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1937):各革命根據地為適應戰時通信需要,建立赤色郵政並發行了赤色郵票和蘇維埃郵票;
(2)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抗日民主根據地和不斷開闢的解放區建立了抗日郵政和戰時郵政,發行了中華郵政郵票、戰時郵政郵票和邊區郵票;
(3)全國解放戰爭時期(1946-1950.6):解放區不斷擴大並逐漸聯成一片,這段時期發行了各解放區的區域性郵政郵票和人民郵政郵票。
自1930年贛西南赤色郵政發行第一套郵票開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0年6月,各革命根據地區、解放區共有80多個地區、170多個交通郵政機構發行460餘套、2400多種郵票(包括包裹印紙、匯兌印紙、郵資封片簡等)。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在中國郵政史與郵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於戰爭環境對郵票的需求量小,特別是早期郵票多為手工印製,發行量很小;戰爭時期環境艱苦,有意識留存郵票的人不多;由於敵人封鎖,使從根據地和解放區以外收集這些郵票有一定風險,因此,解放區郵票,特別是早期發行的郵票,留存下來的非常少,已是非常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
相關詞條
-
讓票區
讓票區是春運期間規定開車前6小時以內不再退票,為了減少乘客損失,火車站設立"讓票區",在讓票區域交易車票的旅客只允許按照車票票面價格進行交易,無任何附加費用。
釋義 特別規定 -
冀魯豫區毛澤東像票
1945年12月冀魯豫區交通局自行印製發行一種毛澤東像郵票,郵票面值為5角,主圖為毛澤東像,郵票上主橫框內印有“冀魯豫邊區”字樣,下方橫框內印有“交通局...
冀魯豫區毛澤東像票 相關條目 -
“桂”區貼用20元票
“桂”區貼用20元票,1926年發行的僅限在廣西境內使用的郵票,中華民國郵政總局將北京二版元數高面值郵票加蓋紅色5號宋體“桂”字,僅限在“桂”區貼用。
“桂”區貼用20元票 相關條目 -
地票
“地票”模式在解決城市建設用地緊張矛盾的同時,也降低拆遷成本,減少了拆遷矛盾。“地票”模式還有利於激活城鄉要素市場,完善城鄉市場體系。土地交易所成立後,...
概述 出台背景 如何使用 問題把握 社會效益 -
桂區貼用20元票
桂區貼用20元票,1926年發行的僅限在廣西境內使用的郵票,全套5枚,面值分別為1元、2元、5元、10元和20元。其中面值20元票較為珍貴。
簡介 -
刷票
刷票通常是指網上投票參選中參賽者利用某種方法突破投票網站的限制,實現重複投票、增加點擊率和人氣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網路投票造假行為。 當然現實中我們也經...
刷票簡介 可行性 刷票分類 刷票工具 工作原理 -
“黔”區貼用10元和20元票
北京郵政總局特發行一套限“黔”貼用郵票,在北京二版元數票上,以五號宋體字加蓋紅色“黔”字樣。這種加蓋“黔”字郵票共5種。
-
南票
南票區隸屬於遼寧省葫蘆島市,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城。南票位於葫蘆島市的最北面,北鄰朝陽市,南鄰葫蘆島市,西鄰建昌縣,東鄰錦州市。處於著名的遼西走廊。...
地區概況 自然地理 社會經濟 行政區劃 文物古蹟