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簡介
十三樂團”成立於1999年,在搖滾樂團開始竄出的當時--以平均20歲的年輕姿態。大膽以全創作的首張專輯試圖挑戰--可惜成績不盡理想。或許太年輕就發片對他們來說未必是件好事--幾經波折與沉澱之後,他們重新整軍並帶著全新的創作作品。在2003春天吶喊音樂祭捲土重來。2005在海洋音樂祭的100多個參賽團體中,一路晉升到最後決選。同時他們還以一支“銀太陽”MV獲得第一屆海洋音樂影展MV項目中的“評審團獎”。
他們清新自由開放的曲風已經征服絕大多數樂評挑剔的筆觸,他們亮麗的舞台表演風格已經擄獲歌迷的感官。他們豐富的視覺美感已經迅速顛覆人們對演唱形式的窠臼,他們是一支鮮少被比較的新生代搖滾樂團,他們是台灣少見的新英倫搖滾的音樂代表。
“十三樂團”曲風比起五月天要柔和陰鬱一些,和1976相比較卻又明亮開朗許多,編曲中有濃濃的英式復古風,再揉合一些甜蜜的J-Pop色彩。主唱和吉他手這對兄弟倆所寫的歌詞充滿了各式有趣的幻想畫面,這些歌詞同時也透露出新時代青年在面對現實生活時的無力感,以及躲藏在想像世界中的瑰麗色彩與無重量感。十三並不想大刀闊斧的改變這個世界,只是透過自我的對話,提醒自己,也希望所有聽見十三的人們可以開始尋找一個交集,更深層的碰觸內心世界。
主要成員
廖偉棠(鼓手)
林君平(貝斯)
徐德宇(主奏吉他)
徐德寰(主唱/伴奏吉他)
創作特色
十三樂團專輯在音樂的國度里,十三有鮮明浪漫的音樂風格,能盡情的揮灑,對他們來說,音樂就是畫布,畫布就是音樂。從每個音符的創造到音、母帶完工,從音樂概念的探索到產品的設計走向,從行銷的定位到音樂錄影帶的完工,不用他人幫忙,自己從頭包到尾。對十三樂團來說,音樂的創作就跟繪畫一樣,從慢慢拼湊、混沌不明的狀態下,逐漸摸索並呈現出完整輪廓。之所以成為藝術家,就必須擁有一定的自我膨脹本質,從音樂所表達出來對未來的茫然與對自己的不確定性,他們一直在肯定自己與否定自己中遊走。對於新世代的年輕人鮮少人有明確的演繹自己的能力。
對十三樂團來說,音樂的創作就跟繪畫一樣,從慢慢拼湊、混沌不明的狀態下,逐漸摸索並呈現出完整輪廓。這張專輯所收錄的作品橫跨五、六年的創作歷程,隨著心境的轉變,呈現出各種風貌,早期的作品「I’m a Liar」對於人與人之間營造出來的和諧與虛偽的笑容充滿厭惡,「It’s a shame」則戲謔的諷刺物質生活,「無法克制」充滿了不顧一切的狂傲姿態與矛盾心境,這些歌曲有著強烈的控訴,但批判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所以十三把批判轉換成自省,成為自我的提醒,透過創作與自己對話。
十三樂團四個成員全都是虔誠的基督教信徒,透過宗教的力量,我們看到開朗、明亮又不灰澀的年輕人,創作出自由豪放的英倫之聲。雍容典雅的英國皇室貴族所散發出來的氣質,其來有自。十三樂團的音樂,不論是傳達當下的憤怒還是豁然開朗的心境,抑或是惆悵的傷感,都能在聽過之後發現心中的某個角落被碰觸到了,那是發現與面對自我的開始,而唯有誠實的音樂創作能讓你如此感動。
主要作品
《馬臉水手的夏天》
《你是王嗎》
《城市音樂-8/3海邊的卡夫卡實況》
作品賞析
「銀太陽」這首歌,是十三創作歷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首獻給梵谷的歌曲,舒暢爽朗的曲風,純粹又充滿生命力。真實生活中的梵谷,人生充滿著許多憤怒與精神上的困擾,但他的畫作卻充滿熱情,呈現出強烈濃郁的色彩,因為梵谷相信藝術才能帶給人們心靈上的慰藉,於是透過畫布激發人們的熱情。十三樂團透過音樂傳達出他們最直接的想法,那是一個追求快樂與自由的夢,即使過程崎嶇,還是無法抹滅掉這曾經最深的信念。十三的音樂畫布跟梵谷一樣,充滿著濃郁的色調,各種不同層次的光線灑落,你可以從中窺見在光中跳躍的靈魂,在這塊奇幻的空間裡,自由描繪屬於自己的伊甸園。
他人評價
聆聽十三的音樂會讓你產生回憶,他們如同被錯置在現代的七十年代青年。但七十年代是永恆的,就像披頭四也是永恆的,所以,沒有錯置的問題。憂鬱、瘋狂跟平靜、喜悅同時產生,這就是十三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