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十二橋遺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蜀都大道十二橋路,是十二橋文化的中心聚落遺址,沿故郫江及支流分布面積逾5萬平方米。發現有保存較完好的商代大型宮殿式木結構建築和小型乾欄式木結構建築群等遺蹟,在商、西周地層中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以及卜甲、銅器。以十二橋遺址為中心的十二橋文化是四川地區繼三星堆文化之後,古蜀文明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商代木結構建築遺蹟的發現為研究古代蜀地的建築形制、建築風格、營造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是對中國建築史的重要補充。
2001年,十二橋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十二橋遺址為中心的十二橋文化是四川地區繼三星堆文化之後,古蜀文明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商代木結構建築遺蹟的發現為研究古代蜀地的建築形制、建築風格、營造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是對中國建築史的重要補充。
考古發現
十二橋遺址是十二橋文化的中心聚落遺址,為商代至西周(公元前1700-前771年)建築遺址。遺址發現有保存較完好的商代大型宮殿式木結構建築和小型乾欄式木結構建築群等遺蹟,宮室群是由形制不一的大中小型房屋組合而成,主體建築為一座面積達1248平方米的大型乾蘭式房屋,對木材按需要進行了削平加工。工程複雜宏大,堪稱當地建築史上的精華。在商、西周地層中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以及銅器。出土陶紡輪上文字,與所謂“巴蜀文字”不同,與殷墟甲骨文字系統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