自上而下,順勢於太行山山脈大峽谷中,自西向東,流經十渡,從一渡到華北平原,水量少時入白洋淀,水量大時入渤海。拒馬河是華北地區唯一沒有被污染的河。
資源文化
⑦生物資源
這裡各種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是市級野生水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十渡山清水秀,西南各谷溝的山嶺區都有較好的原始次生林,有珍貴的野生獼猴桃和野葡萄。主要樹種有榆樹、山楊、山柳、青檀樹等,還有五角楓、橡樹、桑樹、國槐、柏樹等十幾科二級名木名樹。另外,還有霸王草、野葡萄等上百種可食用野菜及遠志、柴胡、黃芩、沙參、知母等百種名貴藥材。拒馬河中有古老魚種和繁多的水生動植物,細鱗產頜魚是古魚類活化石。有山羊、野兔、 狍子、狐狸、獾、野雞、蛇、蠍子等多種野生動物, 褐 馬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有水獺、中華鱉等國家級保護動物。
⑧文化底蘊
十渡雖以自然風光著稱,但文化底蘊也十分豐富。首先是歷史文化方面:北魏著名作家鱺道元在所著《水經注》
中就有對十渡風光的描述。清乾隆皇帝數次游十渡,八次留有讚美十渡風光的詩作。姚廣孝、傅若金等歷史名人也都讚美過十渡風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到十渡視察指導工作。第二是歷史文物古蹟眾多,景區內有古城 址、古炮台、古建築、故地道、磨崖造等,這些歷史遺蹟對於增強友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具有珍貴的文學和歷史價值。第三是科考內容豐富。景區內有十二大極為罕見的地質奇觀,一奇是驚險的孤山寨“一線天”,二奇是神奇的仙峰谷“飛來石”,三奇是仙峰谷、孤山寨、萬景仙溝“同圓藻”,四奇是仙峰谷、孤山寨“石中石”,五奇是神秘的“龍山佛字”,六奇奧妙的“天然石佛”,七奇“蝙蝠山”,八奇另人稱絕的“太陽升”,九奇“變臉石”,十奇“水往高處流”,十一奇王老鋪“三清洞”,十二奇二渡“ 仙棲洞”。第四是民俗文化豐富。十渡有關老人臉、一線天、蝙蝠山、石人峰等景觀來歷都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同時還有豐富的風土人情及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