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臨床用藥手冊

橘白)蓮子(附 藕節)獲苓(附 款冬葉)生薑(附

內容介紹

內 容 提 要
《十二經臨床用藥手冊》系根據廣泛流傳於中原地區的《十二經脈
補瀉溫涼引經藥歌訣》編撰而成。
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包括各經脈補瀉溫涼引經藥歌訣12首和
十二經脈補瀉溫涼引經藥對比表12個。下篇共收載與歌訣相應的臨床
常用中藥130種、附藥69種,總計199種,以及古今處方300首。臨床
經驗報導300餘條。每種藥物項下包括來源、產地、處方名由、處方
應付、炮製作用、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處方
舉例及現代研究。本書可供中醫、中西醫結合等醫務人員、醫藥院校
師生及中醫藥愛好者學習參考。

作品目錄

目 錄
上篇 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藥歌訣
一、手少陰心經藥歌
二、足厥陰肝經藥歌
三、足太陰脾經藥歌
四、手太陰肺經藥歌
五、足少陰腎經藥歌
六、足陽明胃經藥歌
七、足少陽膽經藥歌
八、手陽明大腸經藥歌
九、手太陽小腸經藥歌
十、足太陽膀胱經藥歌
十一、手少陽三焦經藥歌
十二、手厥陰心包經藥歌
十三、《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藥歌訣》、《丹台玉案》、
《萬病回春》所錄藥物比較表小引
(一)手少陰心經用藥對比表
(二)足厥陰肝經用藥對比表
(三)足太陰脾經用藥對比表
(四)手太陰肺經用藥對比表
(五)足少陰腎經用藥對比表
(六)足陽明胃經用藥對比表
(七)足少陽膽經用藥對比表
(八)手陽明大腸經用藥對比表
(九)手太陽小腸經用藥對比表
(十)足太陽膀胱經用藥對比表
(十一)手少陽三焦經用藥對比表
(十二)手厥陰心包經用藥對比表
下篇 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一、手少陰心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遠志
山藥
麥冬
酸棗仁
當歸
天竺黃(附 竹瀝)
元胡
黃連
木香
川貝母(附 浙貝母)
談竹葉
犀角(附 水牛角)
硃砂
連翹(附 連翹根 連翹莖葉)
牛黃
藿香
石菖蒲
細辛
獨活
二、足厥陰肝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薏苡仁
木瓜
阿膠(附 新阿膠 黃明膠)
柴胡
白芍(附 赤芍)
青皮
青黛(附 大青葉 板藍根)
胡黃連
龍膽
車前子(附 車前草)
菊花(附 野菊花)
吳茱萸
肉桂
川芎
三、足太陰脾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人參(附 參蘆)
黃芪
白扁豆(附 扁豆衣 扁豆花)
白朮
陳皮(附 橘葉 橘紅 橘絡 橘白)
蓮子(附 蓮芯 蓮花蓮房 蓮須 荷葉 荷葉蒂 荷梗 藕 藕節)
獲苓(附 赤獲苓 茯苓皮獲神 獲神木)
芡實
蒼朮
甘草
枳實
石膏
大黃
丁香
附子(附 川烏 草烏)
高良姜
黑胡椒
滑石
玄明粉
升麻
四、手太陰肺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紫菀
烏梅
百部
五味子
紫蘇子(附 紫蘇葉 紫蘇
梗)
防風
澤瀉
葶藶子
枳殼
桑白皮(附 桑葉 桑枝桑椹)
款冬花(附 款冬葉)
生薑(附 生薑皮 生薑汁)
乾薑
豆蔻(附 豆蔻殼 豆蔻花)
黃芩
人尿(附 人中白 人中黃)
梔子
沙參(附 北沙參)
南沙參
玄參
馬兜鈴(附 青木香 天仙藤)
瓜蔞子(附 瓜蔞 瓜蔞皮)
桔梗
天冬
白芷
蔥白
五、足少陰腎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枸杞子
桑螵蛸
龜板(附 龜板膠)
牡蠣
杜仲
鎖陽
黑芝麻
山茱萸
肉蓯蓉
巴戟天
龍骨(附 龍齒)
虎骨
牛膝(附 川牛膝)
菟絲子
地黃(附 生地黃)
知母
鹿茸(附 鹿角 鹿角膠鹿角霜)
補骨脂
沉香
海狗腎(附 黃狗腎)
黃柏
地骨皮
牡丹皮
六、足陽明胃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半夏
百合
芒硝
益智
香附
肉豆蔻
草豆蔻
厚朴
葛根
天花粉
石斛
竹茹
七、足少陽膽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八、 手陽明大腸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九、手太陽小腸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十、足太陽膀胱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十一、手少陽三焦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十二、手厥陰心包經補瀉溫涼引經藥
關木通(附 川木通)
罌粟殼
訶子
檳榔(附 大腹皮)
桃仁
火麻仁
槐花(附 槐米 槐角)
紫蘇
荔枝核
八角茴香
小茴香
烏藥
羌活
藁本
橘核
續斷
石韋
後記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